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川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一)负责畜禽科学养殖、品种改良、良种推广、科学养蜂工作;(二)参与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负责动物疫病调查诊断、实验室检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工作;(三)完成农业农村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 |
住所 | 延川县南大街畜牧办公楼3楼 | |
法定代表人 | 张小平 | |
开办资金 | 680.8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川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45万元 | 168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川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政务 | 从业人数 4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我单位变更了住所和开办资金,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开展活动,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单位章程执行情况:本年度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章程执行,单位住所地址和开办资金发生变动,本单位上级业务主管单位仍为农业农村局。业务范围仍为:(一)负责畜禽科学养殖、品种改良、良种推广、科学养蜂工作;(二)参与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负责动物疫病调查诊断、实验室检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工作;(三)完成农业农村局交办的其他工作。资产管理方面严格按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细则执行,资产损益情况正常上报,开办资金未在变更范围之内。没有受奖惩及投诉情况,无违规违纪现象发生。未接受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二、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畜牧兽医服务工作1.养殖基地建设。坚持质量兴牧、品牌强牧、绿色循环、融合发展原则,开展了招商引资工作,狠抓了畜禽规模养殖基地建设,筑牢了畜牧业发展基础,提升了畜牧产业化水平。2.科学养殖服务。开展了实地培训、技术指导、良种推广、品种改良、畜种资源普查、饲草种植加工等服务,提升了畜牧产业科技含量,助推了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3.动物疫病防控。组织开展了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免疫抗体检测、病原学监测等工作,保护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全年共接种口蹄疫疫苗牛5.89万头次、猪11.11万头次、羊4.5万只次,羊小反刍兽疫4.5万只次,猪瘟11.11万头次,禽流感50.2万只次、鸡新城疫56.1万只次,羊布病2.38万只,各种疫病的免疫密度和挂标率均达到100%。4.粪污资源利用。指导养殖场配套粪污处理设施,集中收集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粪污对环境的污染,创建循环农业示范基地。5.乡村振兴帮扶。上半年,我中心包扶延水关镇李家迁村、大禹街道办白家硷和南河村的巩固延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派出4名工作人员长期驻村帮扶脱贫户增收、振兴乡村。8月,调整后改为帮扶杨家圪坮镇上大木村。(二)党建工作。坚持从严治党为主线,狠抓了党组织建设、学习教育、党风廉政、疫情防控等工作,转变了工作作风,提升了工作效率。1.干部队伍建设。年初,领导班子完善了党员政治理论学习、组织管理、民主评议等制度,履行了支部书记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组织学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安排部署了工作任务,支部成员结合分工狠抓了落实。明确了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包抓的工作内容,夯实了工作责任,每月调度落实。2.党风廉政建设。领导班子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学习了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开展了警示教育、干部职工“吃空饷”专项整治、干部队伍作风整治专项行动,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查找存在的问题,班子查找出5个问题,34名职工查找出108个问题,分别建立了问题清单及整改台账,制定了整改措施,对照问题逐项进行了整改落实,转变了干部职工精神面貌。重大事项实行集体研究决定,结果报纪检组备案。3.党史学习教育。购买《中国共产党简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等10套书籍41本,组织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制定了学习教育安排表,明确了学习方式,分解了党员领学内容,集体学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收看了《党史故事100讲》,撰写了学习体会16篇,分享了学习教育成果,使全体党员接受了一次系统的党史教育,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三、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通过采取招商引资、金融扶持、技术支撑、品种改良、设施配套、疫病防控等措施,提升了畜牧产业化建设水平,助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加了群众的经济收入。招商引资1.8亿元,建设2个存栏5000头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带动农户投资建成规模化养猪场9个、养羊场8个、养牛场4个、养禽场2个,推动了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迈进步伐。全年各金融机构给1597个养殖户投放贷款15055.11万元,其中信用联社685户6182.11万元、农业银行874户8357万元、邮政储蓄银行38户516万元;中华联合保险、平安保险、人保财险公司为140个养猪户承保能繁母猪6898头、育肥猪10.15万头,锦泰保险公司为10个养猪场承保价格保险2.5万头,金融保险机构的大力支持,激发了群众发展畜牧业的热情。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各行政村,现场集中开展了6轮次的养殖户技能培训,共培训养殖户6002人次,现场解答了养殖户的疑难问题,提升了农户的养殖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推广良种畜禽4.36万头只,人工授精改良黄牛7895头,优化了畜禽结构,提升了良种化比例,激发了产业发展的活力。采购紫花苜蓿籽6吨,指导农户种植牧草1万亩,收储牧草、农作物秸秆等20.03万吨,配套了铡草机、搅拌机、颗粒机、打包机等饲草加工机械设备302台,配发给各在杏花村,指导养殖户调配全价饲料饲喂,提升了饲草资源利用率。指导养殖场户配套了污水收集池、干粪池等粪污处理设施,集中收集粪污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减少了粪污对养殖环境的污染,提升了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全县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了90%,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了80%。通过一年的能力工作,截止2021年12月末,全县存栏猪7.5万头、牛3.4万头、羊2.7万只、家禽35.8万只、蜜蜂1万箱,出栏猪11万头、牛1.2万头、羊2.76万只、家禽27.02万只,生产肉类10296.21吨、禽蛋2935.6吨、鲜奶372.6吨、蜂蜜401吨,825亩水产养殖面积产量59吨,实现畜牧业产值52129.37万元、增加值29963.96万元。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经认真分析,认为还存在:一是畜牧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农户养畜规模一般较小,以销售活畜禽为主,屠宰加工业滞后,产业链供应链短、融合不紧密,导致畜产品附加值低,养殖效益不佳。二是牧草资源利用率低。全县牧草及农作物秸秆加工率低,转化利用不充分,浪费现象严重。2.整改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整改措施: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畜牧产业化建设进程。围绕畜禽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一体化建设思路,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延伸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产品价值链,助推产业融合发展。二是种植人工牧草,配套加工设备,提升牧草资源利用率。指导养殖户种植优质牧草,配置牧草加工机械,推广牧草加工利用技术,提升牧草资源化利用水平。(二)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精准定位、扩大规模、科学饲养、融合发展”的思路,以推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大力发展以牛为主、猪羊禽为辅的畜牧产业,发挥东方希望集团等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开展养殖场设施设备配套、牧草种植加工、家畜品种改良、粪污资源利用等工作,补齐产业短板,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价值,推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主要抓好以下工作:1.养殖基地建设。坚持规模养殖、提质增效、融合发展原则,创建以牛为主、猪羊禽为辅的规模化养殖基地。重点扶持肉牛养殖,创建适度规模的养牛场,推广科学技术,提升养殖效益。建设牲畜交易市场,方便群众销售。实行产能调控机制,稳控生猪市场价格。落实生猪死亡保险、价格保险、贷款扶持等优惠政策,降低养猪风险。选购多胎肉羊品种,实行规模舍饲养殖。2.产业提质增效。选购良种畜禽,配套养殖设施,种植优质牧草,加工全价饲料喂养,抓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动产业提质增效。选购西门塔尔、夏洛莱牛冷精,开展人工冷精配种,提高黄牛生产性能。配置自动清粪、自动上料、温湿度调控、环境消毒、在线监控等设备,提升养殖场科学化、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水平,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种植人工牧草,解决饲草来源。采取“先建后补”方式,改造提升养殖场基础设施。配置加工机械设备,提高饲草资源利用率。集中培训养殖户,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保证畜产品质量。3.粪污资源利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配套粪污处理设施,推广“果沼畜”循环农业模式,提升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指导养殖场配套建设堆粪池、污水池,采取干清粪工艺,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4.动物疫病防控。夯实镇(街)属地管理责任和养殖场户主体责任,落实强制免疫措施,开展病原监测,净化养殖环境,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全面落实非洲猪瘟、口蹄疫、禽流感等疫病防控措施和规模场“先打后补”政策,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密度和挂标率达到100%。开展免疫抗体检测,评价免疫质量。开展病原学监测,分析预警疫情,防范化解养殖风险。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