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富平县> 富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富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30 09:40
单位名称 富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农业技术、器械、新肥料、新农药示范和推广。
住所 富平县杜村东街2号
法定代表人 田家强
开办资金 33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富平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77.97万元 617.46万元
网上名称 富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登记管理机关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全年登记事项未发生变化.全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县农技中心,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强化工作措施,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了2021年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项目实施成效显著2021年以小麦条锈病、草地贪夜蛾为主的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项目总投入资金130万元,实施区域涉及全县16个镇(办)。一是提高了植保工作的社会认知度。针对小麦条锈病对全县16个镇办召开小麦条锈病防控现场会;二是提高了农民对小麦病虫防治的积极性。通过广泛宣传,全力动员,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真正形成了联防联治和群防群治的局面,扩大防治面积,全县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覆盖率达到应防面积的90%以上。三是防效成果显著。项目区虫害防效达95%以上,小麦条锈病防效达90%以上,其它病虫防效达96%以上。优质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进展顺利。依托项目,分别在流曲、齐村、刘集等7个镇办的23个家庭农场建立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示范区8500亩,建立粮食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区4万亩。示范区小麦平均亩产516.9公斤,较常规大田亩增产45.6公斤,玉米平均亩产651.2公斤,较非项目区亩增产25.5公斤,为我县粮食提质增效打下基础。三、全面完成2020年度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按照《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健全县域耕地质量监测网,在张桥、美原、齐村等镇建立10个点位,扎实开展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积极开展耕地质量评估工作,科学划分采样单元,规范实施,共采集分析土样120个。在齐村镇、流曲镇、宫里镇、到贤镇、东华街道办等县域小麦玉米主产区种植模式上,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片,实施面积0.5万亩,每镇(街道办)实施1000亩,主推生物菌剂改土技术,综合应用秸秆还田、深松耕、小麦宽幅沟播、配方施肥等技术。通过项目的实施,示范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率达到100%,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5%以上,农用化肥用量减少1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覆盖技术覆盖率95%以上,农用化肥用量实现负增长,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充分利用田间调查和取土化验数据,更新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四、全面完成富平县2021年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省控点采样任务。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部署,加强耕地土壤环境监测,提升耕地土壤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和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按照《陕西省2021年耕地土壤环境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农技中心高度重视,积极筹备,组织技术人员于5月份开始对对我县6个省控采样点位进行认真核实;6月初在点位核实的基础上,按照规范完成现场采样、样品制备及移交样品工作。五、稳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项目建设工作。按照省、市《关于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编写《富平县农业农村信息标准化服务站建设的实施方案》,通过镇村推荐,中心考察,选择在我县有建站基础的村建设益农信息社标准站9个,农技中心益农信息社中心站一个。六、积极开展疫情监控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为了阻截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与蔓延,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按照“一堵二控三测”的防控策略,先后完成了苹果蠹蛾、菜豆象等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普查工作。在全面普查面积20万亩次、普查作物10余种,填写疫情普查表200余份,全面掌握了我县农作物有害生物种类及发生危害情况。在全面普查、重点调查的基础上,及时开展了以苹果蠹蛾为重点的疫情防控防控工作。共设置监苹果蠹蛾系统监测点36个,固定专人定期调查,杜绝疫情的传入蔓延。七、完成试验示范工作。一是结合我县沼肥利用实际情况,选择60亩樱桃树作为试验示范对象,开展沼肥在樱桃越冬期、萌芽期、膨大期追施不同比例的沼肥试验,二是分别在留古、淡村园区设置番茄、甜瓜新品种对比试验5个、基质栽培、不同施肥设备水肥一体化、宽垄栽培、补光灯对比、不同肥料试验各一个,三是在流曲综合示范园实施小麦试验示范14个,玉米试验示范5个。其中小麦吨半田试验经省市专家实产验收,单产764.46公斤,创陕西省小面积高产纪录。四是建立玉米肥料利用率缓控释肥试验等3个,有机肥替代化肥果园种植面积100亩,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30亩。八、稳步推进2021年乡村振兴产业技术培训。按照农业农村局文件精神,中心各包联人员与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村两委会负责人衔接,合理确定培训内容,同时建立技术微信指导群,方便农户线上咨询。九、重视信息上报,提高科技传导能力。1、农情信息完成了农业“三情”(苗情、虫情、墒情等)调查80余次,印发资料5000余份;2完成了省农技总站粮油作物小麦苗情调查及田间管理意见、夏秋粮形势分析及技术指导意见;3是完成蔬菜预警监测系统信息蛾上报。4全年累计在《渭南农技信息网》、《干柿业,发羊财》等网站发布农业宣传信息80余条,农业科普技术信息16条,视频制作30余条,在县电视台《新闻》及《乡村季风》栏目做农技推广专题节目15期。5结合农事季节,积极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培训、现场培训、印发资料、小视频宣传等)的技术培训,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十、聚力做好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根据需要及时邀请柿子、花椒、奶山羊等种植、养殖专家针对贫困户和部分群众进行产业技术培训,共培训6次,500人次,发放技术材料15000余份。二是根据时间节点进行小麦春季化学除草,化除面积104亩,投入资金5200元;“一喷三防”实施面积3600亩。三是配合五里墩村驻村做好减灾减损、抢收抢种工作,参与排涝、玉米抢收等工作,宣传引导群众掌握冬小麦晚种晚播技术。十一、党建工作有序开展。一是通过组织学习党史、专题党课、领学培训等形式,激发学习热情。二是党组织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积极组织开展“三会一课”、专题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和党员评议大会,夯实支部堡垒。三是精心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开展党史故事诵读、身边的“初心故事”、党员“政治生日”等形式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四是组织开展“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主题活动。存在的问题:2021年我们虽然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人员少,使项工作开展质量低;二是宣传力度不够,许多工作仍停留在面上,布置完了事,督促检查、技术指导不到位;三是干部职工专业知识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基础设施、技术手段滞后,不符合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2022年工作计划2022年我们将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借机发力,乘势而上,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深入开展好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服务工作,以项目带动为抓手,全面开展和实施各项工作。一是继续抓紧、抓好常规性、基础性、业务性工作,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开展好相关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二是完成综合试验示范田的品种对比、药剂试验、病虫试验等工作。三是做好苹果蠹蛾监测防控及果蔬病虫监测预警及信息传递工作。四是做好小麦条锈病、茎基腐、草地贪夜蛾、玉米粘虫等重大病虫防治,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五是继续实施三沼综合利用,把沼气使用安全做为常态。六、继续实施优质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小麦茬工作任务。七是做好设施蔬菜绿色栽培技术推广,依托新型服务主体做好实验示范,带动种植户试用绿色防控新技术。八是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九是夯实支部建设,组织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统一活动日”等工作。十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完成乡村振兴相关工作。十一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工会活动,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十二、完成上级单位安排的其它工作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2021年度无奖惩情况2、2021年度没有涉及诉讼事项3、2021年度无投诉事项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