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南县医疗保险经办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县医疗保险经办。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管理;药品价格和高耗值药械落实工作;定点医药机构监管;医保网络系统平台建设;干部职工体检工作。 | |
住所 | 商南县阳光世纪广场7楼 | |
法定代表人 | 余武 | |
开办资金 | 3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南县医疗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2.54万元 | 37.7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县医保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一是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我县十九次党代会精神。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决做到廉洁从政,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切实抓好巡察和审计反馈问题整改清零工作。三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落实落地,加大医保惠民政策宣传力度,多形式多渠道宣讲医保缴费、政策惠民、办事流程等,讲好“医保故事”,做到政策宣传全覆盖,不断提高政策知晓率。(二)全力维护医保基金安全运行。一是严格审核加强医保基金监管。严格执行基本医疗保障待遇清单等6类报销政策,对业务股室和窗口经办人员进行政策和信息网络培训,以抓医保经办服务专项治理为切入点,完善内部控制、财务管理、费用审核、结算支付等制度建设,堵塞漏洞,强化薄弱环节,严防“内外勾结”“监守自盗”等基金不安全问题发生。二是完善医疗保障监管长效机制,建立《医保稽查通报制度》《医保管理考核奖惩制度》等制度,通过不断完善医保协议,增加年度医保支付总额限制、违规处罚规定等方式;完善支付方式改革,对医保定点机构实施严格的控费措施。从制度上解决医疗收费混乱、医保报销错误、医疗行为不规范等问题。(三)强力推进医保信息系统建设。一是积极推进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加快建立医保新平台网络建设,完成贯标和端口改造接入的准备工作,扩大“互联网+医保”便民惠民服务覆盖面。二是依托省局信息平台,推进“互联网+”医保服务,拓展线上支付覆盖面。完善信息系统,开通移动终端服务,实现医保业务“网上办”“掌上办”,市县医保系统和各业务环节的“一码通”。三是我县11月1日准时接入全国医保新平台网络,为全县参保群众医保业务经办标准化、监督管理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决策分析精准化打下坚实基础,为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标准化、信息化支撑。(四)简化服务流程,方便群众办事。一是依托“商南医保”公众号。通过“网上办、掌上办(微信、QQ、客户端)、电话办、邮寄办、预约办、延后办”等非接触方式和途径,实现服务群体参保登记、医保缴费、信息修改、待遇审核等业务不进厅、少接触办理,基本做到全程不见面、群众零跑腿,最大限度方便办事群众。二是认真落实《商洛市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明确政务服务事项的办理材料、办理时限、办理流程等,做到一次告知、一表受理,做到让患者只跑一趟。个人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转入地或转出地经办窗口提交申请,办理保障跨统筹地区流动人员医保权益。三是不断加强医保行风建设。开展好差评制度,落实《陕西省医疗保障窗口服务规范》8个方面32项细则,通过开展综合评定、体验式评价和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发现医保经办中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办法,持续推进医疗保障系统行风建设,更好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保障经办服务。(五)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后评估工作。在巩固脱贫攻坚医保扶贫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主动与乡村振兴局、民政局、税务局、残联等部门对接,加强信息共享,通过大数据比对,精准掌握全县特殊人群参保缴费情况,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人口、重点监测户参保率100%,全部参加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并做到参保认定全覆盖。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是积极做好医保筹资工作。完成2021年度城乡居民医保缴费210602人18111.77万元(其中个人缴费280元,财政补助580元);职工医保基金征收6498万元。二是全面落实参保资助有关政策。对全县参保资助对象47801人分别给予280元、140元、50元的参保资助,共计资助6938110元,资助参保覆盖率达到100%。其中:全额资助“零缴费”4536人(包括特困供养2018人、孤儿57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9人、脱贫户中的一二级重残2432人)1270080元,定额资助脱贫户38942人5451880元,定额资助低保户及非贫户中的一二级重残4323人211150元。三是对参保患者就医报销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重点聚焦五保、低保、残疾、孤儿、脱贫监测户、边缘户等特殊群体及县外就医返乡人员就诊报销情况,对重特病患者进行跟踪随访,确保“三重保障”报销及时到位,做好医保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四是持续开展医保扶贫工作。严格落实医保惠民政策,调整城乡居民慢特病报销办法,新增慢特病12种,累计慢特病病种达34个,不断扩大保障范围,满足群众医疗保障需求。五是积极推进医疗保障重点改革任务。深化医药服务价格改革,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发挥医保基金更大效益;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总额预算管理办法,持续推进按病种付费工作,逐步扩大病种范围。六是加强对“两定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医保定点申报和退出程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全县3家县级公立医院,14家镇办卫生院,8家民营医疗机构,232家村(社区)卫生室、65家药店规范管理,开展常规检查、专项检查等,做到检查不留死角全覆盖。引导定点医疗机构规范诊疗,促进参保群众合理就医,严格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发生,降低患者医疗成本。三、存在问题一年来,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清醒地认识到,还有不少问题和差距。一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到的医保待遇清单与群众的要求期盼还有差距,医保基金的有限性和群众对看病报销比例之间的平衡点需要研判。二是基层医保经办机构不统一,工作机构不明确,运行对接不顺畅,严重影响到医保工作整体推进和医保扶贫工作成效。三是医保新平台上线后,新系统的管理和使用不够顺畅,工作推进不平衡,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给医保新系统的平稳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四、整改措施一是加强与市局部门对接联络,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公平普惠的保障作用,增强大病保险保障能力,夯实医疗救助托底保障,不断提升医疗保障水平。二是积极配合推进县镇村三级医保服务网络建设,实现群众医保报销“门口办”。三是持续加大医保经办业务人员培训,不断提升医保经办能力。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加大医保政策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政策知晓率。通过基层镇村干部、包扶部门、脱贫攻坚“四支队伍”、签约家庭医生等途径宣传医疗保障政策;同时采取发放宣传册、微信公众号、广播电视等开展政策宣传,不断提高医保政策知晓率,提升群众对医保惠农政策的认同感。二是加强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医保经办监管能力。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医保管理部门、经办机构的培训活动,准确掌握医保政策,熟悉核保流程,提升业务人员能力水平。同时,积极争取医保项目支撑,争取建立医保信息系统维护项目、医保智能化监控项目和医保业务培训项目等,实现“两定机构”与医保管理机构智能监控信息互联互通,提高监管效率。三是持续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梯次减负功能。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公平普惠的保障作用,增强大病保险保障能力,夯实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形成参保缴费有资助、待遇支付有倾斜、基本医疗有边界、管理服务更高效、就医结算更便捷的医保服务体系。四是统筹兼顾,做好脱贫攻坚医保扶贫后评估工作。有效衔接医保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无缝对接,做到脱贫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各类贫困人口参保缴费资助到位,实现贫困人口享受医保待遇全覆盖。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