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新城区> 西安市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西安市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发布时间: 2022-05-27 15:54
单位名称 西安市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小学、幼儿园教师及教育行政干部提供培训服务。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行政干部、中学教师培训;中小学教研、电化教育。
住所 西安市新城区西一路同德巷10号
法定代表人 王倩
开办资金 2064.5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新城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50.27万元 1849.4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规定申请年度报告,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西安市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积极开展活动。现将主要业务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培训工作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大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综合能力。2021年以来,共计组织省、市、区级各类教师培训3935人次,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师培训的内容和模式,不断优化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①3-9月份组织新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和名师展示活动、微型课展示活动、暑期大练兵大培训大提升启动集中培训等活动。②3月31日至9月30日,组织近三年全区新入职教师开展了12次通识集中培训。③5月6日—13日,分别组织小学、中学、幼儿园三个学段的近三年新入职教师开展了微型课技能展示培训研讨会。④5月26日,组织西安市新城区(小学)“名师+”研修共同体成果展示与经验分享会暨新城区小学新入职教师第九次集中培训会。⑤组织省市级各项培训。在完成区级各类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完成新城区70名教师参加2020年度陕西省高中教师新课程教学实践创新自主选学远程培训(2020年12月-2021年3月);组织72名小学各学科教师参加2020年西安市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远程培训(1.18-2月);组织开展2021年西安市初中毕业班教师中考备考(全区九年级各学科教师和八年级地理、生物学科教师)449名培训教师信息填报工作,并组织教师开展网络中考研讨学习;陆续完成陕西省高中集中脱产研修项目20余项通知工作。⑥加强紧缺薄弱学科培训和指导。2021年3月组织了新城区2021年中小学音乐教研组长工作会议及教材辅导培训;组织全区小学音乐教师即兴伴奏培训;举办新城区2021年第六届“新城新韵”小学音乐学科教育教学论坛活动,反响良好。2.教研工作积极开拓教研课改新路子,牢固树立基于新城、服务新城的教育教研思想,教材辅导,聚焦新城好课堂教学问题;包校教研注重常规管理指导;教学研讨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高效课堂展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①教材辅导扎实细致。上半年教材培训从3月15日开始持续到3月29日结束,涉及语文(200人次)、数学(130人次)、英语(100人次)、美术(55人次)、音乐(50人次)等多个学科。②包校教研、教育集团活动不断深化。教研员每周下校听课2至3次,均完成了包校教研任务。下校调研参加学校活动300余次,参加学校评优活动80余次。③集体下校落到实处。各部门教研员组成团队,集体下校,走进课堂,观察课堂,诊断课堂,实效点评,着力打造“新城好课堂”。2021年9月开学以来,为落实“双减”政策,中教部各学科教研员深入多所中学,进行调研活动,给老师们指出了“双减”政策下课堂教学的新要求。④中、高考辅导务实高效。2021年上半年,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九个学科组织了中考研讨及培训活动。各科教研员参加了西安市教育局举办的“2021年高中毕业班教师高考备考专项培训”和“2021年初中毕业班教师中考备考专项培训”线上活动。⑤学前教育工作有计划的开展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学前教育教研员共下园听课教研31次,教研服务幼儿园共14所。通过开展多种形式教研活动,关注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组织新城区第七届幼儿园教师技能大赛。全区70个幼儿园100多名教师参加培训,52位选手参与大赛。3.课题管理工作针对国家级、省级、市级以及区级规划课题,进行跟踪指导。申报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小课题180个,思政专项课题15个。下发2019年市级小课题结题证书。4.教育信息化稳步推进①2021年10月14日开展全区中小学教师编程培训活动。②完成陕西省教师培训管理系统教师基础信息导入工作。③撰写新城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实施方案,并对新城区2.0项目进校阶段性工作总结。④指导新城区学校创建市级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6所、创客实践基地示范学校10所、智慧校园4所。评估新城区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⑤新城区第二十一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共收到数字创作类作品74件,程序设计项目作品23件,创客项目9支参赛队,机器人项目12支参赛队,人工智能项7支参赛队。⑥组织新城区教师参加第六届全市微课大赛项目,共向市上推荐优秀单节微课100节,数字故事2节,系列微课2节。⑦新城区教育信息化大赛工作。共收到作品113节。推荐32节作品参加片区评审,推荐14节作品参加市级评审。5.语言文字工作有序开展4月召开全区中小学(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大会。筹备并组织了2021年新城区首届中华经典诵写讲诗词大会。共有来自全区的中小学(幼儿园)65支代表队182人参加比赛。6月组织区级选手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首届诗词大会,分别获得团体二等奖,团体三等奖、优秀组织单位奖等优秀成绩,新城区教育局获优秀组织奖。6.其它工作①.初、高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2021年上半年,完成新城区初中、高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的组织与实施工作。②.质量提升精准施策(1)各学科召开了教研组长会议,讨论了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2)组织全区初三教师综合素质考试,各学科教研员参与了试题的命制、阅卷指导和试卷分析,同时举行了“如何进行试卷讲评”培训活动。(3)组织全区九年级学生“语数英理化政史”七学科质量检测。(4)承担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进行全区统一测试的数学、语文、英语学科命题、阅卷组织指导、成绩汇总、卷面分析工作。7.特色亮点工作(1)举办2021年暑期大培训启动会暨“上好思政课,讲好党史故事”微型课展示活动(2)圆满举办第六届新城区“新城新韵”课程教学论坛活动。(3)组织新城区“西安市幼小衔接科学保教提升年”活动。(4)组织西安市“聚焦领域核心价值助力名校+内涵发展”第五期学前教育教研活动。(5)组织西安市新城区首届中小学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活动。(6)强化思政课一体化建设①.成立新城区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发展中心。②.举办西安市新城区思政课大练兵活动,共选出12人参加市级比赛。③.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新城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强化使命担当立德铸魂育人”征文活动,遴选出33篇优秀文稿编辑出册。(7)聚焦新高考,研读新教材,为新高考助力。2021年10月,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和部分高中学校负责人,前往江苏省南通市、泰州市进行为期一周的沉浸式学习,全面学习高考改革先行区的先进经验。11月8日,新城区教育局在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召开高考综合改革专题研讨会,听取赴江苏南通考察学习新高考改革的汇报,借鉴所考察学校高考改革的成功经验,为各个学校制订专项方案,做好充分准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加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数据运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市教育的统一指挥下,2021年11月组织新城区13所义务段中小学,86个考场,共计2401名学生参加义务教育质量检测,考试组织工作顺利完成。新城进校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业务培训和研训指导方面积极探索,形成各方重视、通力协作、稳步推进及结果应用的良性互动,为我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质量提升,服务教育科学决策,引导社会形成正确的教育观起到重要作用。新城进校与陕西省董啸“名师+”、西安市江胜“名师+”、新城区王爱维“名师+”、韩树团“名师+”联合举办了高中化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数学学科举行了高中数学同课异构活动。音乐学科参与后宰门小学教育集团音乐学科同课异构研讨课赛教活动。参与教师广泛,活动效果显著。制订并完善了《2021年新城区中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达标建设实施方案》,为后期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达标验收做好准备。西安市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召开全体中教部教研员线上研讨会,对新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剖析,形成各个学科指导性意见。截止目前,已经有8个学科教研员,向全区高中学校推送出“新高考视角下,新教材研读专题”分析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教研品质的提升还不够快。2.教科研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3.薄弱学校调研指导工作还有待加强。四、改进措施1.。围绕关键领域与核心环节,拓宽研究的广度,增加研究的深度,才能发挥优质课程资源的示范引领作用;每位教职工都应该不断加强思想政治、专业理论、先进经验、新技能等方面的学习。2.加强“学”与“教”的关键问题研究,基于真实问题,基于客观事实和可靠的数据,科学地进行教学分析并指导,才能推动教学提质增效。3.教研活动要让更多的教师和学校受益,要把先进的、前沿的教育理念带给全区更多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才能为进一步提高我区教育教学质量助力。五、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围绕新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这一中心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政策,(二)统筹资源、研训一体,提升我区级学科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三)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推动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动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