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延安市志愿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管理工作。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新洲小镇市政府综合办公楼9楼B911 | |
法定代表人 | 黑春虎 | |
开办资金 | 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延安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万元 | 23.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在市委文明办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城乡一体全域化建设。13个县(市、区)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实践办,建成实践所108个、实践站1366个、实践基地66个,形成“市县乡村纵向到底、党政团民横向到边”工作格局。(二)编制手册标准化指导。在全国率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研究制定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要求操作手册》,对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行“一统、一建、一服务、一防止”标准化建设。(三)研发平台精细化管理。研发“一库、一大屏、三中心、四系统”的“1134”志愿服务综合管理数字化平台,对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实现了智能化、动态化、精细化、实时化的“四化”管理。(四)深度融合多样化拓展。1.分类指导推进市域各县区进行试点。提出“北学志丹、东学延川、南学黄龙、城区学宝塔”示范引领的工作格局,涌现出“文明大篷车”“红色夜评会”“圣地文明小课堂”“金苹果志愿服务队”等接地气、受欢迎的文明实践项目。其中“文明大篷车”入选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编辑出版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优秀案例》《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方法100例》。2.创新“新时代新民歌”和文艺宣讲师志愿服务模式。与中央音乐学院建立长期深度合作联盟,成立央音文明实践延安中心,志丹基地、宝塔基地,央音派出优秀青年教师和全市近5000名文艺宣讲志愿者一道巡回基层,编创演出“新时代·新民歌”17首,举办传唱、竞赛等活动9700多场次,参与群众34万多人次,延河公园和景区景点循环定时播放。设计制作发放集“简谱+五线谱+U盘”为一体的“新时代·新民歌”口袋书5万份,组建志丹县民乐团,培训文艺宣讲人才2.3万多人,开展“永远跟党走”音乐党课“六进”活动1840次。新民歌《壮美延安》入选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指导,新华网等主办的“百年征程·时代华章”群众喜欢的歌曲,位列全国第五名。3.参与重大活动保障。以乡风文明大赛助推乡村振兴,以治理民间信仰场所推进移风易俗,以理论武装村两委班子和后进支部助力基层党建,借助文明实践四级组织网络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助力全国“十四运”、省三届全民运动会、市第七届运动会,参与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工作。发放《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延安实践案例选编》2.2万本、《习语金句》口袋书10万本,精选赛事服务志愿者635名、城市志愿服务站志愿者1840人,招募动员社会志愿者1.5万余名,市直部门志愿者9741名积极开展运动会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车让人·人守规”文明交通实践年度考核全省地级市第一。4.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发出H5“同建科学抗疫新模式共筑文明健康新风尚”倡议书,引导市民科学文明抗疫,组织引导全市3594个志愿服务队和志愿服务组织,16.46万名志愿者参与政策宣传、咽拭子采集、秩序维护、消毒消杀等抗疫志愿服务。5.纵深推进两个中心深度融合。在“我是延安APP”客户端设置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版块栏目,联合开展“美育云端课堂”“党史网上讲述”等传播活动,长期推送新民歌和音乐党课。利用“我是延安APP”1098万用户、日使用活跃用户15万人的力量,为传播新思想插上“信息飞跃”的翅膀。6.着力厚植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组建宣传、文化、体育、科技等20支市直部门专业志愿服务队、11支群团志愿服务队、10支社团志愿队,招募志愿者3599人、党员干部3.96万人,累计开展活动1565场次。建立市级联席会议制度,召开会议18次,协调解决任务分配、人员组织、经费保障等问题23项。连续29年累计培养“小小讲解员”4.7万名,分批次轮训1200余名县级干部、3794名书记、5311名党建专职干部、1310名志愿者、652名“五老”为红色宣讲师,长期深入旧址现场宣讲红色故事。开通杨家岭、宝塔山、西北局旧址等7处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网上4D游览,让延安的红色资源腾飞在网络空间。(五)制定办法常态化督查。根据《全域创建常态化督查考核办法》,实行“月度小结、季度联席、绩效奖励、责任追究”工作机制,与意识形态、目标责任考核、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道德典型选树等挂钩,占全市目标责任考核2分。(六)奖优罚劣制度化推进。市委文明委每年表彰命名一批成效显著的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宣讲师。对拖沓推诿、工作不力、效能低下的中心全市通报、限期整改。目前,全市评选表彰优秀所站17个,优秀志愿者96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51个。安塞区雷霆应急救援大队入选中宣部评选的学雷锋志愿服务“4个100”项目的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宝塔区宝塔消防救援站被推荐为第七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10名个人和集体获得省级2021年度陕西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最美(佳)”荣誉称号。2021年3月,中央文明办召开拓展文明实践座谈会,市委文明办、志丹县委宣传部、志丹县双河镇麻子沟村党支部应邀参会并作了发言。2021年12月,在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现场会上,市委文明办作了经验交流发言。二、存在问题(一)实践项目运行和日常工作经费来源问题。部分县区财政困难,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的各项费用靠“欠账运行”。缺少专项资金。(二)社会基础服务与新思想传播关系问题。基层出现社会基本民生保障和行业部门正常业务开展都想依靠文明实践解决的现象,“文明实践是个筐,什么工作都往里装”,而社会特殊群体和个人需要解决深度思想问题落入“空档”。削弱了文明实践宣传科学理论、核心价值的根本任务,急需对此重新定位。(三)城市化市场化背景下流动人口文明实践参与问题。随着农村的社会结构和人口构成的深刻变化,新的人群聚集点不断出现,城市居民频繁流动成为常态,空壳村,新市民,城镇居民全覆盖问题,流动群体、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思想问题,群众思想健康指数核实与提升问题,政法兜底保障与服刑人员回归社会教育问题都是亟需面对和破解的课题,需要在资源信息共享、集中联动、区块组合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三、整改措施(一)建立专门机构网络和专职干部体系专业化组织实施。把文明实践作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主责主业,纳入市县各级目标责任考核和政绩考核,建立健全文明实践的专职协调组织机构网络,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夯实组织和干部队伍保障。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平台等服务网络,合理有效地调配优质资源向基层和需要的地方倾斜,着力解决基层力量薄弱和区域进展不平衡的问题。建立基本工作制度和明确的考核细则,确保各级党政组织通力合作,把文明实践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二)保障资金纳入乡村振兴城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统筹安排。需要将文明实践的基本项目纳入市县重大战略部署和重点项目盘子,同时部署、一体实施、同步考核。文明实践的志愿者保险、干部和志愿者培训费用纳入省市级财政预算,日常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三)建立持续的基层干部和志愿者骨干培训上岗制度确保质量。要将上岗培训作为从事文明实践的准入制度长期坚持实施,达到熟悉文明实践基本工作程序和规则,懂得做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斗争技巧,掌握科学理论、核心价值观、党的政策理论基本要点。分层级、分阶段对文明实践专职干部和志愿者进行培训,市上培训业务骨干和普通干部,县区部门负责培训志愿服务团队和志愿者,以持续提高干部队伍和志愿者团队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确保文明实践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