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城固县航空新城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患者谋健康,为职工谋福利。为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健康体检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乙等公立医院。 | |
住所 |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柳林镇崔家山街 | |
法定代表人 | 王伟清 | |
开办资金 | 2544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差额预算 | |
举办单位 | 城固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932.14万元 | 3566.1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1年医院业务开展情况2021年,是医院艰难跋涉的一年,可谓内忧外患。改制遗留问题始终未能解决,三年过渡期满前景堪忧;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医院克服人员紧张及资金短缺的困难,按照上级要求全面落实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保证了辖区内一方平安。通过自身努力做到了全年医疗业务平稳运行,和陕飞公司的各项合同性业务稳中有升,公卫服务纳入规范化管理,圆满完成各项指令性任务,健康体检业务不断拓展,收到满意效果。(一)主要医疗经济指数情况全年门诊:90114人次,同比增加30%;住院人次:4232人次,与上年度基本持平;手术台次:929台次,同比下降6.3%;住院治愈好转率:92.9%;死亡率:1.32%;床位周转率:78.4%;床位周转次数:27.6次;平均住院日:9.8日。2021年全年经济总收入:6025万元,其中医疗业务收入4437万元。(二)、医疗业务平稳运行内科系统在规范糖尿病、老年病、慢性病等常见疾病的诊疗基础上,继续开展锥颅碎吸技术,完善胸痛单元的建设,提高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五官科形成以白内障手术、鼻内窥镜诊疗为特色的区域内品牌;外科以肝胆、泌尿系手术为基础,拓展了肿瘤手术及微创手术;妇产科加大了农村妇女病宣传普查力度,积极开展腹腔镜、宫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骨科以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术、椎间盘脱出髓核摘除术、微创椎体成形术等为特色的医疗体系,积极探索高龄和特殊患者骨折治疗方法。全年完成手术929台次,其中高龄危重手术100余例,气管插管全麻183例,全麻占比稳步增长,做到了手术科室的协同发展。(三)、医疗质量持续改善建立健全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职能部门制定相关管理考核细则,持续对医疗核心制度、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等重点环节医疗质量进行严格监管。加强无资质人员培训,注重对现有人才专业培养,全院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100%。实施药品“4+7”带量采购,实现药品零差价。完成新农合、居民两保系统整合上线运行。(四)、基础设施、医疗设备不断更新为缓解医院业务用房紧张的现状,压缩行政办公面积,在住院楼七楼修建活动板房作为行政办公区;合理调整扩大业务用房,将住院楼五楼改建为健康体检中心,预计2022年2月中旬全面投入使用。对病区规划添置储物柜及电视,推出病区陪床微信支付业务,医院网络系统升级并开通和微信支付功能,极大改善病区条件为患者提供便利。持续强化对物业公司的考核监管,合理控制总务费用。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规范建设预检分诊及核酸采样室,为PCR实验室添置相关设备,保证了疫情防控工作规范运行。(五)、医院文化氛围逐步形成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弘扬正能量,提升医院文化建设,以科室管理业务开展为导向建立交流平台,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疫情期间更是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2021年全年经济总收入:6025万元,其中医疗业务收入4437万元。持续加强与地方的沟通学习,规范了医院各项管理,使全院职工有紧迫感、使命感、危机感。全年医疗质量安全运行,无重大医疗差错事故发生。规范药品价格、合理控制药费,使百姓看得起病。辖区内公共卫生全面覆盖、健康体检持续推进,免费为辖区65岁以上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及心脏病筛查,受到群众广泛好评。通过积极宣传,树立正能量,提升医院形象。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政府投入不到位。医院改制后,整体运营基本靠自给自足,地方政府扶持力度有限。医院现有床位已不能满足病人就诊需求,住院环境老旧,加之政府对药品零差价补贴不到位等因素影响医院后续发展。2、医疗队伍人员短缺,人才招聘困难。改制后医院离职人员10人,退休2人(主要为临床一线人员),临床、医技人员严重短缺,且现有人员结构不合理。新进人员以大专生为主,专业基础层次不高,仍有8人未考取执业资质,无法独立参与科室值班。改制后由于人员编制无法解决,加之政府限制医院人员招聘,造成人才招聘困难。(二)、整改措施2022年医院将围绕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及等级复审要求,始终把医疗质量及护理安全放在首位,加强行政管理,强化医疗、护理及医技的整体配合;疫情防控纳入常态化管理,按照上级要求全面落实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在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的同时,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进一步拓展与陕飞公司的合同性业务,不断开拓周边医疗市场,借助相关政策寻求多方合作,促进医院向好发展。四、2022年医院后续发展思路1、筹措项目资金,拓展业务用房,利用现有条件扩建或选址迁建。分两条思路,同步进行。一是与政府积极对接,做好规划,以政府出资为主,不以增加职工经济负担为代价,选址迁建,一劳永逸解决医院发展用房问题。二是利用现有条件,整合资源,在原址上投入一定资金进行扩建,满足医疗业务需求。2、引进人才,缓解临床压力。全院现有临床医生52人,其中无证人员8人,近十余年基本没有得到有效补充,人才断档现象突出,制约了临床工作开展,且存在极大的医疗风险。改革用人制度,实行全员聘任制,由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对与紧缺专业人才放宽年龄、性别等条件,对于能力优秀的专业人才给予一定的特殊政策,最大程度招贤纳士,缓解临床人员紧缺问题。3、继续探索医院北区发展思路。4、梳理岗位设置,以岗定人,人尽其用。目前的岗位设置仍维持企业医院的模式,与公立医院的管理模式不相适应,带来的问题是能力与岗位需求不适应,岗位与业务需求不匹配,存在人浮于事的现象,这种情况如不能有效解决,必将影响医院的工作效能。后续将建立和完善岗位考核制度,包括聘任、解聘制度,并根据业务需求和工作量优化人员结构,定岗定编。5、争取政府政策支持,谋划固定补贴。改制移交协议中明确的三年差额定补即将到期,作为一所企业改制的公立医院、事业单位,我们没有享受相应的政府扶持。后期仍需要与政府积极协商,便被动为主动,争取政策支持。6、进一步加强医疗市场开发力度,增加整体业务收入。医院的主营业务收入应该是医疗业务收入,医疗业务收入的不断增长是医院稳步前行的动力,也是医院发展壮大根基。因此,我们有效发挥现有自身优势的前提下,还需加强与外院优势专科的协作,提升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品牌效应。除在保证原有公卫、合同性业务、保障服务等资金收入不降低的同时,加强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多边联系与合作,拓展周边乡镇、区域内医疗资源和病源,拓宽医院服务领域。7、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提升利润率。全院职工要树立主人翁意识,以“院兴我荣”为目标,以医院发展为愿景,提高站位,增强集体荣誉感。科室实行全成本核算,从用人成本、工程成本、水电成本、耗材成本等多方面实行精细化管控;增强全员节约意识,降低能耗成本;加大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力度,杜绝医疗安全事故,减少医疗赔付成本。8、强化考核机制,修订考核细则,加大考核力度。全面实行院、科两级考核管理制度,建立综合指标。各职能部门细化任务分解,行政汇总,上报核算部门。抓实考核细节,落实考核结果,避免执行力不到位,走过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4490737561072211A1001有效期限自2019年02月13日至2022年12月3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