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城固县> 城固县地质环境监测站

城固县地质环境监测站

发布时间: 2022-05-27 15:21
单位名称 城固县地质环境监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实施地质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防治;承担突发性地质灾害的调查;监督、监测地下水、地热水、矿泉水资源。
住所 城固县西环二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 代长银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城固县国土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67万元 11.5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落实工作制度,夯实防治责任。一是年初代县政府制定印发了《城固县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指导镇办编制《方案》14个,签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54份,发放张贴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567份,防灾工作明白卡110份,落实隐患点监测人106人、监测责任人54人。二是严格落实领导24小时随班在岗、值班人员双人在岗制度,及时将雨汛情和工作要求传达到各隐患点监测人员及受威胁群众,确保信息上传下达及时准确。同时,采取局值班室不定期电话抽查和局领导夜间现场检查抽查的方式督促各基层所和群测群防人员坚守岗位,对发现的问题立即要求整改,坚决杜绝缺岗、空岗、断岗现象发生,保证值班值守责任到位;三是按照市上“把防汛责任夯实在一线,领导干部要下沉到基层,确保不出问题”工作要求,实行局领导包片、镇领导包点,镇村干部和基层所所员包户到人的工作责任机制,做到责任夯实不缺一户,不漏一人。四是更新完善县、镇、村三级地灾防治责任体系,今年县镇村相继进行了换届,为了保证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不留空档,及时更新各级责任人、分管领导、群测群防工作人员信息,进行业务培训,特别是对全县隐患点监测人进行甄别、筛选,对责任心不强、开展监测工作不认真和年龄偏大的监测人予以更换,并及时更新完善群测群防人员信息管理数据库。通过这些制度、措施、责任的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落实全覆盖、无死角。(二)经费保障充分、物资配备到位。一是严格按照标准落实全县110处隐患点监测经费,共发放监测经费8.88万元,下拨宣传培训演练经费6万元,为全县106名监测人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2.13万元。二是依托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购置了手持gps、对讲机、测距仪、雨具等19种地质灾害应急物资,在汛前分别发放给各镇办、基层所、地灾隐患点。三是对11个隐患点进行群测群防维护升级,给隐患点更新了警示牌、配发了简易监测设备和预警工具。这些防治经费的发放和应急物资的使用,满足了地质灾害防治日常工作需要,提高了监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了物资资金保障作用。(三)强力推进地灾防治综合体系建设,稳步提升地灾防治工作能力。对标中省市综合防治体系建设要求,强力推进综防体系建设任务落实:一是调查评价方面,完成了全县地质灾害隐患专项排查,重点对全县在册隐患点、各移民搬迁点、各镇办近年上报的地质灾害灾险情隐患点和卫星遥感解析疑似隐患点共387个点进行了排查,最终确定在册隐患点110个,全部落实了监测预警责任;实施城固县小河镇城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工作,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野外调查作业。二是监测预警方面,完成了全县110个在册隐患点的群测群防系统维护升级;实施了4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专群结合监测预警项目建设,5月份全部联网运行,目前,所有设备运行正常,我局按照预警信息开展现场调查和处置120余次,初步建立了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体系、形成了地质灾害“技防+人防”的监测预警新格局。三是加快项目“双清零”方面,根据省市双清零工作要求,我局根据各治理项目工程特点,将施工任务细化到每一天,采取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方式倒逼工期。施工期间严格执行日汇报、周检查,月见效的督察督导办法推进项目实施,截止10月底,已完成2018、2019年度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全部任务,2020年度和2021年度大部分建设任务。四是资金拨付方面,根据项目进度,现已拨付2018/2019年度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资金1700余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00%拨付到位。2020/2021年度资金已拨付803.7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70%拨付到位。通过地质灾害综防体系建设项目的实施,全县地质灾害防治能力迈上了新台阶,有力的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强化“三查”力度,坚守“零死亡”底线。一是按照地质灾害“零死亡”底线和“防范在先”工作原则,我局多次下发紧急通知,在历次降雨来临期间组织开展地质灾害“三查”工作,并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抽查,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指出,及时督促整改。二是按照“四边三撤”工作要求,降雨期间对所有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群众和在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人员全部撤离,对排查巡查发现的疑似地灾隐患点、各类风险点受威胁群众和人员做到应撤尽撤。三是共计对全县110处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省市下达的12处地质灾害风险区、9处在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县域所有矿山企业及镇办摸排上报的所有出现灾险情的隐患区域进行了地毯式排查巡查。全年累计开展雨前排查336次、雨中巡查263次、雨后核查150次,累计协助镇办撤离受威胁群众1098户2605人次。四是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立即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的紧急通知》(汉办函〔2021〕105号)文件精神,从全局抽调17名骨干力量进驻各镇办指导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工作,10月7日开始,组建6个由局领导带队,地勘专家、局里业务骨干组成的排查组到全县各镇办逐镇、逐村、逐点开展排查,用脚步去丈量每一个隐患点。对排查中发现严重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70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纳入隐患排查台账,以城自然资函[2021]595号《关于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情况反馈的函》,将隐患排查情况及应急处置建议反馈给各镇办,督促镇办落实地质灾害监测防治责任和措施,同时筛选28处危险性大、稳定性差的隐患点建立拟申报工程治理项目台账。排查期间督促镇村落实防治措施140余条,下发《提醒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函》2份;对排查出的原公镇大洞口滑坡等17个危险性大,稳定性差、威胁人数多的隐患点进行勘察设计,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7个;五是充分发挥平战结合技术支撑单位专业优势,为全县地灾防治、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指导,全年共计会同地勘部门开展应急调查11次,编制应急调查报告9个,应急排险方案5个。排查巡查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有力的坚守住了“零死亡”底线。(五)加强地灾气象预警、高效指导科学应对一是针对今年汛期降雨持续时间长,频次高、强度大的特点,我局多次召开紧急工作部署会,夯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要求各基层所和隐患点群测群防人员站在讲政治、顾全局的高度,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和厌战情绪,既要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要做好自身安全防范工作。二是与县气象局联动,截至目前共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33期,科学高效指导各镇(办)有针对性开展防治工作。三是根据10月上中旬持续降雨气象预警情况,我局在节前及时召开国庆期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题安排部署会,全面安排落实国庆及汛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将地质灾害值班时间延长至11月15日,并且在正常的地质灾害值班之外,制定了《国庆节期间地质灾害应急值班表》,安排专人和平战结合技术人员开展应急值守,全力应对国庆期间发生的各类地质灾害突发状况。(六)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和避险演练工作。一是年初分别印发了《关于下达2021年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印发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计划的通知》,对应急演练和宣传培训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分解宣传培训和演练任务到各镇(办)及各国土所。5月前完成演练56场,参演人数1552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会46场,参加培训人数1500余人。二是利用“4.22”世界地球日、“5.12”防震减灾日、“6.5环境日”、安全生产宣传月等宣传活动,在县城、各镇(办)集中开展了宣传活动,设立宣传展板8块,悬挂宣传横幅23条,散发宣传知识手册、宣传折页、宣传袋等资料17000余份,宣传人数达9000余人。切实增强了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今年主汛期共开展预警120余次。今年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110份,防灾避险明白卡567份,各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警示标志,明确预警人员、预警信号,安全撤离路线,财产转移措施,在现有的避险场所逐点设置标识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全县14个镇(办)对村组干部及监测员开展了46场地灾防治培训会,培训人数1500余人。开展地灾演练56场,参演人数1552人。宣传人数9000余人.全年无因地质灾害引发的人员伤亡。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1、随着各级政府部门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视度不断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热点,人民群众对地质灾害防御、治理的期盼和呼声越来越大,但是限于资金制约,目前只能重点对危险性大、威胁人数多的隐患点开展工程治理,而更多威胁人数较少、危险性大的隐患点暂时无法开展治理,成为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焦点。2、近年来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灾险情频发,鉴于地质灾害突发性,没有应急专用车辆,严重的影响地灾应急工作的开展;3、地质灾害宣传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培训宣传对象范围不够广泛。改进措施:1、建议上级部门能给予更多的资金、项目支持。2、建议上级部门研究配备应急车辆;3、不断加强宣传培训力度,扩大受训人员及宣传对象范围。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提早布局,加快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按照要求时限完成项目进度。2、全面谋划,对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进行全面安排部署。3、重点突出,做好地质灾害隐患三查。重点核查汛期内出现过灾险情的隐患点、在册隐患点以及近年来各镇办上报的疑似隐患点,并逐点核实监测责任和措施。4、做好应急值守工作。克服麻痹思想,继续落实好隐患点的监测防治责任和措施,确保实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和“零死亡”底线。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