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宝鸡市渭滨区电化教育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普及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推广提高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学校电教工作管理、信息技术教育软硬件管理、教师培训、组织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活动。 | |
住所 | 宝鸡市渭滨区姜水路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康宝敏 | |
开办资金 | 20.3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宝鸡市渭滨区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72万元 | 17.1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宝鸡市渭滨区电化教育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渭滨区电教中心在区教体局的坚强领导下,聚焦“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两个最佳”工作目标和区委、区政府“夺争树”和精彩计划及“三争三比”要求,以教育信息化为重点,推进教育新型设施建设,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行动,深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探索破解教育改革发展中困扰教学、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以点带面,开展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工作认真落实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工作的通知》精神,以交流学习、学校申报、自查整改、择优推荐的方式在全区开展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活动。先后三批次组织中小学领导和管理骨干参加了中国智能教育大会、陕西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创建专项培训等活动。(二)建章立制,推动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行动按照宝鸡市教育局《宝鸡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要求,确定工作思路,成立了渭滨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领导组和专家指导组,聘请了由省市信息化专家及骨干教师组织的22人测评专家团队,拟定工作方案,制定考核制度。试点校宝桥小学53名教师整体通过能力点考核,试点项目实施过程中培训线上线下有效结合、对接教科研活动等都是非常好的做法。3月13-14日举办了全区提升工程2.0骨干教师培训会,全区300余人参加培训。10月15日第一批推进校也分步推进,全区19所近1800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工作已全面展开。11月25日召开全区提升工程中期工作交流会,全区第一批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校的19位校长交流了推进工作经验。在前期开展线上学习、研讨、校本交流的基础上,组织省市级专家团队对各校推荐的优秀作品100余件进行评审,选出16名教师的32个优秀微能力点作品在全区推广交流学习。(三)帮扶结对,推动教育扶智工作稳步前进按上级安排,我区共有4所结对帮扶学校,区电教中心多次到结对学校调研,推动教育扶智工作稳步前进。组织帮扶学校依托“名师+”“名教研员+”等结对教学互相帮扶,引领项目深入开展,共有20名骨干教师进行了示范课展示及期末复习示范课。上传优秀教学设计、专题微课、优质课件200余件,多件作品在“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得到推广应用。组织双方结对学校申报陕西省基础教育创新型资源建设课题2个,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区电教中心被宝鸡市教育局推荐参加“陕西教育扶智平台”推广应用先进集体评选。(四)加强培训,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2021年3月13至14日,举办渭滨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骨干教师培训,培训活动采取“2+1”模式,即2天理论学习与1次上机实践操作。“理论+实践考核”合格者统一颁发培训证书。最终,全区完成制作优质课例140余节,学校教师的多媒体应用水平大幅提升。该培训模式在陈仓、岐山、眉县等地得到了推广实施。(五)以赛促用,教师各类信息化大赛获奖丰硕“2021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中,全区共21件作品在全国获奖,占全省获奖总数的六分之一,其中创新课例2节,典型课例5节,研讨课例14节。组织教师参加“第二十五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征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课件89件、微课142件、融合应用教学案例26件,作品数量多,评审推荐优秀作品参加上级比赛。在“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中,我区共60余名教师制作了精品课例参加遴选活动,4件作品被省市推荐参加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六)以赛促学,学生信息类考试、比赛成绩优异在2021年八年级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中,召开培训会、工作安排会,组织模拟考试,考前设备巡检,全区参加人数3565人,合格率99.13%,优秀率93.75%,合格率和优格率全市双第一。在全国中小学生第十九届电脑制作活动中,征集数字创作类作品198件,省级获奖46件,市级获奖62件,区级获奖132件。(宝鸡市其他县区在省级获奖总和为48件)在2021年宝鸡市“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和陕西省中小学微电影创作展映活动中,征集中小学生影评2000余篇,微视频50余件,评审推荐优秀作品参加省市级比赛(评选活动正在进行中)。(七)课题引领,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在陕西省基础教育“十四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第四届(2021-2022年)陕西省基础教育创新型资源建设课题、宝鸡市基础教育“十四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中,学校课题组研讨申报,区上审查推荐,上级管理部门审定后,宝电子校的专项课题《基于“教育扶智平台”的“研训一体”教师培训研究》等14个省市级课题被正式立项,现已全部开题并进行研究活动。(八)设备巡检,抓好学校电教工作常规管理信息技术硬件环境的建设是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基础,每学期深入学校进行设备和电教工作常规巡检。全年进校调研指导200余校次,电教设备巡查24校次,核查、报废全区各校电子白板、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共134件。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强化应用,融合发展“互联网+”时代,我们必将面临一场教育变革,信息技术深深影响和促进着教学改革,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优化学校管理与服务。(二)广泛调研,创新发展推进渭滨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活动,开展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工作,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建设智慧宝鸡作贡献。(三)教育扶智,均衡发展积极发挥教育信息化优势,促进教育扶贫工作。利用陕西省扶智平台开展“均衡发展”帮扶活动,通过助力城乡教育联盟,迅速缩小薄弱学校获取优质教育信息的能力。(四)网络安全,稳定发展网络安全是信息时代的基础工作,学校是对师生开展网络教育的主阵地,本年度共计开展“第八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和“个人信息保护主题宣传活动”等四次网络安全相关活动。由于工作要求精细、措施到位,到目前为止,全区各中小学网络运行安全平稳。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部分专用设备更新提升率还不够高。智慧校园建设、信息化2.0的工作还得继续强力推进。2、改进措施:强化设备管理机制,合理更新,提升设备应用效率。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认识,确保中小学教师能力提升工程2.0,工程,按要求完成全区能力整体提升的目标任务。四、2022年工作计划(一)优化设备管理机制,提高设备应用效率。根据我区目前经济实力现状,加强学校硬件更新换代工作的指导,确保全区信息技术装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证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网络教室等专业实验室等终端设备正常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同时继续探索渭滨特色智慧校园创建活动,抓出典型,形成样板,推进渭滨特色智慧校园区域建设。(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完成能力提升工程。按照省市相关要求,推进第二批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校工作,打造“过得硬、靠得住、推得动”的区、校二级管理和培训支持服务队伍,形成“专家引领、团队合作、资源共享、平台支撑”的信息化教学应用支持服务体系。发挥区级指导、培训、审核骨干体系工作团队优势,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力争全面完成能力提升2.0工程。积极实践推动创新,网络安全持续加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等上级文件精神,积极推动“三个课堂”应用,面向2035的未来教育,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探索信息化背景下育人方式和教研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在网络安全机制建设、责任落实、宣传教育、自查整改等方面常抓不懈,确保网络安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