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定边县> 定边县扶贫开发信息监测中心

定边县扶贫开发信息监测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30 09:57
单位名称 定边县扶贫开发信息监测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对贫困户、贫困村的动态变化、项目需求、干部帮扶措施、县上各项帮扶工作进行信息数据动态管理及上报。对扶贫开发相关系统数据统计分析,定期发布评估结果,指导全县各级的脱贫攻坚工作。
住所 定边县西环路扶贫开发办公室大楼
法定代表人 屈鸣
开办资金 4.5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定边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1万元 7.2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在乡村振兴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坚持抓主体责任,确保机制健全。2021年,我县成立以乡村振兴局为统筹抓总部门、17个监测预警部门、6个数据比对部门、2个督查考核部门组成的县级防返贫监测工作专班,分解落实行业部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任务,每季度召开一次专班会议,梳理、沟通、解决问题。两次制定并修订《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明确防止返贫监测的对象、范围、标准、时效、程序、主体、方法、政策、责任等内容,规范监测对象发现响应、评估核查、精准帮扶、风险消除等环节,织密织牢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防护网。坚持抓风险排查,确保应查尽查。我县始终坚持农户自主申报、网格员风险上报、干部走访排查、部门数据预警、社会监督发现、系统数据分析“六个轮子一起转”,多措并举排查农户返贫致贫风险,2021年以来,通过监测预警部门数据交换、镇村两级开展自查及农户自主申请等方式收集风险预警信息共20000余条。在常态化排查风险的基础上,我县又多次组织开展大排查工作,集中排查所有农户的收支和“三保障”变化、致贫返贫风险等情况。如,3月份开展了易地搬迁户风险大排查,4月份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大排查,9月根据我县遭遇旱情实际组织各乡镇就因旱灾致贫返贫情况开展排查,10月按照全省统一安排的“到村六查入户六问”工作方案要求,组织全县20个乡镇街道进行一次大排查,11月召开防返贫监测工作调度会,号召各乡镇摒除顾虑,对低保户、大病户、意外事故户等再次进行大排查,确保应纳尽纳。12月我局组织全体领导干部,按照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每天10户、干部每人每天20户的标准,对全县脱贫户与监测户进行了电话访问形式大排查,收集反馈问题交办乡镇。通过多次排查,全县防贫监测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做到了应纳尽纳。坚持抓监测认定,确保应纳尽纳。全县严格按照“风险预警信息收集→镇村核实上报→县级数据比对→村级民主评议→镇级核查审议→县级审定批复→公告备案录入”的识别认定步骤开展监测对象识别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监测帮扶,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纳入,对急需帮扶的先提前介入帮扶,再完善程序步骤,确保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截至2021年12月30日,县级行业部门数据共享比对12次,收集风险预警信息20000余条,2021年全县新增纳入监测287户900人,已全部采取相应的帮扶措施,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持抓精准帮扶,确保应扶尽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开展针对性帮扶。对风险单一的,实施单项措施,防止陷入福利陷阱;对风险复杂多样的,因户施策落实综合性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促进稳定增收;对无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做好兜底保障;对内生动力不足的,持续扶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截至目前,全县所有监测对象都享受帮扶措施,其中享受产业扶贫68户,就业帮扶17户,公益性岗位43户,健康帮扶381户,教育帮扶160户,综合保障287户,生活条件改善和享受基础设施21户。五、坚持抓风险消除,确保实事求是。针对具有致贫返贫风险人群,我局始终要求各乡镇根据预警监测对象需求,精准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因人施策,一户一措施,全面整合就业培训,民政兜底,公益性岗位扶持、小额信贷等逐一落实帮扶措施,同时加强跟踪预警监测,待监测对象情况缓解稳定后,及时研判认定,准确判断返贫和致贫风险是否已消除,对整户无劳动力兜底保障户严格按照国家要求,暂不进行风险消除。六、取得的工作成就(一)落实监测对象县级帮扶人。为进一步增强帮扶力量,推动帮扶措施快速落地见效,我县所有监测户每户落实一名县级帮扶人,由34名县级领导带头帮扶,各行业部门按照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股室负责人的顺序依次确定帮扶户,抓好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扶智扶志、综合保障、社会帮扶,确保监测对象困难早帮扶、风险早消除。(二)建立双周调度工作机制。为扎实推动我县防返贫监测等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细,每两周由乡村振兴局班子成员带队,抽调纪委、医保、教体等重点行业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督查督导工作组。通过查阅资料、入户访谈的形式对各乡镇和部门进行调度,掌握第一手资料,每两周进行一次点评,推动工作落实。(三)提高网格员工作积极性。我县目前共有网格员2032人,其中896名一般农户每人每月补助100元,1136名脱贫户每人每月补助200元。一般农户补助由县级财政承担,脱贫户补助由村级光伏收益资金支出。通过发放补助的方式,激励网格员认真履职,做好防返贫监测日常排查工作。(四)筑牢防贫保护墙。2021年,我县创新设立“精准防贫保险”,与保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县财政出资300万元作为防贫保险金,以每人每年100元保费标准,按全县农村人口的10%比例购买防贫保险。聚焦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4000元至6000元的非贫低收入和人均收入不高不稳的脱贫户,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在6000元以上,但因生产生活导致年支出过高的突发严重困难户,按照农户申报、镇村初核,部门比对反馈、保险公司核实的程序,最终核定的保险金由保险公司通过一折通形式直接发放给符合赔付条件的人员,共同筑牢防贫“保护墙”。目前,因病赔付案件101件,赔付金额63.95万元;因灾赔付案件1件,赔付金额10万元;因学赔付案件202件,赔付金额134.18元。七、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政策把握方面。聚焦收入多,关注风险少的问题。有的干部对监测范围理解有偏差,甚至片面的认为只有收入低于6000元就纳入监测,没有考虑是否有致贫返贫风险点的问题,关注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农户,忽视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农户,过度强调收入水平,对收入的稳定性持续性、刚性支出情况、返贫致贫风险考虑不多,导致一些存在风险隐患的农户被排除在监测范围之外。有的乡镇监测对象与低保对象有效衔接不够,特别是2021年以来新增纳入低保的农户,还存在应纳未纳的嫌疑,有的简单的对农户进行分类,一刀切,要么只给低保,要么只给监测对象,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判。(二)风险排查方面。针对个体多,关注面上少的问题。重视一家一户个体性风险的排查,忽视对水灾、旱灾等可能带来规模性风险的分析研判。风险主要通过基层干部排查发现,农户自主申报、部门筛查预警等渠道作用发挥不够。部分乡镇和村确定监测对象仅看农户现实情况,对潜在风险隐患研判不够,对有可能陷入困境的农户缺少预判,预防性措施较少。有的乡镇对排查发现的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由村里自行掌握,只帮扶不监测,出现应纳未纳、体外循环、监测不精准问题。我县至今还有部分行政村一户监测户都没有。(三)精准帮扶方面。普惠政策多,特惠政策少的问题。有的帮扶措施针对性不强,“头痛医脚、脚痛医头”,没有帮到点上、扶到根上。有的帮扶措施比较单一,对具备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简单采取保障类措施,甚至“一兜了之”。个别监测对象“一户一策”不精准,存在农户需求不掌握、帮扶措施落不实、动态调整不及时等问题。特别是就业不稳的,很多纳入监测的对象从识别进来没有得到过一次就业上的帮扶。八、下一步工作计划(一)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把政策宣传作为抓好监测帮扶工作的首要任务,持续加大对监测标准、程序、内容、政策和要求的培训解读力度,让镇村两级乡村振兴系统领导和业务骨干真正成为行家里手,通过他们把政策延伸培训到驻村工作队和网格员、宣传到千家万户,进一步提升干部掌握和运用政策的能力水平,提高群众对防返贫监测帮扶政策的知晓率。(二)进一步健全落实工作机制。从风险排查、识别纳入、精准帮扶、风险消除、数据比对等各个环节入手,全面排查当前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运行落实过程存在的薄弱环节,聚焦难点问题,进一步查漏补缺,完善落实工作机制,不断提高风险发现的及时性、对象确定的精准性、帮扶措施落实的有效性和风险消除的真实性,做实做准监测帮扶底数,巩固好、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三)进一步加强动态管理。盯好重点对象、重点区域和重点环节,常态化排查返贫致贫风险,高度关注因灾因疫产生的风险和潜在隐患,简化识别纳入程序,对符合监测条件的农户在“亮黄灯”时提前介入帮扶,对帮扶措施针对性不强的监测对象及时调整“一户一策”,对有风险消除不稳情况的监测对象进行“回头看”“回头帮”,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有序退出。对经过帮扶后收入持续稳定、返贫致贫风险稳定消除的监测对象,村评议镇核查后,组织县级行业部门进行联合抽查,确实达到风险消除标准的进行风险消除标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