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宁强县> 宁强县巴山镇中心小学

宁强县巴山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5-30 11:30
单位名称 宁强县巴山镇中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业务范围: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宁强县巴山镇茅坪沟村
法定代表人 张映林
开办资金 533.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宁强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05.9万元 596.9万元
网上名称 宁强县巴山镇中心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1。深化作风建设工作。针对思想观念、能力水平、务实担当、廉洁尽责等方面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摆现象、找差距、查原因、树信心、强本领、提境界,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激发干事激情,促使全体教职员工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2.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上级文件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按照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格作息时间,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和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时间。3.加强学籍管理。严格执行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省教育厅印发的《陕西省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与《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认真做好学生的入学注册和学生流动管理,及时掌握学生学籍变动情况,做到“籍随人走”,充分利用了电子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对在校生人数、学生变动和辍学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4.做好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和季节性流行疾病的预防工作。认真落实了“两案九制”,“门禁制度”,在校园门禁管理中做到了“一问二查三测四记五陪”,并能都根据要求做到定期对校园进行了消杀工作,在做好常态防控的前提下,做到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教育教学。5.扎实展了师德师风自查和检查活动,认真落实了每两周一次的师德论坛,通过校长引领,校委会成员、部分党员、个别班主任等参与,强化全体教职员工的敬业奉献精神和依法执教的意识。6.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了班主任的理论学习,增强了班主任工作中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幸福感,积极探索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开展了先进班主任事迹交流会、班主任例会等活动,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打造了一支品行优秀、能力较强、工作踏实、乐于奉献的班主任队伍。7.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主渠道,加强常规管理。常规规管理中做到了“四个突出”,即备课突出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材处理、学习方法的分析。教案突出对重点、难点的处理及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及手段,从记录成功点、记录失败点、补救点、改进点四个点写好教学反思。做到周前备课和周前检查,并在每周日例会前将当周教案检查情况通过学校QQ工作群进行公示反馈,同时每月还将有特色的教案进行展评。为了杜绝教案和上课两张皮现象,实行了校委会成员推门听课制度,每位校委会成员每周至少随机听取了一节课以上,并对教案进行检查签字,及时点评。8.牢固树立了“质量立校”的思想,狠抓毕业班的管理工作。开好两个毕业班(小学六年级和初三年级)的质量检测会和教学诊断分析会,针对毕业班的实际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寻找差距,采取措施,提高成绩,各学科齐头并进。注重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思想品德。精心上好每一堂课,从课堂效率做起,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升教学质量。9.加强了互听评课工作。认真落实了校长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20节,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室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校委会其他班子成员听课不少于20节,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的听课要求。实行了推门听课制度,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每周必须随机听一节课,校委会其他成员每两周听一节课。本学期教导处还认真组织了“三小制作”活动,“一师一优课”活动和陕西省第五届微课大赛活动,并在活动中多人次获得较位喜人的成绩。10.加强校本教研工作。学校组织了教师学习“部编教材”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教研课题和本科目实际,确定教研组、备课组和个人每学期的研究课题,真正做到“小问题,大研究”。本学期顺利结题了1个市级课题,4个县级课题,并有两个课题在县级课题结题中获得了优秀格次,本年度我校教师依然积极参与课题立项,上报的3个县级课题均顺利立项。11.积极开展体育艺术等各项学生课外竞赛活动,学校成立了足球队、篮球队,加强训练,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比赛、书画竞赛、文艺表演,丰富了学生文化生活,鼓励有特长的学生个性发展。全面落实好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做好初三体育考前训练。12.加强卫生管理。团委做到了卫生的精安排,勤检查。各班做到清洁区、教室、宿舍、餐厅的精打扫和保持工作,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和习惯。在班主任的积极配合下学校的卫生工作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肯定。13.做好了学生食堂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严格按照食堂集体用餐卫生规定,通过建立和落实学生食堂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制,严把食品原料进货关、食堂环境卫生关、餐具清洗消毒关、食品保管贮存关、食堂工作人员体检关,有效消除食品卫生安全隐患,坚决杜绝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同时,严格遵守“服务第一,成本核算,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调配饭菜花色品种和营养结构,认真落实了明厨亮灶工程,确保学生伙食安全营养,味美价廉,群众满意。14.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严格门禁制度和校园消杀工作。15.规范财务管理。严格按照新财务制度和财政云支付的各种规定,管好用好各项经费,主动积极邀请了专家老师到校专门指导学校师生食堂的账务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通过全校师生的努力,这一年来取得了好的成绩,学生在高中升学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中考中被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录取的有26人,上线率76.7%,高中上线人数为31人,上线率86%比上一年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同时我校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也被到校考核的全体成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全县教育管理工作会中,我校被授予教育工会先进单位和后勤管理先进单位;授予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县级“十有十没有平安校园”。巩固第二轮“316工程”的优秀成果,积极开展各种创建活动,分阶段召开了专题会议,建立和完善各种档案;严格落实控辍保学校委会成员包抓制,利用双休日进村入户动员流失学生返校就读,确保镇域内学生无一人辍学。抢抓机遇更新视觉文化、显性文化。修订并完善了学校的各项考核管理制度。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本校实情,进一步完善了《年度考核方案》、《绩效考核方案》、《职称晋升管理办法》、《财务内控制度》等一系列考核管理制度,逐步实现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学校影响力。在陕西教育网、汉中日报、汉中教育、宁强教育网等媒体上,发表了100多篇宣传报道,使学校的教育管理、教学质量、办学特色等在全县颇具影响力。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1、教师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不够合理,教育教学特色不够明显,部分科目缺乏有影响力的骨干教师;硬件设施老化速度加快,很多设施设备已经进入维修期,可学生人数急剧减少,教育经费不足,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2、通过新老教师的更替不断地让教师结构更加合理,通过县级骨干教师对其他教师的示范课、讲座以及研讨课,使有影响力的教师更加优秀,校级骨干教师成长更快,慢慢的使全学科都有有影响力的骨干教师;通过培优带新,使青年教师得到更快的成长;学校也精打细算,通过合理化的优化开支,力求多的改善硬件设施;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地学习提高学校的管理理念,力求使学校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四、下一步打算1.引导教师做到细备课、实上课、精作业、细辅导,完善备课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等教学常规制度,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2.全力以赴抓中考,按时召开九年级任课教师各种会议,整体联动,形成合力,力争来年中考整体质量九年制学校前列。3.在未来的三年学校将会在校园环境方面得到明显改善,文化建设方面得到明显改变,作风建设稳步提升,内配设施得到完善。4.学校将由工会牵头修订学校各类制度,行政会通过,全体教师讨论通过,分别以不同方式来规范学校管理,提升学校办学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