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城固县> 城固县畜牧兽医工作站

城固县畜牧兽医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2-05-27 16:40
单位名称 城固县畜牧兽医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防治畜禽疾病,促进畜牧业发展。畜禽疾病医治;畜禽疾病预防;畜禽疫情测报。
住所 城固县文化路
法定代表人 李红伟
开办资金 292.5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城固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9.51万元 192.5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县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站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事业单位核准登记业务范围,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动物防疫工作1.做好了动物强制免疫工作。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强免病种为重点,兼顾猪瘟和鸡新城疫、狂犬病等重大疫病,抓好全县动物免疫工作。2.积极开展免疫指导服务。对镇村防疫员进行了防疫规范化操作培训。按照“三项机制”做好疫苗贮备保管,疫苗运输、贮藏全程冷链运行。指导养殖场户开展程序化免疫。3.加强动物防疫督导。加强畜禽标识监管,对各镇(办)畜禽标识进行清理、收缴,严防畜禽标识出现在贩运人等非防疫人员手中。4、加强动物防疫保障服务。为所有防疫人员配备了水鞋、消毒液、酒精等防控物资。要求镇(办)为防疫员免费注射了人用狂犬疫苗,并为其购买了意外工伤保险,解决了防疫员的后顾之忧,提高了工作积极性。(二)动物疫情监测防控工作1、抓好县级兽医实验室建设。向市县两级争取项目资金125万元,完成了对兽医实验室的升级改造,建成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得到大幅提升,配套建成了兽医实验室污水处理系统,大大提升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与汉中市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理站签订了协议,确保实验室废弃物得到科学、合理处置。2.切实抓好非洲猪瘟和H7N9防控。继续做好疫情排查,配合局,协同卫生、市场监管、城管等部门加强对餐饮企业及餐厨垃圾流通监管,杜绝餐厨垃圾喂猪。加强非洲猪瘟日报告制度,全年共完成非洲猪瘟日排查监测12693场点2186431头次生猪(其中养殖场11974场点2128784头次;屠宰场719场点57647头次);排查肉制品5063141㎏。做好了防控物资储备,共采购防护设施、消毒液、扑杀器械等200余件套。3.及时开展疫情处置。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城固县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要求,按照“早、快、严、小”原则,果断处置疫情8起。4.扎实开展牛羊布病净化工作。按照市县统一安排部署,继续抓好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净化工作,全年共采集并检测牛羊血样3000多头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5.积极开展“流调”,抓好疫情监测预警。高质量完成了国家测报网要求的12次118种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重点调查口蹄疫、猪瘟、新城疫、禽流感、蓝耳病等15种动物疫病。开展了以牛海绵状脑病、羊痒病、小反刍兽疫等外来动物疫病为主的监测调查12次。认真开展了9种重大动物疫病的实验室血清学采样检测工作。全年完成省市监督采送样1575份,所送血样均符合省市要求。按标准完成了国家测报网下达的工作任务。切实抓好非洲猪瘟监测日报工作。(三)动物检疫监督工作1.狠抓动物检疫工作。组织召开全县生猪及牛羊运输车辆备案培训、官方兽医培训,提高了检疫人员素质夯实了牲畜贩运人员主体责任。对全县26个检疫报检点调整官方兽医检疫证明出证权限,提高了检疫工作质量。规范产地检疫程序,严格执行检疫申报制度。认真做好屠宰检疫,严把生猪入场关、宰前检疫关、屠宰流程同步检疫关、宰后出场关、不合格产品无害化处理关。全年完成产地检疫53.6245万头只,其中生猪6.9555万头,牛0.1334万头,禽42.0653万只,兔4.47万只;屠宰检疫生猪9.9524万头。2.强化养殖场户监管。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印制1000份新版《动物防疫法》发放给养殖场户、屠宰企业、饲料兽药经营户、贩运人员以及官方兽医等;对官方兽医、规模养殖场负责人进行新版《动物防疫法》培训。给养殖场还印发了《告兽药经营户、养殖场(户)、乡村兽医禁购、禁销、禁用兽药清单》、《非洲猪瘟防控十不得》、《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导手册》等宣传资料。落实风险分级、量化监管机制。对全县11个A级养殖场、19个B级养殖场、260个C级养殖场进行了量化考核、分级监管。严格审查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受理8个新建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申办。对已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养殖场严格落实年审制度。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严格按照条件和程序进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申报。加强养殖环节瘦肉精抽检。3.强化活畜跨省调运监管。严格落实了中省市跨省调运活畜规定,对种猪调运进行评估,严把调运的种猪安全;对跨省调运的仔猪、活禽、羊、饲养用途的牛等动物严格查验相关实验室检测报告等。对跨省调入的饲养用途的动物,严格落实了落地检疫和隔离观察制度。4.加强兽药饲料及诊疗场所监管。结合春秋农资打假、兽药领域重点任务专项整治、非洲猪瘟假疫苗专项整治、兽用生物制品专项检查等对全县兽药经营户、饲料经销户、饲料公司、乡村兽医进行多次执法大检查。开展动物诊疗场所专项整治。对全县54个乡村兽医进行法规培训和动物诊疗技能培训,网上备案,上传备案信息,签发乡村兽医备案表。对全县宠物美容店进行了检查,对动物诊所要求申办了《动物诊疗许可证》并加强其监督管理。强力推进动物防疫信息化管理。结合动物卫生监督百日行动,组织专业人员多次到全县各镇办现场培训指导防疫人员及养殖场户动物防疫信息化操作、注册备案及防疫信息的上传。(四)定点屠宰监管工作。1.加强法律法规培训,落实各方工作责任。先后组织召开了“2021年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会议”、“定点屠宰企业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推进会议”、“牛羊屠宰法律法规培训会议”,学习贯彻新颁布的《动物防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与会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2.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场监管。对我县5个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非洲猪瘟防控、安全生产等检查指导工作22轮次;分别开展非洲猪瘟检测、瘦肉精检测、检疫检验、无害化处理、大清洗大消毒专项整治1次,对查出的问题实行通报、挂号、整改、销号制度;完成屠宰环节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抽检72份,非洲猪瘟病毒检测抽检160份;近年来,始终坚持督促指导屠宰企业升级改造,企业的规范化水平稳步提高,目标直指标准化屠宰场。3.规范牛羊屠宰行为。对全县6家牛羊屠宰点(户)实行登记备案、检疫申报、凭证屠宰、凭证销售管理制度,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不断完善牛羊肉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环境安全保障机制。4.深入排查违法屠宰线索。面向社会大力宣传生猪屠宰法律法规的同时,深入重点区域排查私屠乱宰违法线索,及时制压苗头性问题,坚决防止违法现象反弹。全年未发生畜产品源头质量安全事故。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中高级人员每人包抓一个贫困村,为贫困村提供产业技术指导,开展咨询服务,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建立科技特派制度,成立9人畜牧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定期开展科技服务,送技术到村到户。建立养殖微信工作群,将省市各项政策、技术培训直播等各类信息转发推送给各养殖场户。联合其他部门开展科技入户、培训宣传,全年开展培训40场次,培训2500人次,发放资料3000份。指导养殖场户做好复养增产工作。认真做好中小规模养殖场户有序恢复生产,确保市场供应.大力宣传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督促指导养殖场进行圈舍洗消及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升级改造,开展标准化养殖。积极与市畜牧中心实验室沟通,为生物安全防护条件较好且有意愿复养的养殖场免费开展非洲猪瘟环境检测,确保复养安全有序开展。利用网络平台,邀请市县专家组织开展养殖场户复产增养技术培训。做好畜牧生产统计工作。指导备案注册的生猪养殖场,做好“掌上牧云”生猪生产月报工作,组织企业参加国家总站组织的生猪统计监测网络培训,进一步提升数据质量。开展恢复生猪生产月调度工作,全面掌握全县生猪复产增养和新建养殖场情况。做好全县中蜂养殖情况调查,及时汇总上报相关报表资料。做好养蜂证办理工作。三、存在问题我县是畜牧业大县,畜禽存栏量大、调运频繁,监管量大面宽,加之周边省市非洲猪瘟疫情频发,县域内春季动物防疫口蹄疫免疫抗体较低,导致重大动物疫情防控难度大,疫情风险大。四、改进措施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督促指导镇办畜牧兽医人员开展工作。通过采取有力措施,克难攻坚,奋力推动2022年全县畜牧产业再创新辉煌。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狠抓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按照防控部署,加强产地检疫、生猪定点屠宰场监管、养殖场排查等工作,落实各项具体防控措施,确保疫情不发生、不扩散、不传播。2.狠抓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抓好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强免病种的免疫指导工作,切实提早抓好犬只免疫工作,确保免疫密度及免疫抗体达标。3.抓好畜禽养殖污染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导,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及培训告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监督畜禽养殖场建好粪污处理设施,做到循环发展,资源化利用。4.狠抓畜牧产业发展。认真按照“保发展、保供给、保安全”总要求,以“稳定生猪,扩充家禽、增量牛羊,特色做优,品牌做强,产业做大”为主线,切实抓好生猪、肉牛、家禽为主的畜牧业发展,打造畜牧业强县。5.继续抓好科技创新,积极示范推广畜禽新品种、新技术,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6.以开展部省市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创建为抓手,狠抓标准化、规范化,提高科学养殖水平,打造畜牧业新亮点。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