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川县苹果生产管理办公室(延川县苹果生产技术服务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果业开发;苹果技术推广与应用。 | |
住所 | 延川县农业综合服务大楼 | |
法定代表人 | 杨延收 | |
开办资金 | 8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川县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83万元 | 43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川县苹果生产管理办公室.政务 | 从业人数 2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变更法人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开展活动,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1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相关部门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三农”思想为指导,围绕“百千万”高质量示范工程和苹果后整理两大工程,大力实施现代果业生态、节能、增效生产,加快幼园提产提质、老园提质增效,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强大动力,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截至2021年底,我县苹果面积22.69万亩,挂果面积16.35万亩,总产量18.5万吨,产值9.25亿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百千万”高质量发展项目有序进行。按照延安市“百千万”示范工程创建技术标准。2021年是百千万示范工程创建的关键之年,果业办高度重视,辐射带动效果明显,核心区亩效益达2-3万元的示范园45个。2、美丽果园创建工作。我县按照延安市美丽果园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开展创建,逐园落实“美丽果园”33项创建技术措施,延川县申报的4个美丽果园全部达标。3、防灾减灾工作。一是花期防冻。我办高度重视果园的防寒工作,早安排,早动手,配合镇街中心在苹果主产区储备防寒物500多吨、防冻液300余吨、维修熏烟窖22万个、新建土坑式熏烟窖4000多个、购买温度计150个、移动式熏烟装置1000台、烟雾发生器400台,防寒效果显著,苹果产量不受影响。二是病虫害防治。统防统筹,苹果办牵头,统一购置、熬制、喷布波尔多液、石硫合剂,先后在文安驿镇、杨家圪坮镇、乾坤湾镇等重点镇、村,大力推广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的熬制及操作使用,对预防苹果腐烂病、早期落叶病效果明显。三是苹果保险。我县苹果办协调保险公司承保40106亩,赔付金额1654万元。四是其他主要自然灾害。如冰雹、干旱等灾害。通过完善灾害监测预警机制,科学准确发布气象灾害信息,督促沿冰雹线1.6万亩防雹网使用,及时跟进县级8个防冰雹灾害预测点发布信息,预防灾害。冰雹灾后自救,预防灾后病害,县苹果办协调植保站在杨家圪坮镇孙家塬、上大木等村进行无人机喷施杀菌灵,有效地防止了冰雹灾后带来的病菌传染。抗旱保墒,2021年8月以来抗旱保墒中我县共投资500多万,鼓励果农购买苹果保险,最大限度减轻自然灾害损失。4、后整理工作。一是冷库建设。2021年参与新建冷库合作社15个,库容量达0.4559万吨。二是鲜果转化。延川锦春枣业有限公司购置的膨化设备,已投入运行中,年转化鲜果能力预计5300吨。三是利益联合体。我县4家利益联合体共带动果农224户,落实基地面积1715亩,利益联结效果明显。共发放土地流转费用36.9万元,降低肥料成本投入19万元,带动果农销售苹果1780吨,培训果农3305人次。四是狠抓营销。一是我办积极组织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参加大型展览推进会提高营销,拓展眼见、开拓销售市场。如国际洛川展览会、杨凌农高会。二是多渠道联系后整理生产果品(果片、果酱、果汁、果醋)等企业,加大残次果商品价值,减少果农损失,如延川锦春鲜果转化,年转化量0.53万吨。三是通过与江阴形成营销协议,加大对苹果的销售;陕西果业集团延川有限公司与上海钱大妈农产品有限公司签订销售协议,签约量1000吨。四是建立苹果专卖店、集散交易市场。西安、平凉、北京、福建等地共建21个苹果专卖店。今年新增“延安苹果”品牌授权企业2家。延川县9个镇街全部建设了苹果交易集散市场,并全面完善了市场交易监管体系,积极引导果商、果农到集散交易市场进行交易,线下销售量10万吨。5、培训工作。一是外出参观学习。由县苹果办组织业务干部、企业、合作社技术人员、产业大户、重点村,10月25日赴延长进行参观学习。二是县级骨干技术培训。每一季度进行一次县级骨干技术培训,分批次聘请果树专家授课,三是乡级骨干技术培训。进行理论与实践培训,按季度进行4次,每期2天(理论集中培训1天,现场实践操作1天)。由苹果办组织负责授课。四是重点村现场培训。由镇街中心以片或产业区域为单位组织辖区内广大果农进行实地操作技术培训,根据果农需求不定期培训,全县培训场次不少于180次。五是现场果农培训。由各村根据本村实际情况,随时组织果农进行现场培训,培训累计达200场次20050人次。6、常规化管理工作。一是覆盖保墒。地膜地布覆盖3万亩、秸秆杂草4万亩、果园种草(豆菜轮茬2万亩、其他0.7945万亩)。二是坑施肥水。实施滴灌渗灌0.2万亩,坑施肥水0.04万亩,集雨窖0.05万口,增施有机肥18万亩。三是失管园管理。据统计我县共有失管园面积6000余亩,由于缺乏劳力,放弃管理的果园,通过企业、合作社、产业大户,进行流转、托管、监管,有效的解决果园撂荒问题。四是果实套袋。对16.35万亩挂果园全面实施疏花、疏果,共套袋7亿只。由于今年秋季阳光少,雨水多,指导果农提前去除果袋,保证苹果顺利着色。五是秋施基肥。秋季雨水充沛,是施肥的最佳时期,共施肥19.3万吨,涉及面积22.6万亩。六是老果园改造。间伐10530亩,改造提升500亩,通过间伐、高接换头,更好地解决通风透光性。七是精细化修剪。精细化修剪16万亩,苹果大改型5.5万亩。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流,果农年龄偏大,果园管理严重缺乏劳力,不同程度地存在失管地块,积极对接企业,对于失管园进行流转。2.果品营销渠道不畅,产销没有全面对接,在大中城市果品形象店少,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现代营销模式尚未形成。加大专卖店建设,招商引资带入大公司,大企业。四、下一年工作打算:1.苹果园挖改。彻底挖除果园680亩,栽植脱毒宫崎短枝富士苗木87440株。2.果园生草覆盖。为全县10000亩示范果园进行生草覆盖,采购油菜籽2万公斤,黄豆5万公斤。3.病虫害统防统治。为全县5000亩重点示范果园进行病虫害统防统治,采购硫磺50吨、生石灰180吨、硫酸铜40吨。4.苹果园坑施肥水。新建坑施肥水坑1000亩,80厘米长,80厘米宽,60厘米深,分层施入农家肥20公斤、秸秆20公斤,配套PVC管、地布等。5.苹果实用技术培训。1、全县果农骨干理论培训12期,每期3天,共培训果农骨干人员720人;2、现场培训200场次,按季节分批次现场培训果农,共培训20000人次。实施地点,镇街果园。6.依靠科技进步,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体系。一是建立科技示范园,以点带面,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关联带动;二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实施标准化生产。三是组建县、镇、村三级技术型人才,进村入园举办果树栽培技术培训,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使广大果农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和管护技能。7.加大深加工、后整理投资。在加大冷库建设贮藏的基础上,要重点在果品深加工上创新突破,积极建办果品深加工企业,生产加工果脯、果酱、果片等系列产品,开发果酒、果茶等保健饮料,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8.落实保险政策、创新开发苹果保险产品。一是增强苹果产业抗灾害能力。保险机构要探索开办更多种类的苹果灾害保险,分散苹果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保证果农的持续经营能力。二是加强政策性宣传力度,力争苹果保险面积全覆盖。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