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子长县> 子长市救助管理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子长市救助管理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30 09:42
单位名称 子长市救助管理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未成年人和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开展为其提供生活保障、疾病救治、心理康复、护送遣返、寻亲托养、技能培训、法律援助、巡查救助、安防技防物防等工作。开展政策宣传、业务培训和舆论引导,支持引进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保护工作。
住所 陕西省子长市瓦窑堡街道办事处刘家沟村民政服务大楼一楼大厅
法定代表人 赵跃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子长市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万元 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在民政局的主管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一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对标共进,着力实施好救助管理工作。1.积极做好救助管理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积极预防新冠肺炎的发生,针对性的对一切不安全因素进行整治,全力做好防控工作。2.加大街面巡查救助力度。组织工作人员不定时到街面进行巡逻,劝导、引导露宿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到站内接受救助,对不愿进站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免费发放矿泉水、方便面等物品,同时对身体不适的流浪乞讨人员免费发放常备药品,对患病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时送往定点医院接受治疗。3.积极开展“夏季送清凉”和“冬季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在各福利彩票站点设置了44个临时避暑避寒场所为流浪乞讨救助对象提供了避暑场地和降温食品,累计发放食品、饮品数量136份,出动救助车辆26次,站外救助86人次,发放引导卡1万多张等。联合公安等单位及时救治并护送4名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安全回家。目前为止,共实施站内救助642人次,发放生活无着流浪乞讨救助金3.7万元。4.积极开展救助管理站“开放日”活动。开展了“6.19全国救助开放日”活动,及时给广大群众宣传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等法规政策,并广泛宣传“自愿、无偿、临时”的救助原则和工作定位,全方位展示了救助理念和政策要求提高救助政策公众知晓度。5.妥善安置长期滞留人员,大力开展救助寻亲服务行动。对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人员,及时利用“头条寻人”、寻亲热线、报请公安机关采集DNA、进行人脸识别等手段开展寻亲服务。联系辖区派出所为2名长期滞留人员专程上门办理户籍,长期滞站人员和落户已完成“清零”行动。6.完善定点医院救助管理。将子长市妇幼保健院确定为定点合作医院,对街面巡查发现的有病流浪乞讨人员及时送往定点医院积极治疗,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救护工作。7.将救助管理工作纳入综治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及时开展了“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救助行动”,坚持做好站内工作人员管理、巡查和值班记录站内站外救助记录、及时将受助人员录入数据库,全面完成上级交办任务。8.强化宣传,做好了救助管理舆论引导工作。充分发挥媒体正面导向作用,在子长市融媒体、延安新闻网和陕西民政等平台适时宣传了救助管理亮点工作,让群众了解党和国家对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关心和关爱,通过与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互动沟通,引导新闻媒体和公众客观理性认救助管理工作。二、取得的社会成效或效益:让流浪乞讨人员及时享受救助,使他们吃、住、行有保障,安全返回到家,长期滞留完成清零,使我市的市容市貌得到整洁。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工作人员和救助“物防、安防、技防”物资短缺,救助管理基础薄弱。我单位领导积极向上级部门领导反映,解决工作人员紧缺及其物资短缺等问题。四、下一步工作计划:调配工作人员,按要求实施24小时在岗工作和户外救助巡查制度,采购相关政策要求工作所需物资,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杜绝存在风险隐患,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持续开展好“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提升救助管理服务能力建设。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科学的发展观,勇于探索,积极创新,与时俱进,全面提高救助工作水平,使救助管理站的各项工作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