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滨区> 宝鸡市渭滨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宝鸡市渭滨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30 09:05
单位名称 宝鸡市渭滨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辖区就业管理、公益性就业服务、失业保险工作。承担城乡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管理,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的实施落实,就业失业登记和社会化管理,就业援助、职业介绍和指导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劳动保障事物代理和档案托管,失业保险经办,创业培训服务和小额担保贷款等多项业务职能。
住所 宝鸡市清姜路28号
法定代表人 李荣忠
开办资金 22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渭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55.91万元 253.92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渭滨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1年7月30日,单位法定代表人由吕渊变更为李荣忠。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1年,我单位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任务:1、统筹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现突破。一是依托互联网+,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做好城乡返乡人员转移就业工作。全年举办线上“稳岗留工”、“春风行动”网络专项招聘会2次,举办“宝鸡市第六届创业博览会暨2021年重点群体就业专场招聘会”、“稳就业、促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进乡村”等专项招聘洽谈会6次,提供就业岗位15000余个,完成就业创业政策宣传6次,受益群众上万人。二是全年贷款回收率100%,及时化解贷款风险,确保创业担保贷款基金安全运行。多年来,创贷工作是全市创贷还款唯一没有逾期的县区,受到省创贷管理部门的充分肯定。2、工伤失业保险参保扩面稳步提升。将扩大工伤失业保险覆盖面、拓展基金征收渠道、增强基金支撑能力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全年支付失业金233人次207.18万元,医疗补助金29.74万元,生育补助金3人1.45万元,取暖补贴7.94万元,农民工一次性生活补助133人79.88万元,失业补助金1463人次749.35万元,临时生活补助50人次5.04万元;累计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9万人,占年任务3.3万人的118.18%,审核扣减不合规待遇20.5万元,排查梳理僵尸企业287户。3、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不断拓展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功能,形成了集用工求职登记、信息发布、职业介绍、档案托管、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窗口。全年完成托管档案2708份,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733本,办理到龄退休65人,申报办理特殊工种到龄退休29人,窗口接待就业失业登记政策咨询2万余人。4、就业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基础工作不断夯实。坚决贯彻落实中省市区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就业扶贫在全区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完成全区3158户10772人建档立卡脱贫户就业创业信息摸底核实,完成《渭滨区脱贫劳动力就业脱贫台账》、陕西省脱贫人口就业台账系统、陕西省就业扶贫信息系统等信息比对、数据录入,建档立卡脱贫户中有劳动力的2602户全部实现每户至少1人稳定就业,多次接受省市区检查评估验收。5、劳动保障协管员管理工作不断加强。作为人社工作的有力补充力量,我们在全市十二县区中率先实现了对110名劳动保障协理员的直接管理。3月份,组织所有劳动保障协理员参加全区基层人社工作人员业务知识培训会。4月份,根据市人社局及省市有关精神,严格按照招录程序,新招录劳动保障协理员18名,5月12日签订了劳动合同并上岗。不断加强协管员合同签订、出勤考核、工资发放、社保缴费、权益维护等基础管理方面,不断夯实基础管理,统筹管理,优化队伍,确保劳动保障协理员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6、人社服务效能全面提升。一是结合“人社快办”,坚持改作风、转方式,优化提升服务质量。倡导“便捷、即时、精准、高效”的一站式服务理念,整合资源和工作力量,建成综合办公服务大厅,实现就业创业“一厅式”办公服务,采取网上问策、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办理、预约服务、定期回顾回访等措施,实现了“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为有就业需求人员、失业、工伤等群体和有招聘需求的各类用人单位提供专业化、便捷式、多元化的就业创业服务。二是对2020年审核通过的2073人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1186.03万元打通直接支付渠道,直接拨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卡,全部实现高效发放,在全市开创了通过社保卡发放社会保险补贴资金的新模式,发放成功率100%。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城镇登记失业率3.90%,低于4.00%的年度控制目标。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8万人,完成年度计划2.90万人的113.10%。疫情期间,点对点输送赴江苏省如皋市务工的农村劳动力23人。完成创业担保贷款共计39笔7537万元,完成年任务7400万元的102%,其中申报小微企业贷款贴息27笔7396万元,个贷放款12笔141万元,直接扶持创业86人,带动就业585人。完成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38个班1793人,企业职工培训21个班1255人,组织开展SYB(创业)培训班280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及自主创业人员培训1520人,完成年任务1100人的138.18%。全年共拨付技能提升专账资金869.58万元。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543个,安置全区建档立卡脱贫劳动力241人,拨付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284.09万元。认定就业困难人员1102人,申报和审核2020年度社保补贴2073人,发放补贴资金1186.03万元。为610名建档立卡脱贫劳动力和疫情期间省内外务工人员发放转移就业交通补贴21.33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2861人,完成指标任务103.91%,失业保险基金征缴860.31万元,审核发放失业待遇1080.58万元。工伤保险基金征缴1079万元,核定支付工伤待遇739.5万元。全年拨付协理员工资584.88万元,各类社保222.98万元。《宝鸡市渭滨区职业技能培训——“四创联动”打好“组合拳”》《“五个强化”稳岗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等2项工作经验成果先后在国家、省、市等各级媒体发表,中心被宝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宝鸡市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奖励记功集体”,接受社会各界群众赠送锦旗5面,各项民生事业健康发展,服务群众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是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二是业务工作信息化建设薄弱,业务学习交流少,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强全体干部职工对党和国家各类相关政策和各类业务类政策制度的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进一步做好传帮带,全力吸纳年轻力量,不断优化单位人员结构,增强干事创业的活力。四、2022年工作计划1、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在主管局的助力下,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强作风,聚合力,最大限度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健康稳步发展。2、业务工作再求突破继续推进各项就业民生工程任务完成。有序开展职业介绍、企业招聘、就业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基础性工作,创新思路,多措并举,狠抓落实,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3、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大力提升服务质量。建立“互联网+就业”网上办理信息平台,实现“5G+人社服务”落地生根,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4、加强各类基金管理严格执行落实各类基金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夯实工作责任制,确保基金管理无缝隙、无死角、无漏洞,确保各类基金正常运转。5、大力推进人社快办继续开展人社快办行动,并开展业务大讲堂活动,大力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和办事效率。总之,在2022年的工作中,我们要扬长避短,奋勇争先,为全区人社工作再创佳绩,为渭滨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宝鸡市人社局授予“宝鸡市事业单位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无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