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洋县> 洋县教师进修学校

洋县教师进修学校

发布时间: 2022-05-27 16:10
单位名称 洋县教师进修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在职教师提供培训服务。学科学历教育专业培训、继续教育。
住所 洋县文明东路与东环二路十字
法定代表人 翟伯静
开办资金 2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洋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57万元 16.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次:3月22日办理法定代表人、住址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由原王元新变更为翟伯静、住址由原陕西省洋县红岩路79号变更为洋县文明东路与东环二路十字。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精心组织,确保全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及学时认定及时准确。按上级有关文件规定,我校负责全县教育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认真组织全县2961名老教师与554名新入职教师专业课培训报名,选定不同的课程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师在网上学习。2.多方沟通,国培、省培项目顺利开展。全年顺利组织2021年省级骨干教师、校园长高级研修、中小学党组织书记研修培训、农村骨干教师分类、分层培训、高中教务主任研修等共110人次,按时发放2021年国培省培市培项目通知书,确保培训计划顺利进行。3.严格要求,扎实开展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为了尽快让新教师融入教育事业,熟悉教育教学要求,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技能,迅速成长为合格的教师,遴选县级名师骨干及校内老师设置了师德师风规范、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法规、现代教育技术及应用、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示范课、观摩课等课程,于10月16--18日在城南学校对全县新入职的136名教师进行了培训及测试,引导他们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变,使之适应教育教学环境,熟悉教师常规工作,增强工作信心。4.突出重点,开展新任校园长岗位培训。立足于中小学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新任校园长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2021年3月组织全县近90名新任校园长进行了岗位培训,提升了新任学校管理队伍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为扎实推进《洋县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5、提升素能,开展班主任“四段式”培训。立足于提高班主任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遴选120名中青年班主任采用“集中培训、全程侵入、研磨交流和返岗实践”四段式培训,组织全县1153名班主任开展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和《中小学生惩戒规则》集中培训和测试。进一步提高了班主任履职能力,打造了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班主任队伍,经考核产生优秀学员25人、14名组织管理优秀个人、4名优秀培训专家、24名优秀指导教师。  6.搭建平台,抓好新入职教师培养考核。配合教体局印发《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新入职教师培养培训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着眼于提升新入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为新入职三年的563名教师搭建网络平台;全年深入8所学校通过调研听课方式了解新入职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及专业需求;2021年6月,分四组深入34所学校,采取查、听、看、评、测等方式,对2018年新入职的208名教师专业成长和核心素能提升进行考核,进一步落实学习管理,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通报表彰20名考核优秀教师。7、强化管理,开展新入职教师教学视导。为更好了解新教师教学现状,强化新教师教学常规入门管理,促进新教师早日成才,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021年12月6日-14日,抽调15位教师分五组通过随堂听课、查阅资料、评议反馈的方式,对全县新入职的136名新入职教师的课堂教学、研修成长情况行了检查,形成评价材料,并从职业道德、能力素养方面对所有教师进行了提醒谈话。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1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及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以实施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继续教育工作为首要任务,认真履行培训、管理、服务和指导教师专业发展职责,圆满完成了各项培训及教育教学业务。全年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多层次培训,共计培训5004人次,为不断提升我县全体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技能,构建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对青年教师素能提高工作思考不足。工作中过多地受到经费、硬件等影响,培训的模式局限性强,对新时期提升全县教师核心素养的方法上思考不够,创新精神还需加强。2、改进措施加强调研,集思广益,思考、探索、创新培训模式,进一步提升全县教师核心素养。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2年我校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持续不断开展作风教育及党史学习教育,坚持教师为本,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扫需施训,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内容,以提高老师的整体素质和适应课程改革能力水平为重点,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并有现代教育教学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一是开展“明师工程”抓新入职教师培训,引导新教师早日成为“明白之师、明辨之师、明日之师”;二是健全班主任培训机制,打造“合格--优秀--卓越”的班主任梯次成长模式;三是健全培训机制,构建县级机构、学校、学科及相关部门的联动模式,打造“从上往下,从下往上”的双向培训机制,为建设教育强县提供强有力的师资培训支持。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