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太白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检验检测保障。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送检、仲裁检测、产地环境及农业投入品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三品一标”认证申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宣传。 | |
住所 | 太白县世纪大道15号(米禾公司西侧) | |
法定代表人 | 张建斌 | |
开办资金 | 0.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太白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5万元 | 0.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强领导,走农安“先手棋”,提供有力组织保障。1、年初按照年度目标任务及工作要求,及时制定下发《太白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太白县202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案》《太白县关于强化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管理建立健全质量追溯机制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文件,使全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目标、有重点、有计划、有落实。“十四运”期间,及时制定下发《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残特奥会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方案》,确保了赛事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零发生”。2、县政府与7个镇分别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责任书,我站与23家生产基地层层签订承诺书,使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监管得到进一步强化。3、县政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等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际需要,保障了各项工作持续有效开展。4、根据日常巡查检查掌握情况,年终对各监管名录中各生产经营主体分别进行打分排名,有效督促各企业合作社能按要求做好产品检测、产销、及合格证张贴工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二)广宣传,合培训“交响曲”,提供有力意识保障。1、在县城街心广场进行集中宣传和深入各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经常性宣传,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单页、张贴禁现用农药名目清单、国家新标准资料累计3000余份,设立宣传展板8块,悬挂各类宣传横幅5条,张贴宣传推广海报30余张。通过集中宣传和经常性宣传,群众及各生产经营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2、组织各镇主管副镇长、农产品质量安全业务干事,各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负责人共计60余人,参加太白县2021年十四运暨残特奥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培训会。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责任书,传达了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培训会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任务推进会会议精神,对2021年十四运暨残特奥会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并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速测、追溯、合格证使用等技术进行了再一次培训,有效解决了各生产经营主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全面提升了我县检验检测队伍的监管能力和水平。(三)严检测,织农残“防护网”,提供有力监管保障。1、进一步加大对我县白菜、甘蓝、生菜等本地特色蔬菜、水果农药残留量抽检送检力度,全年累计送检5批次,送检样本种类91个,及时完成市级监督抽检两批共计40个,配合完成8月26日下发“十四运”省级监督抽检样本50个,已于9月4日圆满完成报送工作,送检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得到了市农检中心高度赞扬。全年自检速测样本5328个,合格率99.5%以上,本年度抽检送检目标任务圆满完成。2、严格落实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张贴上市,完善“合格证+追溯”体系。12月,按照省市文件要求,第一时间将原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更换为新版承诺达标合格证,完成承诺项目增加,并印刷发放。今年累计发放“合格证+追溯”一体打码机17台,主要生产经营主体全面覆盖,合格证开具11万余张,确保农产品产出一车一证或一批一证。3、及时制定印发《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着力聚焦家庭农场、小农户出产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会议探讨符合我县实际情况的“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的监管方式方法及培训计划,为下一步网格化管理工作全面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四)重整治,出检打“组合拳”,提供有力执法保障。1、我站以“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为契机,以专项整治活动为抓手,依据生产经营主体名录与执法队联合定期对全县所有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例行检查和“双随机”抽查,重点检查生产环境、生产记录、农药使用、投入品购买票据、物资仓库,产品包装信息、抽样检测记录等内容,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50余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及农产品生产基地(园区、场)80个次,整顿市场6个次,覆盖面达到100%。检查种子9大类130多个品种,农药3大类50多个品种,化肥11个品种,有力保障了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安全生产。2、完善“检打一体”流程,对日常检查、风险监测、监督检查抽查中发现的使用禁限用药物、常规农药兽药残留严重超标等问题,由我站提供检验检测确切证据,对构成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确保一旦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能迅速处理,做到查处一起,处理一批,震慑一片。通过与执法部门联合出拳,使个别不良企业商户不敢违、不想违,有效保障了群众“菜篮子”的安全。(五)抓品牌,建太白“硬牌子”,提供有力服务保障。1、我县目前现有有机农产品认证10个,绿色食品认证13个,绿蕾、秦西顺利通过全国GAP认证,认证面积2000余亩,太白县盛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蓝莓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已处于最后验收阶段;太白县绿蕾农业专业合作社番茄、甜玉米等四类产品申请绿色食品认证材料正在加紧准备、审核中,认证面积1200余亩。太白县绿瑛养殖专业合作社蜂蜜、鸡蛋两类养殖产品绿色认证工作也在有序推进;7月29日,全省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座谈会在我县顺利召开,太白甘蓝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大白菜、生菜两项产品即将通过第三次名特优新产品认证。2、积极争取“两品一标”认证项目补贴资金十万元,全部用于秦西番茄、绿蕾花椰菜等16个品牌认证补贴,有力提升了各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品牌认证的积极性,“太白高山蔬菜”、“太白艾菜”、“秦绿蔬菜”品牌效力不断提高。二、取得的主要效益。通过全站工作人员一年不懈努力,增强了我县群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意识,切实提高农产品从业者操作水平,有效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年未发生一起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宣传面不够广泛,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力量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农兽药使用等方面知识,导致个别企业园区生产的产品质量检测不达标部分群众和企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2、农产品涉及面广、监管盲区多,难度大。农产品生产销售比较自由分散,检测工作量大面广,特别是大量蔬菜产品直接由经销商从生产基地批发出去,进入市场,给蔬菜产品量化监管带来一定的难度。3、资金保障匮乏。由于县小,财力有限,今年县财政拨付农产品检验检测经费只有5万元,除维持单位正常运转外,其余投入较少。针对存在问题,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二)改进措施。1、加强监管力度。定期进入园区查看生产记录和现场抽检,每次检查实行签字制度,督促种植基地合理使用农药,认真执行安全间隔期、生产记录和投入品使用档案等制度,使过程监管常态化。2、加大整治力度。在蔬菜生产用药季节,联合相关单位加大检查力度,严查高度农药销售使用,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查处曝光,对发现的问题跟踪处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3、积极争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顺利开展。四、2022年工作计划。(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责任推进体系建设。1、根据省、市、县要求以及生产经营主体变化情况及时筹备印发2022年监管工作要点和监测方案,严格落实属地责任,提高各镇政府监管意识,积极督促指导开展监管工作。强化生产经营主体责任,确保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责任落到实处。2、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制度实施,根据已制定方案,尽快实现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以及网格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培训等基础性工作,完善网格化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3、以太白县绿蕾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重点试点单位,其他生产经营主体同步推进,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要求,建立各项诚信制度,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进行考核,确保体系完善全面。(二)加强宣传培训,提标扩面增强队伍能力。1、持续做好集中性宣传和经常性宣传工作,探索新媒体宣传新方式。积极参与县上活动,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功能,每周发送信息简报,利用多种形式扩大宣传力度和广度,努力提高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生产经营主体忧患意识。2、制定新修订(GB2763-2021)解读培训计划,将原版标准与新版标准调整之处作出详细标定和通俗解读,组织各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生产经营主体按照新国标,严格把控农兽药使用剂量,提高用药标准,从源头控制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提高全县检验检测队伍整体能力。(三)加强监管检测,细化分工主体全面覆盖。1、进一步加大检验检测力度,全力配合省市抽检,严格抽样、送检,在全市抢先争优。紧抓学习机会,组织人员积极学习新技术、新标准、新方法,将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大型仪器充分利用起来,做好实验室“双认证”及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前期准备工作。2、完善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充分吸收纳入全县正常运转的企业合作社,进一步囊括家庭农场和种植规模较大的农户。积极争取资金,采购发放“合格证+追溯”一体打码机,完善承诺达标合格证及追溯智慧平台建设,确保生产经营主体全覆盖,大数据平台监管完善全面。3、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持续做好绿色食品认证、有机认证、名特优新产品认证工作。在绿蕾、秦西、秦绿三家大型企业合作社继续筹备认证的基础上,再争取其他有意愿的优秀企业合作社进行产品认证工作,扩大品牌知名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