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城固县> 城固县社会保险业务经办中心

城固县社会保险业务经办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28 18:44
单位名称 城固县社会保险业务经办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经办我县社会保险筹集、管理、发放等业务工作。
住所 城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大厦五楼
法定代表人 代会平
开办资金 5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城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41万元 19.5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没有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群众政策知晓度和参保率。充分利用县政府门户网站、医保经办QQ群、“城固医疗保障局”微信公众号、短信等媒介和“12333”全民参保日,发放宣传折页以及在定点医药机构张贴海报等的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推送医保各项政策。利用城乡居民医保集中缴费期,群众关注度高,宣传效果好的有利时机,在县政府门口及政务中心门口以及县城内人员密集场所举行了多场医保政策集中宣传,重点对医保缴费、待遇享受、异地就医、医保电子凭证等群众关注的热点进行面对面、点对点宣传,取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今年以来,共群发短信20万条、利用各种媒介推送医保政策宣传信息10余次,营造出全社会关于医保的良好氛围。2.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增强失能特殊人员福祉。加大长护险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参保群众知晓度和认可度。按照《汉中市长期护理保险实施细则》和相关配套办法,认真做好定点服务机构准入、失能人员评估鉴定、日常经办管理等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制度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和群众反馈的意见,确保各项待遇落地落实。在县政务大厅设置了长期护理保险经办服务窗口,受理申报认定业务,今年以来,我县共有398家参保单位申报参加长期护理保险,核定3家养老护理机构为长护险定点机构,共受理申请84人,上门评估63人,认定重度失能57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3.优化异地就医备案,方便群众直接结算。采用多种方式宣传异地就医相关政策,为方便群众办理,推出多种方式简化异地就医备案办事流程,通过微信小程序、拨打异地就医备案专线以及患者本人或家属持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复印件)医保窗口填写“异地就医备案表”均可实现全国定点异地就医医疗结构的直接结算,为群众选择医疗资源提供了方便。截至9月底,城乡居民医保异地就医备案1907余人次,基金支付共计1694.47万元;职工医保异地就医备案445人次,基金支付共计842.18万元。我县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各项费用按照市级统筹、统一支付的安排,已全额支付到位。4.持续加强医保基金监管,从源头防范和化解风险。一是围绕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可能发生风险的重要环节,进行研判分析,查找岗位风险点,结合查摆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建立工作职责互斥明细,制定了问题排查整改清单,明确各岗位各险种业务操作权限,细化审核把关环节,确保各项业务经办体现互相制约、相互监督、授权管理的原则,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做到靠政策管理、靠制度规范,确保社保基金安全完整。二是加强稽核工作力度,做到“三个不放松”,即不放松新参保单位的稽核,按照稽核流程,重点核查参保资料的真实性和合规性;不放松实地稽核,强化对参保单位财务数据与参保人数、缴费基数等的关联性;不放松督导落实,经稽核需要整改的单位,跟踪其整改落实情况,今年以来,共实地稽核29家参保单位。三是按期开展好内控稽核,对单位内部财务运行情况、银行往来账目、各项财务报表和执行经办程序等进行全面复核审查,确保基金安全完整。四是进一步强化支付稽核。重点强化三个环节,看签字盖章是否完善、政策执行是否到位、申报数据是否准确,今年以来,在支付稽核中发现各类问题20余次,涉及金额3万余元,均能及时反馈,立即督导纠正,有效地确保基金的安全性。5.加强两定机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一是通过持续开展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专项行动,在各定点医药机构醒目位置张贴打击欺诈骗保海报,向群众发放宣传单等方式,较好地促进了各医疗医药机构和群众对医保基金安全的重视,有效营造了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在医保报销核算业务中,将报销审核与“四合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重点查处“降低入院标准、检查费超总费用35%、虚记治疗费用”等突出问题,严把医保报销审核关,提高病历审核比例,严格按照《服务协议》管理规定对违规情况进行处罚。今年以来在对职工医保报销资料审核中扣减违规费用19.49万余元,城乡居民医保报销审核扣减违规费用87.5万元。三是抓好专项治理,配合县医保局先后开展了挂床住院、打击欺诈骗保分解住院、定点医疗机构专项治理回头看、“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假血透”等全覆盖检查。为了切实解决挂床住院顽疾,明确要求定点医疗机构每天下午5点前报送当天住院收治患者人数和基本情况,不定期开展夜间突击检查12次,查处6家医疗机构挂床住院28例,均按规定进行了严厉处罚。6.以医疗保障系统行风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经办服务水平。按照县医保局关于《2021年度医疗保障系统行风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对照国家医保局《医疗保障经办大厅设置与服务规范(试行)》《陕西省医疗保障窗口服务规范(试行)》《汉中市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试行))》,对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务服务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形成城固县医疗保障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明确办理层级,进一步优化规范医疗服务流程,对所有政务服务事项逐项编制办事指南,明确设定依据、受理条件、办事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向社会公开。一是减少证明材料和手续。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认真开展“减证便民”工作,对办理各项保险服务事项所需的证明材料和手续进行全面清理,全面推行三个“不得要求提交”和两个“凡是”,从源头上彻底清除了无谓证明。二是推进医保政务服务创新。积极开展“互联网+医保”,推进医疗保障服务事项“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为群众提供快捷高效、方便实用的医疗保障公共服务。全面落实异地就医“三个一批”要求,积极拓宽异地就医备案渠道。目前,已实现现场、网上、电话、微信等多渠道异地就医备案。三是全面落实医保系统“好差评”制度。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率,将工作人员“好差评”结果纳入年度个人绩效考核,激励窗口单位和服务人员不断自我改进和完善,从而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今年以来,共办理医保信息查询3300余人次,异地就医登记备案1319余人次,门诊慢性病申报1050人,医保关系转移920余人,医保个人账户退款236人,参保人员信息维护21461人次,日常接待群众(含电话)13351人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较好的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群众对社会保险政策知晓度进一步提高,单位和职工参保意识进一步增强,参保率稳步提高,扩面和基金征缴工作成效显著,有力地保障了全县参保群众住院报销、门诊刷卡、医疗救助等待遇。截至2021年底,我县城镇职工医保累计参25884人,生育参保16742人,新增参保扩面222人;长期护理保险累计参保23272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累计参保453262人。征收城镇职工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16653.5万元;征收长期护理保险基金232.72万元。支付城镇职工医保基金6553.46万元,支付城乡居民医保基金28365.17万元,支付医疗救助资金27397人次2051.81万元,支付离休干部医疗费用23人次54.5万元。同时,通过持续高压态势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和两定机构履约检查以及突击检查等方式,极大地减少了医保基金“跑冒滴漏”现象发生,起到了震慑作用,有效遏制欺诈骗保行为,进而达到堵漏洞、强监管、重惩处、严震慑的目的,营造了良好的就医购药环境,完善了医疗保障治理体系,实现源头防范,保障了医保基金安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职工医保基金支付压力大,统筹基金账户抗风险能力弱。二是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监管力量仍需进一步加强。三是医保征缴数据不能实时共享。2、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医保政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医保外部环境,提高单位和个人参加医疗保险的积极性,同时开展好征缴稽核,确保单位参保人数、缴费基数与工资放发数据一致,做到应参尽参,应缴尽缴。二是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继续做好两定机构的日常监管工作,确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三是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协作,确保能及时掌握参保缴费的相关数据。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强政策宣传,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医保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参与率与知晓率。优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做好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应用。改进“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持续深化行风建设,推进“放管服”改革,用好“好差评”服务评价机制,提升医保经办和监管水平,为参保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医保服务,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健康红利。2、强化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将“严厉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强化医保基金监管,细化实施方案,突出重点,分类施策,逐一排查,实现对全县所有定点医药机构督查的全面覆盖,保持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3、提高医疗待遇保障水平。加强医药机构协议管理,完善协议内容,建立分类考核评价体系,贯彻好落实国家和省医保药品目录、耗材目录、价格目录等惠民政策,提升人民群众就医用药质量。严格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政策待遇,提升群众医保待遇获得感。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