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安干部培训学院

延安干部培训学院

发布时间: 2022-05-30 16:51
单位名称 延安干部培训学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干部提供培训服务。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干部、行政管理及政策研究人才培训的组织、协调;制定教学计划和社会服务管理等。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1号
法定代表人 庄庆萍
开办资金 98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延安市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486万元 6750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公益 从业人数  7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全年工作回顾2021年是学院建设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和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学院机构改革顺利完成,科研成果丰硕,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党性教育培训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学院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一)理顺体制机制,持续激发内涵式高质量学院建设活力。市委着眼于学院长远建设发展,研究学院机构改革,破除了学院体制机制障碍。学院按照市委统一部署,扎实推进机构改革。一是制定学院机构改革实施方案、行动方案。分步骤、按阶段有序稳妥推进机构改革,整合、调配工作力量,实现了重组、优化的目标。二是加快分院搬迁入驻。积极对接市国资中心,完善分院搬迁入驻手续。三是积极探索推行新的工作运行机制。从业务链整合、标准化建设、信息系统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和监督体系建设等五个方面着手,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实现了“重塑体系、再造流程”总体目标。四是及时修订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机构改革后,学院内设机构根据新的职责定位,及时修订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形成了集87项制度于一体的学院制度汇编,进一步营造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管培训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五是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工作效能。实行院委会集体研究议事工作机制,把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贯穿到工作全过程。健全完善学院内部考核制度,确保内部考核全员覆盖。对涉及培训用车、用水、印刷等社会服务项目,一律委托政府采购中心组织实施招标采购,做到“阳光采购”。(二)坚持科研驱动,不断储备硬核实力学院发展动力。2021年学院在疫情持续反复,培训工作不断受到冲击和影响的情况下,牢牢把握科研开发不放松,坚持苦练内功,不断增强硬核实力。一是完善课程建设模块。累计开发各类课程162门,形成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课、必修课,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延安精神等为主课、特色课的系列课程。设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党建、党性修养等4大课程模块。学院入选我省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目录7门,入选全省干部教育培训课程目录15门,入选陕西省干部网络学院课程库的自主课程4门。二是注重课程研发,扩充教育培训的菜单内容。组建科研团队,打造新课程,全年共打造开发新课程80门。承接全省国家安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任务,围绕基地建设,丰富课程设置,确定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及解读、延安时期国家安全工作实践及新时代国家安全建设的延安实践等3个类目28门课程,切实提升国家安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通过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全面提升了自有师资自主研发课程的能力。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新开发了《百年大党攻坚克难创造辉煌的卓绝奋斗和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等6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课程。三是推进教材编写。今年学院教材《中国革命的延安之路》《延安精神概论》被省委组织部评为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好教材。《延安时期的党群干群关系》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被中组部确定为“全国干部培训好教材推荐书目”。《延安时期党的群众工作方法案例选编》已进入出版审定发行环节。四是注重理论建设。继2019、2020连续两年举办延安精神相关主题论坛后,今年5月学院与省委组织部联合举办了“延安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全国党性教育基地论坛。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遵义干部学院等30余家省内外知名党性教育基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5家干部教育高校培训基地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及相关负责人参加论坛,学院的对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承办了“铭记百年党史弘扬延安精神”研讨会。学院季刊《延安》今年出版4期。开展“延安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征文评选工作,共评选出21篇文章。学院青年教师撰写的《百年大党领航中国的制胜密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内在逻辑》等7篇论文分别在各类征文中获奖,2篇理论文章在《陕西日报》《延安日报》上发表,并被“学习强国”转载。完成省委组织部委托课题《新时代用延安精神教育培养干部的路径机制研究》,并获优秀等次。承担市委组织部2021年度组织工作重点课题调研《关于延安干部教育培训创新与改革的调查研究》《依托红色资源深化延安精神教育调研报告》。向“学习强国”延安学习平台供稿25篇,签发通过6篇。完成3个2020年度市级社科项目的结项工作,成功申报2021市级社科项目2个。(三)注重人才培养,充分释放高素质人才队伍创新潜力。学院始终将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人才作为强院之本、立院之基。一是加强科研人员培养。目前,2018年以来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已全部参与到延安精神、党史党建、脱贫攻坚、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等系列课程的开发和宣讲工作中。今年共有42名青年教师顺利通过师资评审入库,学院2018年以来引进高层次人才入库率达89%,人均开发课程3门。今年有4名青年教师申报副高级职称,6名青年教师申报中级职称。学院科研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目前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人员占比为76%。二是注重制度机制保障。大力推行《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实施办法》,实施“青蓝工程”,推行教师“导师制”,加大“传帮带”力度,通过派出学习、交流轮岗、下沉锻炼等方式,使得年轻干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本领。三是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今年举办了“重温百年党史奋进崭新征程”主题赛教活动、“新老结对传帮带薪火相传铸辉煌”主题活动、“用好红色资源讲好延安故事”主题活动、宣传联络人员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等活动,旨在全方位、多层次提升学院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和水平。四是注重引进高素质教学辅助人员。2021年,通过公开招聘方式择优录用了一批年轻教学助理,通过实践锻炼、实操演练、文化知识培训等一系列的教育培养,目前这批年轻教学助理已经成为培训工作的骨干力量、有生力量。(四)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提升党性教育培训综合实力。学院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促进党建与党性教育业务深度融合,确保正确办学方向。一是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召开2021年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意识形态、法治机关建设工作会,明确了全年党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制定了2021年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方案,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意识形态目标责任书,夯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责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管好宣传、课堂、科研三个阵地。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规范“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大力推进党务、政务、财务信息公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加强党员日常管理,积极推进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做到党组织建设全院全覆盖。二是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成立“党史宣讲百家行”宣讲团。以微党课、红色家书诵读等方式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进农村、进厂矿,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延安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先后走进了国家教育部、财政部、陕西省委办公厅、延安市人大等中、省、市、县(区)企事业机关单位义务宣讲共计82场次,1.6万多名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聆听了宣讲。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对全院71名党员梳理出的3大类367条问题进行积极整改,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三是积极举办各类活动。组织召开庆“七一”表彰大会,举办“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党史知识竞赛、“新时代新思想新作为”知识竞赛,在全院营造了党建凝聚人心,助推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四是开展驻村帮扶和志愿服务。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开展帮扶工作。积极组织46名青年志愿者下沉社区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学院的专题教学等一些教学任务仍需依靠外聘师资。虽然学院先后于2018年、2020年引进了两批高层次人才,硕士研究生占比达76%,但目前学院自有师资主要以80后、90后的青年教师为主,主要承担现场教学任务。在承担专题教学任务等方面,在教学的经验方法、知识的积累积淀等方面还有欠缺,仍需不断夯实基础,进行“墩苗式”培养。三、2022年工作思路和打算2022年是学院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学院将继续坚持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建院办学始终,以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关于党性教育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和质量提升的意见》文件精神为契机,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组织部的悉心指导下,按照“围绕一个目标,抓实一项载体,落实三项举措”的工作思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政治性、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奋力打造全国红色教育培训首选高地和一流干部培训学院,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一个目标即打造内涵式高质量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通过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基地、延安精神传承基地、不忘初心寻访基地、党性教育锻造基地、红色文化研究基地,进而全面推动学院规范化、特色化、内涵式发展,努力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学院建设目标。一个载体即贯彻落实中办意见为载体。中办《关于党性教育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和质量提升的意见》的出台,是学院党性教育事业大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学院未来发展迎来了新机遇。学院将严格对标《意见》有关要求,不断规范内部管理,努力提升培训质量、全面突出办学特色。三项举措即三个扎实推进。扎实推进科研强院走深走实,扎实推进人才兴院见行见效,扎实推进学院设施建设落地落实。以贯彻落实“四个全员”(全员科研、全员教学、全员宣传、全员招生)为全年总体工作要求,推动学院科研、人才、管理等各项工作稳步向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