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安市市区河道管理处

延安市市区河道管理处

发布时间: 2022-05-27 15:08
单位名称 延安市市区河道管理处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河道安全提供管理和服务。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和管理;已形成河提管护、安全监测及巡查;河道堤顶绿化养护;河道防汛;水景观工程安全运行、工程管护与维修;河道管理内清障及保洁。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文化沟水务大厦
法定代表人 张帆
开办资金 13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水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38万元 22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0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工程监管规范有序。对于涉河涉堤工程在建项目严格监管,提前介入,分步把关,加强巡查,压实施工主体责任。协同市防汛办、市水政执法支队、宝塔区河道管理处开展联合执法,责令涉河建设单位签定清障协议,督促其及时清理河道弃土弃渣,截至12月底,共下发整改督办函3份,保障了延河畅通安澜。(二)防汛工作及时到位。汛前,我们对市区河道、堤防开展全面检查,对一些堤段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积极争取中省资金对延河、南川河、杜甫川河等5处受损防洪堤岸予以维修加固,对河道内碍洪物全面清理,疏通河道主河槽,及时处理的一些堤段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市区河道堤防设施安全。汛期,我们认真落实防汛值班和带班制度,完善河道视频预警监控系统,利用数据资源管理平台和河道预警广播平台,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特别是今年汛期强降雨以来,我处整合各方面的汛情信息,最大限度发挥河道预警广播平台优势,通过语音广播循环播放24次河道洪水险情,劝告河道内市民游客远离河道,以免发生安全事故。由于及时有效预警,防患于未然,今年延安城区河道经受住了“9.3”“10.3”持续强降雨引发洪水的考验。(三)河道保洁工作落到实处。河道保洁工作日益繁重,并且难度持续增加,今年以来,我们狠抓日常保洁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河道巡查。截至2021年12月发放宣传单近2000份,开展集中整治40余次,清运垃圾9万余袋。使辖区内的河道岸坡整洁,河床内无垃圾,水面无漂浮物,城区无黑臭水体。(四)水景观工程安全运行。宝塔山、延大和石疙瘩、南桥合页坝四座水景观工程春季按期立坝蓄水,汛期塌坝运行。在蓄水前,对四处水景观工程清淤疏浚,有效地增加了水景观工程使用寿命,形成水面面积62万平方米;增加过河汀步5道,形成3000平方米的水面面积;管理人员按时打捞库区垃圾,昼夜值班值守,及时对水景观设施进行维修养护,确保四座水景观工程安全,达到了预期的拦砂效果和景观效果。(五)延河核心区段综合治理成效显著。为实现延河“三季有花,四季见绿的治理目标,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河道花圃优先选择造价低、多年生、易成活、抗冲刷、耐盐碱、耐瘠薄的草灌,种草18万平方米,修补草坪22万平方米,种植花卉7万平方米,维修步道1.2km,绿化步道周边9万平方米,堤脚补植爬山虎、藤本月季、连翘、腊梅等2.4万株,管护花草56万平方米,极大地提升了堤面绿化覆盖率和景观效果。疏通主河槽,使之能通过450立方米每秒洪水,确保小水不出槽。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河道水生态系统,建成了休憩锻炼的生态公园。初步统计,每天在河道休闲、锻炼和参观的市民游客人数都在2万人次以上,延河城区段基本实现了“堤固、洪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认可和赞誉。(六)数字化管理进展顺利。按照“随时发现、立即通知、限时处理、现场复核、按时结案”的要求,积极有效开展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截止12月底,2021年共接案37件,其正常结案37件,正常结案率达到100%,有效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效能。(七)脱贫帮扶提质增效。今年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领导班子多次深入扶贫一线,实地了解情况,找准帮扶的切入口。一是单位直接投入资金,解决安全饮水问题。今年8月投入10万元用于康坪村人蓄饮水改造工程,加固蓄水池,保障饮水安全;二是帮助村民推销产品。组织单位职工购买康坪村香瓜800斤,草莓200斤,帮助促销农产品价值20000元;三是赠送花卉种子,用于绿化美化康坪村道路两侧及知青旧居,以此来改变村容村貌。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村上的整体经济效益得到提高,村民的人均收入稳步增长,获得了市、区、乡及村民的一致认可。(八)督查包抓工作稳步提升。按照局党组统一部署,宝塔区包抓组明确责任目标,夯实责任主体,细化责任分工,建立长效机制,将包抓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包抓组先后15次下到宝塔区各乡镇,进行了详细的排查督导,对其中发现的27个问题责令其立行立改,对于有特殊情况的则限期整改;按照局党组的要求,包抓组对宝塔区的18个镇办(中心)309个行政村622个自然村组进行安全饮水覆盖排查,累计发现问题61个(其中涉及洪旱灾害方面59个,建设方面1个,管理方面1个),涉及14个镇办(中心)61个行政村,61个自然村组,11616户28219人(其中贫困村21个,脱贫户876户,脱贫人口1650人),目前61个问题已经全部整改到位。特别是10月3日至7日期间宝塔区遭遇持续强降雨袭击,包抓组与宝塔区水务局立即开展库坝安全巡查督导,并对发生险情的汉庄水库、南泥湾水库、三台庄淤地坝及时提供技术支持,现场指挥水库溢洪道过水泄洪、水库坝坡滑坡处覆盖彩条布、卧管和水泵抽排等举措,保障了库坝安全度汛。(九)单位自身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完善河道管理工作制度,制定《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管理办法》,规范了职称评定程序,实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加强职工业务培训,编制印发了《延安市河道管理工作手册》,组织业务人员参加水旱灾害防御知识培训,提高干部职工整体素质;组织人员参加省、市各类学习培训;组织橡胶坝管理人员参加电工知识、消防安全、水面急救、驾船技能、船只维修保养等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成立河道管理处篮球队,组织内部比赛,与兄弟单位开展友谊赛,让职工们在活动中,增强体质,增进感情;三是配置办公设备,完善办公管理设施,办公自动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二、取得主要成效(一)智慧党员学习阵地形式多元。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是党支部充分利用“互联网+党建服务”模式,为支部党员干部提供学习交流新平台。以“一本实体书+一个二维码”的方式,打破了以往党建知识学习的传统“读本”方式,定制了“学党章党规”、“初心与使命”、“党的发展历程”、“做合格党员”、“水利法律法规”等模块,让党建知识随听随学,让支部一些老党员也能随时乐享有声书籍,通过智能党建红色空间与有声阅读空间的融合共建,为广大党员群众开启了“智慧之门”,构建了智能化、网络化、一体化的阅读网络空间,为广大基层党员学习交流提供了力量之源,补足党员精神之钙。(二)“三项制度”制定执行效果显著。每周一定为所、站固定集体劳动日,每周二定为职工固定学习日,每周五领导班子下基层调研日,通过“三项制度”的有力实施,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拉近了干群关系,助推河道管理工作的开展。(三)河道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顺利运行。今年我们重新改造升级河道防汛值班室,配置电脑、电视机等硬件设备,升级软件系统,使值班室网络系统能够连接省水文水资源局、市防汛办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卫星气象云图,系统升级后,能够实时观测气象云图,及时掌握本地区强降雨趋势,从省水文水资源局、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掌握实时雨情、水情、旱情,提高数据采集的及时有效性和准确性,为延安市区河道防汛指挥提供可靠科学依据,从而达到最大可能的防灾减灾效果。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是单位职工老龄化问题严重。单位在职职工中平均年龄达到45岁以上,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内部人员结构严重不合理,男性职工偏少且有不少病残人员,缺乏专业技术性的人才,对工作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益完成造成一定挑战。二是河道维护保洁难度较大。河道公园内存在部分市民游客乱折花草、破坏健身器材及垃圾桶公共设施等行为,使得公园维护难度增加,管理运行难度增大。如遇到强降雨天气,城区截流闸全部打开,沟道内垃圾全部冲进河道内,导致河道垃圾清理、环境保洁变得困难。三是水景观工程淤积严重。今年我市遭受“9.3”“10.3”两次强降雨袭击,暴雨洪水导致延大、石疙瘩橡胶坝和南桥合页坝淤积严重,清淤工作量大,为了确保橡胶坝正常蓄水运行,需要争取各级投资对橡胶坝进行清淤疏浚。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继续巩固延安城区段河道生态治理成果。按照“洪畅、花多、堤绿”的目标,疏通主河槽,保证小水不出槽,在核心区段种植多年生耐瘠薄、耐旱、耐涝、低成本的花草,在延河风情园等重点部位点缀花卉,增加滩面和堤脚绿化面积。倒排工期,三月份开始平整土地,四月份播种,五月份见效,不断巩固治理成果,努力将延河打造成“堤固、洪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幸福河。二是全面履行城区河道管理职责。围绕河道管理工作面临的人员结构不合理、老龄化问题严重等,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解决各所、站人员老龄化和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匮乏问题;积极探索河道管理新途径,加强对现有职工的培训,增强业务素质。三是持续做好城区河道保洁工作。进一步加强河道水域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和日常管理,整体施策、多措并举,集中力量打好城区河道保洁攻坚战。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