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档案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档案保存提供管理和服务。档案管理;市直机关、事业单位重要档案和资料统管、利用;编纂档案史料、培训档案业务人员。 | |
住所 | 延安市新区为民服务中心南区西楼A段 | |
法定代表人 | 张小红 | |
开办资金 | 53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延安市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84.28万元 | 235.0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档案馆.公益 | 从业人数 2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延安市档案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业务工作情况:(一)加强档案治理体系建设,依法治档水平有效提升。一是科学编制档案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对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对标中央和省委《档案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及全国、全省档案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基层调研、意见征求、座谈讨论等方式,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后,制定《延安市档案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并以市委办文件印发各县(市、区)及市直部门。二是加强档案法律法规学习,通过学习培训、专题讲座、知识测试等方式,组织全市档案系统干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修订的《档案法》,促使档案干部充分认识档案法修订的重要意义,把掌握和运用档案法作为履行职责、推动工作的必备素质和能力,自觉做到知法、守法、用法。组织全市档案系统干部400余人次,参加了国家档案局举办的“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公益大讲堂”“新修订档案法公益大讲堂”“档案法知识竞赛”等活动。三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联合市委督查室、市档案局组成检查组,对6个县(区)、20个机关单位开展检查,发放反馈意见单8份,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并要求限期整改,有力提升了档案工作管理水平。四是组织参加省档案局策划的“档案话百年、党在我心中”主题直播活动,发放新修订《档案法》读本400余册、法制宣传资料500余份,推送档案法制宣传短信260万余条。五是高效推进重点工作任务完成,对照省档案局“十四五”规划2021年重点任务,制定印发《〈延安市档案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任务分解》,按照目标定量化、管理清单化、实施项目化、推进常态化要求,建立工作台账和专项通报制度,落实工作责任,为“十四五”全市档案事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2021年23项重点任务已全部完成。(二)积极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档案接收工作特色突出。一是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档案归集工作,联合市乡村振兴局对13个县(市、区)脱贫攻坚档案归集工作开展检查督导2次,举办专题业务培训班1期;安排专人配合市卫健委开展疫情防控档案收集,对报送迟缓的单位进行点对点催办。接收市级脱贫攻坚成员单位档案目录5328条,接收疫情防控档案目录812条,建立脱贫攻坚档案、疫情防控档案专题数据库。二是加强重大活动档案接收管理,制定《延安市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工作清单》,接收“新时代斯诺”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延安精神与中国脱贫”国际研讨会档案资料34件,前苏联记者罗曼卡尔曼拍摄的《中国在战斗》《特区(陕甘宁边区)》《在中国》视频3段,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延视察照片50张。三是强化到期档案接收管理,接收市委办、市政府办等32个单位的文书、业务、民生及会计档案8万余卷(件)、现行文件501件,图书资料188册(件)、印章42枚。四是做好十四运会档案归集工作,抽调专人驻会负责,制定印发《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延安市执委会档案移交方案》,现已接收文书档案6500余件、实物档案40余件、照片216张、声像档案372.7GB。(三)全方位推进档案利用体系建设,档案服务成效显著。一是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市馆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一期)列入2021年市本级财政投资配套项目计划,完成120万页的扫描任务。二是加快档案鉴定开放,制定《档案鉴定、开放、解密工作计划》,共解密划控档案17785件,开放档案4086件。三是不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对13个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梳理完善,编制了事项服务指南,明确办理条件、工作流程、办理时限等,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档案服务。四是加强档案编研开发工作,依托馆藏档案资料编印《资政要览》4期,为市委领导决策提供参考;编印《延安档案信息》6期,开展《延安市档案馆指南》《全宗指南》编写工作,组织专人开展退耕还林资料收集、编写工作。市馆编研科撰写的《身不离劳动心不离延安——用一生实践劳模本色的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杨步浩》《抗美援朝时期延安的社会动员》稿件,先后在《中国档案报》《延安文学》刊发,馆藏照片“1970年知青灌溉菜园”被《中国档案报》选用刊登。六是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高效推进函电查询、网络査询和跨馆代查代邮民生档案等便民举措,与9省(自治区)59家地级市(州、盟)档案馆,签订了《黄河流域民生档案跨馆利用服务协议书》。全年接待查档群众1200余人次,提供利用档案资料2万余卷(件、册),免费复印2.3万余张,接待观展群众400余人次。(四)扎实推进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档案管护水平有力提升。一是做好业务建设评价整改,对照省局反馈问题清单,制定印发《整改工作方案》和《任务分解清单》,修订完善29项规章制度,编印《机关管理制度汇编》《档案管理制度汇编》等,对黄陵县之外的12个县(市、区)综合档案馆业务工作进行全面评价,并逐一反馈评价意见。二是健全档案安全工作机制,成立档案安全领导小组和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制定应急预案,落实工作责任,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不断提升档案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三是有力推进县区馆库建设,对未按时开工、进展缓慢、自筹资金建设无法投用的宝塔区、安塞区、志丹县开展专项督办,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加快推进新馆建设进度。四是加大安全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强化馆藏档案实体、档案资源库数据的安全管理,完成档案库房溢水报警系统安装和网络机房、数字化加工场地等防火防盗安全门更换,努力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保障体系。五是严格落实档案信息化保密工作要求,对已上网政府公开信息和开放档案重新复核审查;规范档案数字化加工,与服务公司签订《数字化加工保密协议》,对上岗人员发放工作证件,与安康市档案馆开展档案数据异地备份,确保了馆藏档案信息绝对安全。(五)强化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改进作风作风。一是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充分运用“三项机制”“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组织开展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工作,新提拔任用干部2人,晋升职级5人,新招录公务员2人,不断优化改善干部队伍结构和素质。二是加大业务培训力度,组织机关干部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1次,整理档案9000余件;举办“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培训班1期,不断提高档案干部的业务技能和工作水平。三是健全完善考评机制,强化机关平时考核。四是狠抓工作作风,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为契机,紧扣“庸懒散漫虚”作风问题进行整治,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常态化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洁从政教育,组织观看《警钟长鸣》《对党忠诚、严守秘密》《古田军号》等警示影片,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纪律意识,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新担当。二、社会经济效益: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的力度,大大提高了查档利用人员的满意度。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全市档案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档案工作现代化程度不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一是档案信息化发不平衡,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工作与国家局、省局的要求还存在不小差距;二是个别县级新馆项目进展缓慢,未能按期实施;疫情防控等档案归集工作还需加快;三是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差距,专业人才存在断层断档的现象。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改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深入学习,筑牢为党管档的思想根基。把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积极发挥档案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二是认真贯彻实施好新修订的档案法,加快档案治理现代化步伐。健全与新档案法相配套的档案工作制度规则体系,加强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强化档案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档案执法检查力度,建立档案行政执法联动机制,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工作开展执法检查,严肃查处档案违法、违纪行为,着力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三是聚焦落实“四个好”要求,扎实做好档案归集工作。加强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管好用好红色档案,完成全市档案馆馆藏红色档案目录数据库建库工作。加大红色档案抢救保护征集力度,把红色档案的开发利用与党性教育、“四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作用。加强疫情防控、党史学习教育和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等重点档案收集、归档工作,防止出现“断档”和“空档”,确保应收尽收、应归尽归,努力把延安人民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奋斗历史记录好、留存好。四是着力“四个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严格执行“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实施好市馆数字档案馆(一期)建设项目;加大档案开放力度,有序开展馆藏档案鉴定开放、解密划控工作;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简化服务程序,优化服务方式,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全力抓好县级新馆建设工作,落实落细工作措施,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用;健全档案安全防范体系,配齐配好安全防范设施设备,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化解,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绝对安全。五是理顺工作机制,强化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局馆工作联席会议、工作会商等制度,做到重要政策提前协商、重要工作协同推进、重要安排及时沟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接收文书档案6500余件、实物档案40余件、照片216张、声像档案372.7GB。全年接待查档群众1200余人次,提供利用档案资料2万余卷(件、册),免费复印2.3万余张,接待观展群众400余人次。市档案馆被陕西省档案局评为“全省档案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无投诉。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