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新闻纪念馆(延安清凉山革命旧址管理处)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收藏展览文物,弘扬革命传统。旧址对外宣传维修和人员培训;收藏展览文物;陈列、宣讲党的新闻历史;收集、整编、积累新闻出版史料;调查、研究、撰写党的新闻出版史。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清凉山麓 | |
法定代表人 | 刘金林 | |
开办资金 | 64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441.7万元 | 260.7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新闻纪念馆(延安清凉山革命旧址管理处).公益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延安新闻纪念馆在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领导下,按照上级部门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不存在任何超出业务范围的不良行为。在管理方面,我单位坚持遵守《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和其他有关规定,单位资产保障正常,《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和相关登记、年检资料齐全有效。2021年,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我馆本年度业务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凝心聚力,全面开展党建工作1.立足从严从紧,压实了工作责任。建立了党建工作“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并逐项落实,形成党组织书记亲自抓,配备专门人员具体抓,领导成员共同抓的工作格局。2.聚焦主题主线,强化政治引领。一年来,我们把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单位党建的一项重要任务,严格按照“三会一课”制度要求,坚持定期、保质、保量地开展。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党性观念。目前,我馆共组织集体学习21次,领导干部讲党课4次,撰写心得体会32篇,每人撰写读书笔记2万余字。开展红色观影2次,重温入党誓词1次,开展党员心声大家谈1次,过政治生日1次,党日活动12次,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1次,主题研讨3次,进一步健全了党的组织生活,丰富党员教育形式和内容,加强了党员的教育管理。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严把“入口关”,并全面推行党务公开,今年我馆共收纳党费3481.44元并全部按时足额上缴。3.着眼提能提效,不断深化教育成果。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通过文化下乡以及不断涌现的好人好事彰显了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而促进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厚植爱党爱国情怀。4.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通过开展法规教育、重温入党誓词、运用纪委通报案件等,对单位全体同志进行了警示提醒,引导党员干部知廉、倡廉、守廉,自觉抵制“四风”。进一步筑牢党员拒腐防变的心理防线。目前我馆无一违规违纪案例,不存在为难群众、推萎扯皮现象,没有吃、拿、卡、要、报违纪行为,进一步提升了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服务水平。(二)形式多样的开展宣教工作1.做好接待工作,不断扩大影响力。2021年观众接待量受疫情影响为31197人,合计收取讲解费51750元整。2021年全年在线上推送文章达112篇。2.积极举办外展,扩大展览受众面。为了提升影响力,我们创新展览形式、展览内容,与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省黑河市电视台共同举办了《万众瞩目清凉山——记延安时期的新闻出版事业》专题展。3.高质量完成局系统讲解员考核任务。目前我馆有一级讲解员1人,二级讲解员1人,三级讲解员5人。4.开展社会教育及重大节日特色活动。通过走进学校、基层、家庭、社区、企业、部队、机关等进一步开展学习交流,传承红色基因。5月9日,利用“母亲节”这个特殊而又伟大的日子开展了“感恩母亲·致敬祖国”主题活动向所有的母亲以及我们伟大的祖国送去最诚挚的爱和敬意。5月18日,开展了“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博物馆日主题活动。6月11日,开展了“献礼建党百年,文物映耀征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开展了“精彩华诞举国同庆”“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并通过祝福篇、献礼篇、绽放篇三个篇章礼赞祖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我馆人员在凤凰广场开展“关心文物保护传承历史文明”文物法规宣传周主题活动。(三)狠抓落实,稳步推进重点工作一是延安新闻纪念馆基本陈列改造提升工程进入资金申请环节;二是完成俄文学校的维修、改造及陈列布展并对外开放;三是完成新华社旧址的重新布展;四是按要求完成了2篇课题研究综合报告,其中一篇进入答辩环节。。五是稳步推进清凉山革命旧址窑洞活化利用项目,2021年3月份起,陕西红培文化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教学中心开展营地红色教育培训服务业务,累计开展体验式活动100余场次,截止12月底共接待班次100余个,共计人数1.5万人次,其中青少年学生4000余人,党员干部1.1万人次,入住旧址窑洞体验约2000人次,为近150余个干部培训中心(学院)、研学机构、机关单位开展革命文物社科普及和红色文化宣传活动提供了平台。六是修订完善了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实行财务、项目、劳资专人负责。我单位无三公经费支出。办公用品、耗材实行“按月申报、集中采购、定点采购”的原则,避免浪费。配合局规划财务处及时上报各项数据和实时做好固定资产的建档、核查工作。讲解费实行派单制,坚持一单一结。七是今年共征集文物66件,超额完成了文物征集任务。八是全年吸纳小小讲解员6名,并造册登记。九是不断充实完善新文字干部学校及俄文学校旧址的“四有”档案。十是与对口单位开展交流共建活动6次。十一是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不遗余力贡献力量,全年不间断开展志愿服务。(四)尽职尽责,全力抓好安全工作1.提升安全意识,确保文物安全。按照《文物保护法》规定,根据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的要求,我馆建立健全了文物安全制度、安全应急预案,实行安全文物责任制,确定单位“一把手”为文物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明确工作职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提升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巡查管护质量。签订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具体责任落实到“谁在岗,谁负责”加强文物安全巡查、检查力度,推动巡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2.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安全责任。我馆及早研究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健全消防安全制度,明确岗位消防安全责任,精心组织,严格落实消防安防措施,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消防演练,根除安全隐患,建立微型消防站,为我馆及旧址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21年根据全市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管护责任清单,开展日常安全检查12次,开展安全大检查4次,开展消防宣传活动1次,消防演练2次,邀请消防专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4次,做到“防患于未然”。3.全面布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提高我馆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保证正常的开放、参观秩序,维护社会稳定,我馆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严密的防控措施,并每日按要求上报防疫信息,对卫生间、值班室、讲解室、展厅做好每日两次的消杀工作,对公共设施、座椅座凳、垃圾桶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随时进行消杀工作,有效的进行了疫情防控。在12月底延安疫情严峻期间,我馆12名干部职工主动下沉社区进行志愿服务,其中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1人,委员4人,特别是我馆讲解员惠文学同志,疫情爆发后主动请缨,积极投入志愿服务中,充分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及责任担当。二、存在问题及原因1.2021年我单位一直在推进我馆陈列改造提升项目,但进展缓慢,希望在2022能得到局党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加快陈列改造提升步伐。2.目前,我馆有编制13个,在编人员12人,人员力量薄弱,希望我局能尽快帮助我们配备人员。3.截至今年,我馆开馆已有19个年头,基础设施陈旧,需增加专项资金用于日常维护。三、2022年工作计划1.在疫情允许的条件下完成“万众瞩目清凉山——记延安时期的新闻出版事业”走进高校第八站——北京外国语大学。2.计划完成新文字干部学校旧址的维修与陈列布展。3.计划完成中央印刷厂旧址的维修与陈列布展。4.计划完成新闻纪念馆的改陈项目。5.完成2022年的目标责任任务。2021年延安新闻纪念馆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和我馆全体职工的不懈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责任任务。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需继续努力。2022年,我馆将在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加强工作创新,改进工作方法,围绕既定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提高我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的参观环境,将延安新闻纪念馆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纪念馆、知名的爱国主义、延安精神、革命传统红色教育基地。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