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莲湖区> 西安市莲湖区环境卫生管理所

西安市莲湖区环境卫生管理所

发布时间: 2022-05-27 11:49
单位名称 西安市莲湖区环境卫生管理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巡查和考评全区免费公厕、生活垃圾中转站;监督、指导全区街道办事处所辖免费公厕、生活垃圾中转站的日常管理;监管全区生活垃圾清运和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征收;清运全区免费公厕化粪池;受理群众有关投诉。
住所 西安市莲湖区建华路60号付一号
法定代表人 王爱丽
开办资金 208.3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莲湖区城市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8.99万元 91.0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莲湖区环境卫生管理所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城管局的带领下,按照上级领导的部署和要求,以十四运和残运会为契机,立足本职,扎实工作,狠抓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使我辖区公厕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得到了上级部门及广大市民及游客的好评。一、单位主要职责:1、巡查和考评全区免费公厕、生活垃圾中转站;2、监督、指导全区街道办事处所辖免费公厕、生活垃圾中转站的日常管理;3、监管全区生活垃圾清运和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征收,对全区生活垃圾量进行统计;4、清运全区免费公厕化粪池;5、受理群众有关投诉。二、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严格落实所长制,强化公厕监管。我所坚持按照市委、市政府“三个革命”的要求,每日对责任“所长”履职情况和公厕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不定期开展早查、夜查工作,每天对检查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做到日检查日通报月评比,并将检查结果全区通报。今年以来检查组共计出动1825人次,检查公厕3367座,发现问题16167处,整改到位3364座,下达督办单3份。按照局《关于加强城市治理重点工作督察督办的通知》要求,截止目前,所有问题均按时整改完毕,相关管护单位全部按要求上报相关整改情况2.根据西安市莲湖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莲湖区2021年迎十四运城市精细化管理环卫工作实施方案》通知,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精细化、常态化、规范化”的监督检查要求,对标“十净五无一整洁”公厕日常保洁规范,组织辖区各管护责任单位常态化的开展公厕“大擦洗”活动,对辖区266座公厕和17座生活垃圾压缩站,要求每日使用84消毒液或过氧乙酸进行全面消杀三次,并上报市局统计。全年共计消杀面积为8405790平方米、生活垃圾清运车辆累计消杀63240车次。3.今年以来我所坚持对压缩站及桶箱、台站进行监督检查,截至目前为止全年共检查垃圾压缩站及桶箱、台站77余次、共计检查202座次,累计出动78余人次,发现问题526余处,截止目前,所有问题均按时整改完毕,相关管护单位均全部按要求上报了整改情况。4.今年以来我所坚持对压缩站及桶箱、台站进行监督检查,截至目前为止全年共检查垃圾压缩站及桶箱、台站77余次、共计检查202座次,累计出动78余人次,发现问题526余处,截止目前,所有问题均按时整改完毕,相关管护单位均全部按要求上报了整改情况。5.公厕化粪池清运。针对我区部分公厕化粪池需定期清理等问题,我所安排化粪车进行专业清运。今年共出动抽粪车314余车次,出动人次275余次,清理排泄物2817余车,有力保障全区公厕的正常运行。6.加大公厕维修力度。各管护单位因经费有限出现设施配件采购困难,维修不及时等问题。我所积极调整思路,本着监管和服务并重的原则,及时成立应急维修组,采取集中采购、降低维修成本的方法,今年以来共计出动维修人员1425余人次,更换各类设施3210余套,有效缓解了各管护单位的维修压力,得到了各管护单位的一致认可。7.全年共受理群众投诉135起,群众主要针对辖区公厕内的卫生情况、设施情况进行相关问询,我所已受理并回复,就群众关心的公厕卫生及设施的相关情况给予一一解答并进行回访,得到了广大热心市民们的点赞,回访满意率100%。8.对辖区内长期存在问题的莲湖路人行天桥下移动公厕,南小巷北、南小巷南、西大街好又多移动公厕经区所长制办公室领导小组、区城管局及街办分管领导多次查看协商,决定由我所对该公厕进行改造,将泡沫式改造为水冲式,使得公厕卫生环境得到全新的改观,解决了移动公厕长期存在厕内异味大、便池冲洗不到位等卫生难题。9.疫情就是命令。2021年底古城西安由于疫情,再度封城,环卫所一群身经百战的抗疫勇士再次逆风前行。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离开“安全区”,拿起“武器”冲锋在前,准时出现在了各自岗位。同时,环卫所夯实管控职责,对全区疫情期间正常开放的公厕及生活垃圾压缩站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安排,每日喷洒消杀药物(84消毒液、过氧乙酸)各3—5次,每座公厕每次喷洒约8-10克,压缩站每次约50克,消杀比例1:50,坚决守牢疫情外溢防线,确保作业质量,将消毒、消杀检查工作常态化、系统化,全方位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消毒、消杀专项检查工作。在确保社区值守和全区公厕日常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为加大疫情防控力度,环卫所又组建了一支由3名下沉人员为主力的“消杀防疫突击队”,利用午饭后和值守下班前时段对全区正常开放的公厕加大消毒消杀频次,日出动突击队员3人次,队员们在低温天气下,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身背沉重的消杀器具连续工作长达15小时以上,累计消杀公厕100余座次,消杀厕内及公厕周边范围达5000多平方米,做到全覆盖、无死角。三、取得的社会效益今年以来检查组共计出动1825人次,检查公厕3367座,发现问题16167处,整改到位3364座,下达督办单3份,整改率100%;消杀作业面积共计8405790平方米,累计生活垃圾清运车辆消杀63240车次,疫情期间保证每天全方位无死角消杀;更新、移栽导厕牌460余处、公厕加装残疾人扶手734处,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导厕牌进行维修治理,因路政施工原因调整迁移导厕牌共计240余处,对公厕残疾人扶手进行查漏补缺共计安装190余套;接纳如厕人数10万余人次;共出动抽粪车314余车次,出动人次275余次,清理排泄物2817余车;全年共检查垃圾压缩站及桶箱、台站202座次,出动人次78余次,发现问题526余处,截止目前,所有问题均按时整改完毕,相关街办全部按要求上报了整改情况,整改完成率100%;全年共受理群众投诉135起,回访满意率100%。在年终城六区专项评比当中获得第一名。四、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1.现有公厕硬件基础设施日常管护困难。厕所建设这类硬件基础抓起,也要从使用公厕的文明细节着手进行引导。在环卫设施上乱张贴、乱写乱画、违规占用,坐便马桶被踩碎、大小便后不冲厕……一些市民如厕不拘小节,对纸、水等资源肆意浪费,对硬件设施不加爱护,对公共卫生任性破坏等现象也时有发生,这给环卫工作的长效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2.遗留问题多。环卫资金紧缺,专项经费不足给环卫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环卫财力没有随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而相应增加,环卫水平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区大部分公厕2008年免费开放后在原址上进行了一次改造,改造档次低,只限于满足使用。因资金少等原因,改造后的公厕选择就近接入临时水电的办法,未接入市政管网,导致目前存在雨污合流、水压不稳、商用电费过大等现象。经摸排,全区现有100余座公厕未接入正规管网水电,50余座公厕污水管道雨污混流。另外,部分公厕存在化粪池老化渗漏、地基塌陷、墙体裂缝、吊顶老化、屋面漏雨等现象,给管理带来难度,也存在安全隐患。五、下一步工作计划和整改措施1.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落实环境卫生管理职责,加强辖区公厕及压缩站的规划、指导、协调、检查、督促和管理,不断完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同上级主管部门协调沟通,全区公厕管理员提升工资待遇。2.安全生产意识常抓不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强化安全意识筑牢安全防线,建立健全安全相关工作制度,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安全专项检查,督促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生产安全和职工生命安全。3.疫情防控常态化。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十四运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求,强化环卫设施的规范管理,加强环卫设施及公厕的消毒及疫情防控工作,做到精细化管理无盲区。4.优化管理体系。结合街办机改,会同街办优化环卫所队伍建设,提升业务能力;完善岗前培训和工作期间的专业培训机制,提升公厕保洁、设施维修作业质量;综合借鉴其他单位先进经验,总结梳理我区公厕管理好的做法、措施,统一设施、规范作业流程,完善检查考评机制,形成我区公厕管理标准化管理的体系;建设智慧环卫信息平台,公厕内建设安装智能化监测设施,运用大数据实现对公厕管理内容的有效掌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