首页> 年度报告>镇巴县> 镇巴县蚕桑技术指导站

镇巴县蚕桑技术指导站

发布时间: 2022-05-30 17:28
单位名称 镇巴县蚕桑技术指导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种植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种植业技术引进,种植业技术适应试验,种植业技术对比试验,种植业技术示范,种植业技术规范制订;种植业技术推广管理体系;种植业技术培训。
住所 镇巴县泾洋街道办事处河西社区庞家坝
法定代表人 韩文胜
开办资金 6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巴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4.25万元 30.89万元
网上名称 镇巴县蚕桑技术指导站.公益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业务工作展开情况(一)围绕目标任务,奋力追赶超越全年发放蚕种6500张,全部催青收蚁;配套建设和引进了小蚕共育设施设备,实行小蚕共育1800张;全县新建高产密植良种桑园(农桑14)面积3000亩;新建500平方米以上工厂化设施养蚕场5个;巴山镇引进了智能化热风循环式烘茧机一台,建设现代化烘茧厂房一座;在碾子、巴庙、巴山、盐场等镇完成桑园低改500亩;举办培训班16场,参训1279人次,其中贫困户484人;建立小蚕共育点10个,新培育蚕桑养殖企业(合作社)20个。(二)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技术到位率借助科技之春宣传月以及贫困村劳动力劳动技能培训等活动,组织单位业务骨干到各蚕桑基地镇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共计举办培训班16场次,参训1279人次,其中贫困户484人,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对全县10个小蚕共育点,30多个蚕桑养殖企业,实行“一人多点、全程巡回指导服务”,实现从小蚕共育、大蚕饲养到桑园管理全程覆盖,大力推行省力化蚕台育、方格簇自动上蔟等先进技术,入户率达到100%,确保了蚕茧质量,全面达到丰产丰收。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全年发放蚕种12000张,全部催青收蚁;新建桑园5000亩;新建工厂化养蚕基地5个;新建自动化循环蚕茧烘干设施2处;新建桑枝食用菌基地1个,新建蚕丝被加工厂1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00万元,完成招商引资任务2000万元,完成市级重点项目1000万元蚕桑产业发展建设任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今年虽然生产形势较好,农民养蚕积极性高,但现有养蚕基础设施很难满足生产需求.2.很多农户暂时还不具备专业化投资的经济实力,若不依赖于上级部门的帮助和扶持,产业发展速度和规模就很难达到预期水平.3.巩固抓好养蚕示范点建设,使其逐步达到职业蚕农的技术标准,引领周边群众养蚕增收。4.抓培训,全面提高全体职工的综合素质。(二)改进措施1.规范和完善各养蚕区域小蚕共育室设施、设备,确保共育质量.2.加强冬季大池、巴山、三元、观音等镇新建桑园的规划、落实及技术指导工作。3.加强蚕桑标准化生产技术配套研发与创新推广项目申报的争跑力度,扎实做好项目落地后的实施工作。4.在完成业务工作的同时,加强单位制度建设,规范各项财务制度,强化职工政治、业务学习和技能。.四、2022年工作思路2022年计划全年发种15000张,低改桑园3000亩,新建桑园5000亩,进一步加大养蚕新技术推广力度,狠抓技术培训和入户指导,计划全年培训蚕农1500-2000人次,搞好配套技术服务,做好桑、蚕病虫害综合防治,综防率达到95%以上。加强新老桑园的管理工作,特别是近两年新增的规模化栽植大户,指导做好幼龄期桑树的树型养成、田间管理,新建厂房的规划、设计、选址,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等。积极做好冬季巴山、大池、永乐、简池、三元、观音、小洋、兴隆、巴庙、赤南、盐场、长岭、黎坝、杨家河等镇新建桑园的摸底统计、规划设计、地块落实和建园技术指导工作。继续加大脱贫攻坚工作力度,切实转变贫困户脱贫致富观念,做好脱贫攻坚验收准备工作。严格财务管理,增收节支,确保单位正常运转。按照农业党委的要求,完成各项党建目标工作任务。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及预防职务犯罪、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安全生产、信访、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在完成业务工作的同时,加强单位制度建设,规范各项财务制度,强化职工政治、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不断全面提高全体职工的综合素质。按时按要求完成主管局安排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