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吴起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环境保护提供监察保障。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音、放射性物质等排污费征收;参与环境污染事故、纠纷和生态破坏事件的调查处理;环境保护法规执行情况检查;业务培训。 | |
住所 | 延安市吴起县刘渠子 | |
法定代表人 | 张志宏 | |
开办资金 | 7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吴起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7.06万元 | 67.9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吴起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 从业人数 2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我队在市生态环境局及县局的正确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全市生态环境工作总要求和县局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安排,充分履行环境监察执法职能,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全年执法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建强执法队伍,提升环境执法效能。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每周一定期开展生态环境执法人员集中学习会,组织执法业务培训,系统学习环保法律法规、执法程序、执法技能、案卷处置等方面内容,并邀请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研究员曹晓凡副教授来吴开展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和执法实务培训,集中力量提高全体执法人员的理论水平。二是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根据省市相关要求,将执法大练兵活动贯穿于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全年工作中,通过“老带新,强带弱”等方式,强化实战培训,规范开展现场勘察、执法记录、处理处罚、后续督察、信息公开方等执法环节,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办案能力。三是加强作风建设。2021年对我县重点执法区域和行业进行梳理,以洛河为界划定了2个片区,实施副队长包片负责,中队长具体实施的责任制,强化人员主动作为。执法期间,执法人员严格按照要求统一穿着新式制服,全程开启执法记录仪,不间断记录执法过程,确保执法人员仪容严整、言行得体、执法规范。四是配强执法设备。为一线执法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测距仪,配齐6套平板电脑、打印机、电脑包等移动执法设备,投入使用1台无人机用于日常执法巡逻和河道巡检。五是推进“互联网+”智慧监管。按照市局、县局部署安排,督促污水处理厂、城市管理局锅炉房等地安装自动监控设施,完成采油厂、益创、龙玺等35家涉水、涉危企业接入固废系统视频监控,1家重点排污单位接入网格化系统视频监控,依托省市两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动态监管,全面推进非现场执法工作。(二)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守护良好生态。1.“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科学调配现有生态环境执法资源,每季度开展1次“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执法检查,集中主要力量对辖区产污、治污单位进行重点检查,严格对照检查内容,按照检查要求和工作程序开展检查,切实做到“一次检查就是一次全面体检”。全年累计开展4次,随机抽查企业40家次,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次。2.工业炉窑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将执法人员分为两组对县域工业炉窑持证排污情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无组织排放管理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共出动50余人次,摸排出县域共有10家工业炉窑,其中7家轮窑工艺的企业,2家隧道窑工艺,1家自动烘干型工艺。对7家轮窑工艺的企业,联合县局依规向县工信部门发函,督促使用轮窑工艺的机砖厂进行工艺改造、转型升级。3.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巩固提升专项执法检查。一是配合县局开展3轮北洛河流域(吴起段)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专项行动,排查河道入河排污口139个,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次,摸排河道300余公里,出动无人机3次。二是组织开展沿河企业现场检查。将北洛河流域(吴起段)及其支流沿线作为重点区域,特别是将养殖厂、污水处理厂、油气企业等排污单位作为监管的重中之重,逐一进行现场核查,必要时进行驻厂监管。如2021年2月18日至2021年3月31日,我队共安排6名执法人员,分3个班次进驻吴起县污水处理厂,督促其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三是持续推进水源地环境保护。对薛岔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大树梁水库一级、二级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的污染源、违法建筑物进行全面排查,严厉打击威胁饮用水源地安全的违法行为。4.综合执法检查。根据市局部署安排,抽调我队4名执法人员,县局2名执法人员赴宝塔区开展为期15天的交叉检查,对饮用水源地、工业园区、垃圾填埋场、塑料品制造、水泥及水泥制品制造业进行详细检查,并对2020年综合执法检查进行“回头看”。5.排污许可证证后监管专项检查。我队执法人员和县局业务科室骨干组成联合检查小组,对县域排污单位排放口与许可证匹配情况、总量排放及达标排放情况、执行报告报送情况、环境管理台账建立情况、许可管理类别降级情况、自行监测要求落实情况和排污信息公开情况进行详细检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5人次,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5份。6.油煤气综合治理。今年以来,我队不断加大涉油、涉气企业环境隐患排查治理和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监管力度,持续推进油煤气企业生态环境治理。一是持续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督促5家油气开采企业、3家输油站持续对各输油管道及存在环境安全隐患敏感点开展排查,并组织执法人员实地检查,2021年,我队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次,发现环境隐患23个,已督促企业全部整改到位。二是及时处置石油管线破裂突发事件。要求辖区涉油、涉气企业进一步夯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第一时间按要求报告环保部门。为确保石油泄露等突发事件及时应对处置,我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接到企业报告后值班人员及时到达现场勘查、指导。三是加强油气开采和污油泥处置企业监督检查。对县域5家油气开采企业、1家采气企业、2家危废处理企业、6家泥浆不落地厂进行现场检查,2021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00余人次,立案查处涉油气环境违法案件18起。7.发挥性有机物治理专项执法检查。我队执法人员与县局相关科室、监测站组成专项执法小组,以石化、有机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和加油站(储油库)为重点领域,以涉VOCs的工业园区、企业集群为排查重点,累计出动人员105次,摸排出涉VOCs园区和企业33个,重点企业0个(VOCs年排放量10吨以上),检查涉VOCs园区和企业42家次。(三)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根据省市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先后召开了全县生态环境系统扫黑除恶干部职工大会、部署会、落实会、再部署、再动员、再安排大会,压实了线索摸排责任,强化工作保障。二是强化线索摸排。围绕生态环境领域行业“六大乱象”,尤其是乱批乱建、乱排乱放、乱采乱挖以及“散乱污”、虚假监测等突出问题,通过“领导包联企业”“双随机”“执法大练兵”“精准扶贫”“专项行动”及“日常执法检查”等,进行系统性摸底清查和打击整治。三是建立“三书一函”清单。按要求建立并动态更新“三书一函”办理清单,2021年共办理检察建议书19份,已完全办理完毕。四是开展舆论宣传。2021年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8次,悬挂横幅、标语8条,先后利用LED电子滚屏播放15次,发放宣传册100余本,宣传单400余张,进企业宣传2次,派发雨伞80余把,手提袋200余个,要求各企业悬挂扫黑除恶横幅共计12条。二、主要工作成效全年累计出动执法检查1200余人次,检查企业221家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75起,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174份,立案36起,其中移送公安2起,拘留2人,罚款451.38万元,受理各种污染举报44起,办结率100%。三、存在问题(一)执法人员专业素质仍需不断提升。就目前而言,在执法过程中现场的调查取证、送达告知等程序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还存在案卷质量存在瑕疵,引用法律条款时对自由裁量中的情节和后果不能有效取证、自由裁量权使用不合理等问题。(二)部门协调程度不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涉及面广,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工作,更需要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才能形成执法的合力。如头道川国控点Ⅲ类水质稳定达标要靠水务、河长办、乡政府等有各自管理权限的部门和乡镇共同履行管理责任和执法责任。(三)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短板。如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实施不彻底、污水临时收集池运行不规范、个别沿河企业偷排污水等问题,导致污水直接入河,影响水质达标。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整顿,提高队伍战斗力、凝聚力。坚持“思想建队,学习强队”理念,把加强业务学习作为切入点,加大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学习,保证每个执法人员都能够规范的制作执法文书、熟练掌握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行政执法程序。一方面选派执法人员参加省、市统一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执法大练兵活动,加强交流学习,不断拓宽执法人员的工作思路和视野。另一方面做好内部培训。组织执法人员定期学习,并开展典型案例专题研讨会,以典型案例为抓手,通过以案释法、以案议法,让执法人员在实践中理解法条及其适用范围,查找不足,靶向补足,集中力量提高全体执法人员的理论和业务水平。(二)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合力。积极协调,建立与公安、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局、检察院的部门的联勤制度,形成执法合力,切实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的生态保护监管大格局。(三)强化污染治理。一是持续推进涉水、涉危企业视频监控等安装并联网。联合推进包括危险废物运输车辆、污水拉运车辆以及污油泥转运车辆等GPS安装,并与市环境管理系统联网,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监管,杜绝偷排偷放行为。二是加强监管力度。不断夯实二、三级网格化监管机制,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建立并动态更新污染源动态信息库,持续开展各项专项执法检查,巩固历年来各项执法专项整治行动成果,深入开展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不断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强化环境安全监督检查。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