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宁强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防止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业务范围:森林防火政策法规宣传与贯彻执行;制度建设与检查监督;体系建设,防、扑火科技培训与普及;森林火险监测预报与信息交流,值班调度;森林火灾扑救预案与组织指挥,案件协查与处理。 | |
住所 | 宁强县汉源镇民主街6号 | |
法定代表人 | 罗建明 | |
开办资金 | 6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宁强县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9.5万元 | 59.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办理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高度重视,狠抓防火责任落实进入森林防火期后,迅速印发了《宁强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关于切实做好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对秋冬季节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与18个镇办、重点林区单位签订了2021年度森林防火责任书,完成了县防火办人员按编制配备,县财政落实森林防火工作经费20万元。印发了《宁强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关于认真开展冬季森林防火工作检查的通知》、《宁强县森林防火指挥部2021年森林防火工作要点的通知》,成立了3个检查组,对冬春季节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逐一检查重点区域、重点林区、重点时段的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及措施,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填写《宁强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结合春节前后及疫情防控期间的森林防火工作实际,县防火办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森林防火工作的紧急通知》,对春季森林防灭火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再落实,确保森林防火工作责任落到实处。(二)强化宣传,积极营造浓厚氛围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广播电台、通讯网络平台、微信群、脱贫攻坚入户走访等形式大力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县应急局与移动公司、广告宣传车签订森林防火宣传协议,通过手机短信、宣传车到镇、村进行巡回宣传春季森林防火,督促各镇办将省政府《森林防灭火通告》张贴到村组、交通沿线、村民集中居住点及入山路口,各镇办、国有林场采取以辖区林区、旅游景点为宣传重点,结合开展的清明节防火宣传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信群等方式、逐村逐户上门宣传,大力宣传《森林防灭火通告》和《森林火灾典型案例》;县委宣传部利用融媒体、宁强发布平台广泛宣传省政府通告;县气象局每天利用天气预报,发布森林火险等级提醒全县人民禁止野外用火,预防森林火灾;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各种森林防火会议100余次,刷写、张贴宣传标语20000余条(幅),广播电视宣传200次,出动宣传车450台次,办墙报和防火专栏400期,利用微信、短信等载体编发短信5万余条,印发宣传资料10万份,制作宣传牌100余块,基本做到了“家喻户晓”,形成了人人关注森林防火的浓厚氛围。使广大人民群众增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森林防火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努力营造了“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社会舆论氛围,切实提高了全县广大群众的森林的防火意识。(三)严控火源,积极消除火灾隐患。在防火期、疫情防控期间,防火办采取电话督促、提醒的方式,对各镇办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了督查。县防火办不定时抽查全县18个镇办森林防火值班情况,充分掌握野外火源管理情况。结合春节前安全生产大检查,县政府领导带队对全县森林防火工作落实情况一并进行检查,督促排查整改森林火险隐患。通过督导检查,及时地消除了火灾隐患,确保了清明、春节等敏感时段不发生森林火灾。督促各镇办建立了镇村两级防火指挥机构和村组扑火机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分片抓,群团组织配合抓的基层防灭火工作机制。按照“堵疏结合”原则,严格控制农事用火,坚决禁止野外违规用火,做到“见烟就查、见火就罚”的高压态势。一是严格落实森林防火巡查制度和进山登记制度,规范运行森林防火检查卡站,认真排查进入高火险区的人员、车辆,坚决把火种堵在山下林外;二是加强对农事用火、林内生产用火等重点火源盯控管控,坚决杜绝烧地堰、烧秸秆、林区上坟烧纸等野外随意用火行为,坚决杜绝火险发生;三是加大对留守的老人、儿童、智障等重点人群和林内施工、入林旅游人员监管和宣传教育,对风景区游人吸烟等行为要坚决制止;四是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违规违法用火行为,凡在清明节期间违规焚香烧纸、燃放爆竹、焚烧秸秆、田埂杂草等一切野外用火行为要依法查处,严肃处理。四是各镇办划定生态护林员工作职责和管护范围,确保重点林区、重要部位、进山路口的山头有人看,坟头有人守;重点林区单位落实了对“五类人”和“坟主”进行了造册登记,逐一落实管护人员责任;对重点火险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旅游景区设立临时防火检查站,加强巡山力度,对入山人员进行实名登记。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是督促各镇办、重点林区单位全面修订完善森林防灭火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置流程,落实指挥组织、扑救队伍、机具装备、通讯联络等工作,建立健全分级预警响应机制。二是要求每个镇办扑火队员不少于20人,每个村成立了不少于30人的扑火队,全县共组建县、镇、村三级群众义务扑火队伍220支,5200余人,排除火灾隐患47处,排查重要林区居民点230处,发现火险隐患20处,整改20处;排查林区旅游景点2处,发现火险隐患1处,整改1处;排查林区公墓、坟场处,发现隐患25处,整改25处,整改率100%,查出野外违规用火3起;三是狠抓森林防灭火应急培训和演练,督促各镇办及重点林区单位,结合实际加强火场监测、信息传递、组织指挥、基本战术、安全常识、非常措施(紧急撤离火场技巧)等扑灭火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森林火灾扑救技术水平和应急应变能力;四是狠抓应急物资储备。县防火办印发了《关于填报森林火灾队伍及森林灭火物资储备情况的通知》,摸清全县森林消防队伍状况和防灭火物资储备情况。结合日常督促检查,对各镇办及重点林区单位扑灭火物资储备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督促更新原有的扑火装备,及时补充防火物资,宁可备而不用,也不能用而无备,确保一旦发生森林火险能够拿的出,用得上。五是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带班制度和县防火办不定期抽查制度,对各镇办、重点林区单位值班情况进行抽查检查,时刻确保通讯畅通,指挥协调灵活便捷。全县全年没有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实现了连续32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好成绩。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落后,不适应现阶段森林防火工作的需要,特别是镇、村两级森林防火设备储备不足,扑火手段落后;二是群众义务扑火队伍建设难度较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进城或外出务工,扑火队伍建设困难,发生森林火灾后,组织开展早期扑救难度较大;三是早期森林火灾预警匮乏,重点林区林区公路建设滞后,交通工具缺乏,严重制约着森林防灭火扑救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2、改进措施为确保我县生态安全,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一是不断完善县级森林防灭火体系建设和扑火队伍建设,组建县级半专业扑火队伍。二是加大对县、镇二级森林防灭火的前期防灭火物资的资金、物资投入力度,对现有的扑火机具、通讯设备进行检修保养,确保发生森林火灾时能够拿得出、用得上、扑得灭;三是加强早期森林火灾预警能力,加大重点林区林区公路建设,改善交通工具缺乏状况;四是加强值班调度,做好应急准备;五是严格执行森林火灾归口管理和报告制度,确保火情及时处置,及时通报和反馈气象等预警预报情况;六是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灭火应急预案,切实做好森林火灾的各项应急处置工作,确保我县在处置森林火灾时准备充分、反应及时、决策科学、措施有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为切实做好下一阶段的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我县在森林防火紧要期内不出问题,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防火责任。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继续夯实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各项具体责任,理顺防火办与林业局的协调、配合关系,加强镇办和重点林区森林防火的扑救能力。(二)强化宣传教育,增强防火意识。今后我们继续加大森林防火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以《森林防火条例》、“三个严禁”、野外安全用火知识为重点的森林防火宣传,做到无盲区、无死角,切实提高全民的森林防火自觉性和责任感。(三)强化火源管理,消除各种隐患。加大野外火源管理督查力度,及时发现和切实消除火灾隐患;加大对各个重点火险区域和薄弱环节的监督力度,抓好重点地段、重点时间、重点人员的监控,在森林防火关键时段适时发布森林防火禁火令,禁止一切林区野外用火行为。(四)加强值班调度,做好应急准备。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通讯、信息畅通,及时通报和反馈气象等预警预报情况,严格执行森林火灾归口管理和报告制度,确保火情及时处置。积极做好扑火各项准备工作,对现有的扑火机具、通讯设备进行检修保养,确保发生森林火灾时能够拿得出、用得上、扑得灭。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