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县农业农村局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2021年度单位业务开展情况1.加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堡垒作用。2021年,水产站党支部在农业农村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明责、践诺、结果”主题作风整训为契机,坚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渔业工作紧密结合,把主题作风整训与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为我站中心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2、切实搞好产业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培育渔业产业,促企业带动脱贫户增收。围绕以大宗淡水鱼养殖为主的塘库水产养殖,小龙虾、泥鳅、虹鳟、鲟鱼等为主的名优水产品养殖,稻(藕)田养鱼(小龙虾、螃蟹、泥鳅)综合种养和大鲵产业(大鲵养殖与人工养殖产品精深精工)等渔业四大产业,积极推进生产基地建设,产业做大做强。3、做好培训服务,奠定产业发展基础。及时向养殖单位(户)传达政府支持渔业产业发展政策,组织渔技人员进村到塘入库开展苗种投放、病害防治、养殖主推技术等服务指导,了解养殖单位(户)服务需求。全年组织渔技人员科技下乡140余次,发放池塘、稻田、大鲵养殖技术资料1700余份,先后在老庄镇、龙头镇、柳林镇、小河镇等地开展技术培训15次,培训人员300余人。4、积极与二里镇东河村对接协调。乡村振兴工作中,我站衔接的是二里镇东河村,自今年8月开始,我站派驻一名同志常驻该村,在东河村两委班子及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2021年我县市考指标渔业要求完成水产品产量9450吨, 今年以来,我站紧紧围绕市考工作要求,狠抓渔业各项工作不放松,实现养鱼面积1.62万亩,目前已完成了水产品产量,渔业产业已成为我县部分农民脱贫致富,增收的重要来源,我县一直以来被列为全市全省渔业重点县。1、加强渔业生产能力建设,促进产业快速发展。狠抓池塘标准化养殖设施改造,对基础设施老化、淤积严重的池塘,实施标准化改造,挖掘养殖潜力。抓水产良种基地建设,鼓励支持养殖户(单位)新建、改扩建标准化苗种培育基地,增强与我县渔业生产相配套的鲢、鳙、鲤、草、虹鳟、鲟鱼、大鲵等品种良种生产能力。目前有三家公司在做大鲵深加工产品,并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注重科技投入,强化服务能力的提高。加强水产技术推广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全年共安排业务人员20人次参加省市组织的技术培训3期;抓好鱼病防治工作,在县内渔业生产重点区域设置鱼病监测点5个;抓实养殖服务工作,做好养鱼科技宣传;强化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强对我县产地养殖水产品养殖生产过程监督检查及质量抽检,保障我县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3、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养殖,休闲渔业发展,促进产业增效,渔民增收。在保持大宗鱼类产量稳步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虹鳟、鲟鱼、甲鱼等名优新品种养殖;发展以养殖虹鳟、鲟鱼为主的冷流水养鱼6处,面积20余亩,塘库鱼—鳖混养面积300余亩。4、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大鲵养殖发展壮大。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的理念,贯彻执行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法规政策,引导大鲵养殖单位(户)合法经营,守法经营,积极开展多种方式人工驯养繁殖,实现大鲵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双赢。经初步统计,目前我县大鲵养殖规模已经达到500万尾。5、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增加渔业投入。对上报的2021年渔业项目做好了跟踪服务,截至目前创建省级水产品无公害养殖基地4个,省级良种场1个,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2个。6、切实履行市县农业农村局授权和委托的行政审批事项.2021年共办理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5份,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7份。7、结合“长江十年禁捕”和“保护秦岭野生动物”专项行动,依法治渔,加强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贯彻“长江流域十年禁捕”及“秦岭野生动物保护”有关精神;二是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宣传,全年共出动工作人员500余人次,出动车辆150余次,张贴宣传标语50幅,悬挂宣传条幅30份。8、抓管理,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按照上级渔业部门和县食安办的要求,在配合好农业部、省渔业局来我县开展产地水产品抽检的同时,全年进行产地水产品快速抽检100个样品,并全部合格。9、抓落实,确保渔业生产安全。组织工作人员每年定期深入塘库针对渔业养殖机动用船、用电及生产设备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巡查检查,排查安全隐患,落实汛期值班制度,做好渔业防汛工作应对措施。全年共检查渔业机动用船51艘,签订渔业养殖安全目标责任书51份。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产业化程度与生产技术水平不高。龙头企业规模不大,竞争力和带动辐射力不强,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数量少,实力不强,运作不够规范,影响力弱。2、渔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少,养殖设备配备标准不高,池塘淤积、老化严重,部分池塘几乎报废。四、改进措施1、加强水产技术推广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强化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强对我县产地养殖水产品养殖生产过程监督检查及质量抽检,保障我县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2、帮助养殖户做好养殖规划,提高开发质量,建成一批典型渔业示范户、示范点3、以河(湖)长制的落实为契机,切实落实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属地管护责任,发挥镇、村监管主体责任;做好《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做好2022年农业倍增工程目标的实施。2、开展技术培训和入户服务,提高养殖者技术水平与素质。3、抓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确保舌尖上的安全。4、狠抓各项安全措施落实,确保生产安全。5、进一步加大长江流域十年禁捕工作,加强渔政执法,保护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6、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渔业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