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宁强县胡家坝镇中心卫生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基本医疗和保健服务。业务范围:疾病诊治,院前急救,巡回医疗,康复护理;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业务培训与指导,卫生监督与管理。 | |
住所 | 宁强县胡家坝镇胡家坝街 | |
法定代表人 | 沈红玉 | |
开办资金 | 566.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宁强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91万元 | 79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宁强县胡家坝镇中心卫生院.公益 | 从业人数 3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1年度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规范管理促进各项工作开展2021年在上级的指导下继续实施医共体建设工作,执行“三重一大”报批制度。重要文件、会议精神及时传达并组织学习。加强党风、行风建设及科室建设,提高医护质量,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贯彻实施医共体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精神,进一步完善了绩效考核制度,严格执行“德、能、勤、绩”的考核标准,实行绩效工资与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及考核成绩挂钩,季度核算兑现奖惩,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各项工作开展顺利。为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按上级有关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药品“三统一”的有关规定,西药一律从定点配送企业采购,零利率销售,公示药品价格并广泛宣传。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提升了我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同时也赢得了广大老百姓的认可。2、强抓党风廉政、行风建设,提升优质服务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康至上”的服务方针,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和防腐倡廉工作力度。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党日主题+”等主题活动,继续学习《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医德医风行为准则》与《廉洁行医十不准》等。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切实解决医疗领域群众反映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同各项业务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学习,增强全体职工党风廉政意识,转变工作作风,着力解决医患关系,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树立医院良好形象。3、做实健康扶贫,助力乡村振兴依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求,我院积极安排部署,组织家庭签约医师服务团队,走村入户,对辖区建档立卡贫困户1807户4712人实施签约服务管理。其中患病784户1410人;2014年以来因病致贫0户;2014年以来大病共297人,救治情况死亡14人,治愈19人,长期康复治疗26人。目前在管282人,全部转慢病签约服务;慢病管理1123人,其中高血压651人,糖尿病107人,肺结核1人,严重精神障碍115人,其他慢病226人。对住院贫困户患者实行了一站式结算服务,及时落实了相关就医政策,使他们真正享受到健康扶贫带来的优惠和实惠。4、群防群控,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为全力科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上级有关部门防控文件要求,积极组织职工参加上级各类防控会议培训学习及加强我院职工,辖区村卫生室、诊所医务人员的防控业务知识培训。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思想防线。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及院感防控要求,加强人员防护,规范预检分诊流程,积极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前哨作用”。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5、抓好继续医学教育,重视人才梯队建设按照上级要求,全院在编在岗卫生技术人员全部参与华医网及汉中市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加强对临床、医技人员的业务学习,同时利用例会的时间组织相关科室人员进行学习。借助总院下派的医护人员任主讲的方式进行科室带教教学学习。选派医技科室人员外出学习,培养临床骨干医护人员,鼓励职工积极考取资格证书,现我院临床医护人员初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2人,确保了临床一线科室人员全部持证上岗。2021年以来,总院下派带教医护人员2人,我院外派学习2人。6、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我院面临公共卫生基础薄弱、地域条件差、村医老龄化、工作积极性不高、均等化服务项目整体进展较缓慢局面,认真分析原因,寻求对策,明确了卫生院功能定位,以搞好公共卫生为突破口,将公共卫生工作放在首位,在经费上优先考虑,积极改善医院办公条件,增添了服务设施。认真贯彻落实《宁强县202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强内部管理,严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健全组织机构,分工明确。认真组织开展院内及村医业务培训,公共卫生服务下乡上门活动。预拨付2021年公共卫生经费120万余元,及时考核兑付了2021年全年村医公共卫生经费48万余元,兑付比例达到40%。充分调动村医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举全院之力服务公共卫生的良好局面,保质保量的完成了2021年各项公共卫生工作任务。7、开展孕前优生服务,促进人口健康持续发展2021实行孕产妇管理119人。0-6岁儿童管理609人,其中高危儿童59人。组织新婚夫妇到县计生站进行孕前检查104对。两癌筛查245人。8、中医科室建设发挥医疗诊疗效益在大力发挥中医诊疗适宜技术和治疗多样化下,一年里投入使用了多种治疗手段及煎药服务,尤其是在颈腰椎等疾病中采用中医针灸理疗治疗,大大缓解了患者慢性疼痛病带来的痛苦,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起到了康复作用,深受广大患者好评。九、创建优质服务基层行,努力改善就医环境2021年在卫健局和总院的支持和帮助下,借助创建优质服务基层行项目,积极争取资金,新规划布局改建和翻修住院部病区。彻底整治医院环境卫生大清洁,进一步巩固健康医院示范建设和厕所革命建设成果。大大改善了就医环境和职工的生活环境,提高医院整体院容院貌和服务质量。10、加强村卫生室管理,实现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我镇辖区17个村卫生室,对村卫生室的管理做到了分管院长责任制,切实强化了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管理。以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为契机,积极开展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合理配置,优化整合现有卫生资源,强化我镇村卫生室监督、指导,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预防保健等需求,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一是重点督促落实公共卫生服务各项工作;二是加强了村医的业务培训,利用村医例会时间积极组织对村医进行医疗操作、行为规范、疫情防控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三是对村卫生室各项目资料规范管理培训,目前村医业务水平、服务能力、资料完善均有明显进步;四是加强了药品“三统一”的监管,落实药品零差率销售,确保了患者的利益。五是加强了季度及不定时实地对村卫生室的各项工作督导检查,并要求限期整改。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坚持政治思想领先,强化内部管理,做到管理制度化、工作程序化、操作规范化、质量标准化要求。积极落实住院病人先看病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依托优质服务基层行、健康医院示范建设等活动,大力改善就医环境,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提升诊疗服务水平,优化服务流程,极大的获得了患者和社会的信任。2021全年收住院658人;门诊诊疗3万余人次;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服务2515人次;健康扶贫签约管理贫困户1807户4712人;疫情防控重点人员健康检测2396余人次;全年实施双向转诊诊疗服务75余人次;全镇慢病管理1123人;开展优生优育孕前检查104对夫妇、开展两癌筛查245人次、孕产妇管理119人、儿童管理609人;2021年全院总收入:200万余元。其中住院收入84.9万余元、门诊收入115.9万余元。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公共卫生工作的氛围还不浓。健康意识及大卫生理念还不强。卫生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还不够,广大群众卫生主体意识不强,缺乏自我健康的理念和基本卫生保健知识,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仍需改变。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还不够强。1、医院基础建设有待加强,部分医疗设备陈旧,业务用房紧张,职工住宿及生活用房紧张。2、医疗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欠相适应。人员缺乏,部分科室仍然靠兼职完成相应工作,高职称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了医院的后续发展。3、医疗质量仍需提高,医疗秩序有待规范。服务意识不强,医疗技术亟待提高。4、我镇地处边远山区,人口分散,外出务工人员多,流动频繁,公共卫生管理难度大,部分村医年龄偏大,电脑操作不熟,医疗技术水平偏低,至外流患者人数众多,不能满足老百姓的就医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四、今后工作打算一、强化管理,加强党风、行风建设及科室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医护质量。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做好做实签约医师团队服务工作,落实好扶贫政策。三、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四、进一步提高卫生院、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1、加强医疗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分步实施“走出去”培训,“请进来”指导的人才培养机制。抓好全院职工及村医业务学习、自学、“三基”培训相结合,合理配置人才等。2、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质量,杜绝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3、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抓好医德医风教育,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和职业自律意识。4、加强合疗、医保、扶贫政策的宣传培训,严格依照相关政策实施日常报销工作,立争使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五、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能力,确保公共卫生项目有序开展,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