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扎实推进。1、强化领导,夯实责任。县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产业发展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春秋两季分别召开全县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暨动物防疫工作推进会,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专项安排部署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与各镇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动物防疫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各镇也召开专项安排部署会议,实施“镇领导包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技术人员包户”包抓责任制,进一步夯实防疫工作责任。2、预防为主,全面免疫。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把畜禽强制免疫和全面免疫作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有主犬狂犬病实行强制免疫,对猪瘟、猪蓝耳、鸡新城疫实施全面免疫,强制免疫密度100%,累计抗体检测样品664份。其中:猪口蹄疫合格率80%,牛口蹄疫合格率100%,羊口蹄疫合格率93.3%,小反刍兽疫合格率100%,猪瘟合格率99%,高致病性禽流感H5亚型合格率83.7%,H7亚型合格率86.5%,群体抗体合格率达到75%以上。3、加强培训,提高技能。为了全面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扎实落实防疫责任,采取“理论+实训”等形式,相继召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培训会和养殖技术培训会,举办中蜂养殖培训班,邀请市县防疫技术专家、养殖专家和乡土专家进行技术讲解、现场指导。特别是针对我县猪、牛、羊、鸡血清采样技术短板,分赴眉县天蓬屠宰场、白云村牛场、黄凤山羊场等5个点位现场进行实训演练,学习先进技术和养殖经验,进一步提升防疫队伍专业操作技能和养殖场户养殖水平。累计培训5场次,举办中蜂培训班8场次,培训500人次。4、严督实导,确保质量。县农业农村局组成专项检查组,对各镇动物防疫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对发现问题,现场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检查结果以县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指挥部文件在全县范围内通报,对工作任务完成较好的镇给予表扬,对存在履职不到位、推诿扯皮的镇进行通报批评,确保我县动物防疫工作有效顺利进行。(二)非洲猪瘟防控措施有力。2021年我们以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为抓手,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全县未出现非洲猪瘟疫情。1、狠抓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按照《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要求,紧盯养殖生产、调运、无害化处理等关键环节,健全常态化防控措施。持续开展非洲猪瘟专项监测,严格疫情分片包村包场排查工作机制,加强动物疫情风险分析评估,不断提升疫情监测预警能力。累计排查5480户,42890头生猪,畜间疫情监测共计排查4230场次,出动10816人次。2、狠抓重点环节监管力度。基于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流行形势,关键是要把好“源头—调运—落地”三道关口。(1)把好源头关。加强养殖环节监管,健全养殖档案。官方兽医坚持档案查阅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严格开展检疫工作。对生猪来源不明、没有检疫证明的、养殖档案资料不健全的严禁调入。同时加强县内生猪检验监管,严查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现象,检疫生猪715头,开具检疫证29份。(2)把好调运关。我县加大违规违法调运生猪专项整治力度,严格落实牲畜运输车辆备案管理,调运牛、羊运输车辆纳入备案管理,目前备案车辆1辆。(3)把好落地关。严格落实养殖场户的防疫主体责任,实行落地报检,做好隔离饲养和日常监管。全县落地报检生猪1800头。3、狠抓养殖场户自身防控能力。各镇加强新《动物防疫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宣传贯彻,强化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提升养殖场户自我防范意识,指导加强运输车辆、猪进出、人员、饲料、生产生活物资以及媒介动物的管理,规范场区布局及隔离、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切实降低疫情发生风险。发放指南手册150份,指导养殖场144户。(三)人畜共患病防控进一步加强。1、细化任务。我县认真开展布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印发《关于太白县奶山羊布病净化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明确日常监测送样任务。夯实责任,全面做好人畜共患病防控。2、做好人畜共患病排查。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督责任,同卫健部门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实行人畜共患病信息共享。全面强化疫病排查、监测和处置,加强饲养环节监督管理,强化防控措施,共排查养殖场(户)125场(次)。3、持续做好疫病监测。针对重点地区和重点环节,牛、羊进行监测,加强禽流感、口蹄疫抗体检测加大布鲁氏菌病、炭疽等人畜共患病监测力度,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和病原变异情况,消除疫情隐患。采集牛、羊血清200份,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同时实验室按时开展集中和日常免疫效果监测,并建立了疫情监测点,每周按时上报动物疫情监测报表。4、兽医实验室运行规范。(1)完善生物安全管理。成立了实验室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落实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责任,经常开展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自纠工作,确保实验室安全有效运行。(2)加强检验检测。充分发挥实验室作用,强化日常检验,重点对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猪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5种主要动物疫病进行了检测,累计抗体检测样品664份,出具《动物疫病检验报告书》40份。(3)加强特种设备管理。认真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及时对兽医实验室特种设备,高压灭菌锅、鼓风干燥箱等进行摸排,确保了实验室设备安全。(四)畜牧产业稳步推进。1、生猪产能日趋恢复。积极实施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全面实施生猪保险保障政策,严格落实官方兽医包联制度,大力发展中小规模家庭养殖户,强力推动鹦鸽镇龙窝村、马耳山村、桃川枣园村生猪等养殖项目建设。2021年新建鹦鸽镇龙窝村生猪养殖场,总投资556万元,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存栏生猪1800头,目前已建设完工,投产运行,为全县生猪供给注入新动力,全县生猪存栏1.27万头,完成年初目标。2、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发展猪肉替代品、丰富“菜篮子”,大力推广肉牛、肉羊、家禽等特色产业。扶持北沟肉牛养殖基地、太白县林海特种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桃川镇绿瑛养殖专业合作社、太白河镇东青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肉牛肉羊、肉鸡养殖等重点养殖企业,全县牛存栏0.1万头,羊存栏0.6万只,鸡存栏8.74万羽,促进畜牧产业发展。3、中蜂产业逐步壮大。以打造“中国蜜都”为契机,以扩大中蜂养殖规模、提升产业集约化程度、提高蜂产品质量为抓手,大力推进中蜂产业发展。先后获得全国共建蜜蜂生态友好县,中国第十届槐花节“优质土蜂蜜”奖等殊荣。目前,全县中蜂存栏7.6万箱,建成规模化蜂场20个,蜂产品灌装基地3个,网络营销平台4个,市级“中蜂标准化示范场”5个,合作社47个,养蜂大户366户(50箱以上),年产量722吨,累计蜂业总产值达6100万元。4、粪污资源化利用稳步实施。对全县49个专业养殖场户,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积极推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重点对2个较为规范的肉牛养殖场加大扶持力度,投资120万元,支持养殖场建设粪污处理设施,购买5立方抽粪罐车1台,统一按标准规划设计粪污棚、沉淀池等粪污处理设施,推广实施粪污棚堆积发酵及雨槽雨污分流等技术。鼎力推行“种养结合、循环成长”模式,指导养殖场户采取畜禽粪便堆沤腐熟还田方法,和当地农户达成协议,就近还田,为农作物提供优质有机肥,达到种养结合,循环利用,解决养殖业粪污在动植物之间进行转换的循环式农业,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1.2%,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100%。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由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扎实,进一步提高了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和应急处置的能力,积极有效地防控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全年无疫情疫病发生。动物卫生监督监管得力,确保了人民群众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了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县镇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部分镇站是一站一人,其余均为兼职,导致工作开展难度加大。(二)改进措施。建议县人社局招录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充实技术队伍。四、2022年工作计划。扎实推进畜牧产业发展。2022年计划生猪存栏11000头以上,出栏13000头,中蜂存栏达到7.6万箱。鼓励养殖场户进行畜禽粪污还田利用。督促指导规模养殖场修建标准化堆粪场、化粪池,建立畜禽粪污处理和粪肥利用台账,及时清理粪肥,腐蚀后就近还田,确保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2%、规模养殖场粪污利用率达到100%。全面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加强畜禽免疫宣传、督导、检测,强化防疫技术指导服务,确保挂标率、免疫率达到100%,免疫抗体水平达到农业部标准。强化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加大养殖场户督导检查、兽药残留检测力度,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指导养殖场户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开展市级动物防疫标准化示范建设活动。强化鹦鸽镇防疫示范镇巩固提升,咀头镇桃川镇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完成省级兽医实验室复审。强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觉悟高、热爱畜牧兽医工作、业务能力强的畜牧兽医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