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洋县> 洋县湑水初级中学

洋县湑水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 2022-05-27 13:24
单位名称 洋县湑水初级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陕西省洋县谢村镇五丰村
法定代表人 李智武
开办资金 1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洋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2.78万元 47.3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本年度,湑水初中在上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秉承“学会感恩、尊重生命”的校训,着力构建“和雅”校园文化,丰富“抓德育促安全、抓德育促质量”的办学理念,促进了师生健康和谐发展。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学校办学条件有所改善,内部管理更加规范,校园和谐稳定、学风浓郁。(一)、多措共举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堤坝。1、提高站位,认识疫情防控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各级部门关于疫情防控的文件精神,端正思想,提高站位。全体师生众志成城,树立责任意识。把疫情防控工作上升到如同尊重生命、关系个人安危的重要位置。自觉遵守各项公共防控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2、严格门禁登记排查制度,确保校园安静安全。上课期间实行门禁制度,杜绝校外人员随意出入校园。对来校检查工作的上级工作人员进行登记来校、离校时间和入校人员的个人信息,如实测量并登记体温,对车辆进行消毒、杀菌。切断了传染源进入校园的传播途径。(二)、“双减”落地助力学生提升综合素质。1、教师精心进行作业布置,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强作业的层次性、适应性和可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针对学生的能力和书写等因素把作业划分为“必做、鼓励做和选做”三个层次。2.注重对作业批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要深入分析学生作业的过程表现,研究、归纳学生共性的作业错误,分析致错原因,为作业讲评和学习改进积累资料。3、加强作业质量监督。学校对作业质量进行把关,审查难易程度和配置梯度。教导处定期统计和分析各年级作业布置和完成的质量及批改情况,定期开展有关作业情况的问卷调查,及时提出相应整改意见。(三)、优化课后延时服务,提升学生学习效率。1、成立学生社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参加了体育、美术、书法三个社团。在有休艺特长的教师有序组织指导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大提高。不仅书写绘画能力得到增强,而且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体育竞赛成绩在片区和全县占有一席之地。安排代课教师进行学科答疑解惑。在延时服务时段,由各统考学科教师下到班级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就学生存在的学习困难给予讲解帮助克服。由于我校全为小班额,所以能够实现一对一地学习帮扶。学生不用参加校外学科辅导班就可以实现查缺补漏。不仅为学生家长节省了一大笔开销,而且为学生节省了大量的课外时间,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培养艺术特长和实践、锻炼中。(四)、“进知解”排忧解难,大家访家校合力。自11月份起我校深入开展教职工“进知解”活动。团委对我校的留守儿童和建档立卡学生全部安排了教师进行结对帮扶,按照“进知解”的要求,教师们深入家庭开展家访,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表现,了解学生课余在家的生活和学习状况;此外还对网格村的适龄学生进行了家访,宣传了国家教育政策,了解家庭困难和生活需求。建立帮扶台帐后尽最大努力解决实际困难。2、学校建立了家校委员会,构建了家校合作管理、合力育人的和谐关系。学校开展的重大活动邀请家长代表参加观摩,学校关于营养餐管理的制度邀请家长提出建议和意见,通过通力协作促进了学校的管理更加规范和完善。(五)、寓教于乐,活动育人,传承中华文明美德。1、学校始终如一地坚持国旗下讲话、晨起立志和饭前感恩活动,坚持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法制、防邪教、禁毒、环保、安全、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传染病防控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极大丰富我校德育教育的内容。2、召开主题班会,办手抄报和学习园地;内容涉及防火、防触电、防自然灾害、防交通事故、防意外伤害、防校园欺凌等各个方面,并如期举办生活卫生教育讲座,春季传染病防控讲座。3、坚持实施“一月一主题,一周一亮点”德育系列活动,有针对性的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礼仪教育、感恩教育、挫折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强化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素养和习惯。4、积极开展卫生打扫清理活动,全校师生齐动手,不怕脏、不怕累、不叫苦,彻底清理校园垃圾,美化了校园及周边环境,铲除了四害滋生环境。在劳动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劳动技能,锤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用自己的行动为胥中的育人环境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高尚人格。1、我校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健全了学生心理咨询档案,发挥心理咨询对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作用;而且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搜索更有效的方法措施疏导学生远离网吧,正确利用网络,以免耽误学业,荒废大好年华。2、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德育研究工作,力争解决好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建立健全了我校留守学生帮扶,关注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七)、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会学习,爱学习。1、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形成在校和课外好习惯。每一学期开学伊始前两周,从学校到班级,利用集会宣讲和交流讨论和方式对学生开展收心归位教育,促使学生从散漫自由的假期状态进入到紧张忙碌的学习状态。从第三周起开展系列化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包括晨读背诵、预习复习、听讲发言、考试分析等内容,根据班级特点开展短板学科明显的学习方法指导与交流。如英语、数学、物理等学科的难点突破,语文阅读与写作方法指导。2、贯彻“在校好好学,回家好好练”学习理念。我校生源为学校周围五个行政村的学生,距离学校路程较近,因此全部采用走读方式上学。学生不用住校,不用上晚自习,因此学生课外拥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可以支配。为了让学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学校从七年级伊始就教育学生珍惜在校的每一分钟认真学习,放学后和周末的在家时间严格落实预习和复习任务,努力完成各项家庭作业练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做事认真、珍惜时间的思想意识。(八)、多措并举,提升学生综合素养。1、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强健学生体魄,落实“双减工作”和“五项管理”,我们开齐开足课程,落实了大课间活动,保证了两课三操的正常开展;举办了学生达标运动会;由县协和医院为全校学生进行了免费体检,通过各项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了锻炼意识,培养了合理运动的好习惯。2、举行活泼有趣的文艺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开展内容丰富的文艺活动,如汉字听写大赛、硬笔书法比赛、诗文朗诵、红色经典传承演讲等活动,不仅涌现出许多才艺突出的“艺术之星”,为特长生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锻炼能力的舞台。而且培养了全体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3、开展研学旅行实践活动,传承红色革命基因。学校五月份组织七八年级学生和党员教师赴红色革命根据地进行研学,参观了党史博物馆,瞻仰了革命前辈忠于革命,不怕牺牲的伟岸风采,登上烈士纪念碑拜祭了老一辈革命先烈。通过本次红色研学活动,同学们将革命精神根植于血液之中,庚续了党的红色基因。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内部管理不断规范,校园和谐稳定,赢得了辖区老百姓的良好口碑。经过一年来的努力,学校总体质量摆脱了全县后位,进入全县中上水平。学生体育竞赛屡获佳绩。我校体育代表队在全县初中学生运动会上顽强拼搏,多人次获得优异成绩,学校被评为精神文明单位;在球类竞赛中,男篮获得片区第三、女篮片区第二,均进入县级决赛。经过激烈角逐,男篮凭借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出色的状态取得全县第六名的优异成绩,刷新了学校体育赛事的记录。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1、教师工作创新性不足,个别教师上进心不强。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校本研修上还需加强。名师和学科带头人较少,教师整体能力需要提升。2、由于生源学校学生人数减少,我校学生人数呈下降趋势,对学校生存发展造成很大威胁。3、学校经费严重不足,保持学校正常运转很困难,不能按时发放临聘人员工资,造成人员不够稳定。整改措施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争取财政资金解决学校资金困难问题。2、加强专业教师的校本培训和研修,学校搭建平台,将校本研修落到实处。完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推进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成长。3、提高学校整体影响力,吸引适龄学生到我校就读,确保我校长远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扎实开展教师作风建设活动,彰显校园正能量,在全体教师中树立能力提升的信心和勇气。2、提质增效促发展,创建精品和雅校园。认真贯彻落实党对教育工作提出的重大任务和方针政策,做好义教均衡验收工作准备。3、规范教学管理,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扭住教学质量不放松。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改善教学过程,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力争进入全县前十名。4、做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和留守儿童帮扶活动。及时摸排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留守儿童档案,扎实开展好关爱帮扶工作。5、全力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坚持“两周一大查每周一小查”的隐患排查机制,坚持落实各项安全工作责任制,不断完善安全工作长效制度和应急预案。筑牢安全堤坝,杜绝安全事故,实现稳定安全责任零事故,为教育质量提高奠定安全稳定的基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在县“十有十没有”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中我校被洋县教育体育局评为县级平安校园;参加县中小学生运动会获得洋县教育体育局道德风尚奖;年度考核被洋县教育体育局评为良好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