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城固县董家营镇金星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城固县董家营镇金星村 | |
法定代表人 | 徐峨君 | |
开办资金 | 69.7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城固县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6.17万元 | 87.1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我校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我校在2021年度内,依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条例实施细则》规定,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积极规范开展业务活动。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抓安全管理,营造发展环境。学校安全工作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学校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每周召开专题安全会议,分析研判学校安全风险,做到未雨绸缪。实行一岗双责,夯实安全目标责任,除常规的学校安全责任公示、家校安全责任外,针对教育教学方面我们还签订了《教师教学安全目标责任书》、《学生安全管理与常规要求》、《大课间活动安全值班表》、《营养餐及阳光体育值班表》,全面加强了教师教育教学安全责任管理。在学生安全管理方面,我们每周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每月安全主题演练,摸排特异体质学生,签订《特异体质学生管理责任书》、在特殊节假日放假前发放《告家长一封信》,对学生做到了无缝隙全覆盖教育管理。多年来,我校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为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抓德育教育,把好方向之舵。学校依托德育处,通过主题班队会、办主题板报、利用电子显示屏、班级QQ群、微信群、家长委员会群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卫生方面的常规性教育。修订班级考核实施方案,建立检查评比管理制度。坚持每月更换黑板报进行评比,每月检查班务日志。从细微处入手,抓好行为养成教育,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知道爱国、爱党、爱家乡、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爱亲人。认真加强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在学习、宣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的基础上,学校制定了《班级文明公约》、《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倡议书》、《小学生文明礼仪儿歌》、《升国旗礼仪》,号召全体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自觉养成良好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学校注重女生的思想教育,每学期给全校女生开展“女生健康知识”“女生安全知识”等专题讲座,针对性强,效果明显。3、抓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学校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利用暑期集中学习、学校工作例会、重大节日庆祝、重要假日风险防控等时段,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明确教师岗位职责,珍惜教师荣誉、立足本职岗位依法执教,签订教师师德师风目标责任书,确保我校教师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汉中市中小学教师十不准》要求去做,严于律己、身正为范。良好师德是一名优秀教师的品质保障,而能力提升则是做好工作的立身之本。学校高度关注教师的个人业务能力的提升,学校多次组织多名教师参加省、市、县级“阳光师训”、“教育技能培训”“名师之路”“国培计划”等培训学习。教师杨欣烨在全镇赛教中荣获“教学能手”称号;学校每年举行两次中青年教师赛教活动,加强教学研讨,促进共同进步,着力打造高效课堂,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同时,在老中青教师中开展传帮带、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对于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学校安排优秀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辅导帮助,使这些教师快速成为学校业务骨干。4、抓教学管理,夯实岗位职责。一是开足开齐课程课时。严格执行课改规定的课时计划,不随意挤占课时。二是学校认真落实减负工作。立足学生学情实际,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抓好提优,补中,补差工作。措施得当,效果明显。三是教导处严格落实《双常规管理细则》。周前备课,每周一例会检查备课,坚持每月一次,每学期四次教师备课,教师作业批改大检查。对批改与布置作业方面要求具有科学性,典型性,针对性。布置的作业要有利于学生知识巩固和智力的发展。针对备课,作业批改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限期整改。由主管教学副校长、教研组长牵头,将全体教师分成三个小组不定课、不定时施行“推门听课”,抽查授课教师是否有备而来、课堂教学是否精心准备、教学效果能否达标。在听课后及时组织评课、小组集中反馈,对各个环节评价做到实事求是,在反馈时既表扬做得好的具体环节、又提出需要改进的意见,使各学科教师对自己实现高效课堂还应怎么做做到心中有数,在听、评、反馈中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通过这一做法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知识掌握情况,也检查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准备及知识传授的情况,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学习,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5、抓“二课”活动,提升内涵发展。我校非常注重学生课外活动。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教研组和少先队组织的作用,从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入手,利用“清明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元旦节”等重大节日,举行经典诵读、故事演讲和文艺表演、广播操、拔河、乒乓球比赛、春季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依托学校校园艺术节和校园科技节活动,孩子们通过歌舞、绘画、书法、讲故事、电子琴演奏,科技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展示各自的才艺。除了在各科教学及学校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外,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从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入手,充分展示各自的才艺才能,既活跃了校园气氛,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也使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果初见成效。6、抓教研教改,提升业务能力。学校坚持送出去与请进来并重,强化教师业务培训,我校教师抓住学习机会积极参与。教师们通过听课、讲课、评课,讨论交流,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教育教学,拓宽了校本研修内容。学校选派教师参加各级网络培训。外出学习教师返校后及时开展了校内二次培训,向全体教师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7、立足学校实际,全力做好延时服务。开学初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后延时领导小组,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和全体教师会议,向老师们传达上级关于延时服务的精神及各种要求,号召全体教师认清形势,积极参与,服从安排。接着,根据课后延时和“双减”要求,以及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实施方案和管理制度,其中包括《金星小学课后延时工作实施方案》、《金星小学作业管理实施办法》、《金星小学作业公示制度》,针对我校教师特点,科学而合理制定了《金星小学延时辅导课程表》、《金星小学课后延时教师配课表》、为了督导和提升课后延时服务质量,制定了《课后延时服务考勤表》和《延时辅导带班领导值班表》,由校委会成员轮流对下午的延时服务进行督查和考勤。一学期下来,在各项方案、制度的保障下,工作中虽然存在着不足,但也进行的有条不紊。8、抓人文关怀,创造乐教环境。学校充分发挥工会作用,在教师或家属生病、生日进行慰问,从物质上、心理上予以关心、理解和支持。在不同场合大力宣传我校优秀教师,使教师们享有职业荣誉感。尽量减少教师从事与教学无关的超负荷工作量,精简优化各类检查评比达标活动,让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为教师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积极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教师活动,如教师节、国庆节、组织教师开展诗朗诵、才艺展示等活动,在元旦节开展趣味运动会,这些活动增强了教师之间的情感凝聚力,提升了教师职业荣誉感、幸福感。我校全体教师在学生较多、师资力量紧张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着积极昂扬的工作干劲,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良好成绩。9、抓后勤保障,服务中心工作。学校多次专门召开保安、炊勤人员会议,加强了校园安全隐患的排查,做好应急演习,建设安全、文明、卫生的校园。校园做到干净、整洁、地面不见垃圾、无卫生死角,卫生间基本做到干净无异味。10、抓校务公开,实现阳光透明学校坚持学校事务公开透明。继续推行了校务会议制度,重大事情党支部、行政会议决策制度与教代会制度,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政策如评优树模、职级晋升、重大财务支出等做好宣传,张榜公布,让老师知晓。实行校务公开、财务公开,落实科学、民主管理,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健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1、严格招生制度,确保了辖区适龄儿童100%就近入学。2、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不歧视,不排挤,减轻了家长的负担。3、严格教育教学管理,狠抓落实,不断提高办学的质量4、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积极改善办学条件。5、疫情防控工作,措施有力,确保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6、营养餐工作做到了干净卫生,质量高,受到了学生及家长们的一直好评。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个别班级、个别教师的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学学校的办学条件欠缺较多2、改进的措施: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和学习,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全面提高教学成绩。进一步与上级沟通交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多对我校进行投资,补齐我校办学的短板。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是继续狠抓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业务能力。2、是抓好部分班级、教师的教学业务指导,提升班级教学质量。3、是强化制度管理,提升执行力。4、是进一步积极争取各方力量,改善办学条件。5、是全力冲刺完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迎验工作,确保顺利通过。6、是总结经验,借鉴他校经验,提升课后延时服务质量,打造特色亮点。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时不我待,要清醒认识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困局,要以万分的精力和精神努力工作,真正把办人民满意教育落到实处,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也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