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定边县> 定边县贺圈小学

定边县贺圈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5-27 11:45
单位名称 定边县贺圈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定边县贺圈镇
法定代表人 高学敏
开办资金 116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定边县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60万元 962万元
网上名称 定边县贺圈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1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定边县贺圈小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为进一步坚定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决心,全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融入到教学日常中,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双减”“五项管理”“课后服务”政策,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学生中心+精细化管理”工作策略,进一步创新学校管理,明晰发展方向,依靠集体的智慧砥砺前行,从党的百年历史中吸取智慧,传承红色文化,培养师生爱国情怀,进一步激发内部活力,深入推进各项工作持续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主要工作方面(一)党建引领,凸显支部标杆作用学校党支部认真落实党建主体责任,着力抓好组织阵地建设,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作风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坚持理论学习,提升思想境界,党员教师坚持每天学习半小时,在学思践悟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做到融会贯通,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紧紧围绕“融入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学”这一工作思路,以“三贴近三服务”和“红烛先锋”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与“亮身份、树形象、践承诺、当先锋”主题活动,将所有党员、普通教师纳入网格化管理,实行“党员在组织中,组织在党员旁”,发挥党员骨干作用,设立党员先锋岗,示范岗,做到“平常日子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紧急关头豁得出”,积极为师生员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美化了校容校貌,解决了教师寝室、办公室、学生宿舍照明取暖等实际问题。一年内,上报各类党建信息20余篇,党日集中学习8次。上党课4次,召开党员大会4次、党组织生活会2次,党员教师“双报到”活动4次,组织师生参加清明节祭英烈活动、“打卡游九曲,全民学党史”学习教育活活动、红色研学旅行活动、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二)立德树人,紧扣活动育人形成常规本年度,我校德育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重点,贯彻《小学德育工作纲要》,以“平常日子抓行为习惯,重要时段抓思想教育,重大节日抓精品活动”的德育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德育处和少先队的互补优势,不断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抓典型,引领德育正能量。重点开展“学习身边的好教师”师德故事分享活动,开展“最美教师”和“新时代好少年”等评选活动,树立典型,激励后进。抓队伍,提升德育工作水平。每学期召开三次班主任(辅导员)培训会,每月召开一次班队干部会,每周开好一次班队会,不断提升德育教师和学生干部工作水平。抓评比,形成竞争机制。完善班级评比制度,严格值周督查,及时公示班级评比结果,坚持每月评选“文明班集体”,每学期每班评选2名“文明监督岗”,在全校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抓阵地,立德潜移默化。规范升旗仪式,利用国旗下演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组织学生参观德育展室,育人润物无声;利用队室开展少先队活动,增强队员的光荣感和归属感。抓活动,思想与行动融合。充分利用妇女节、清明节、劳动节、母亲节、儿童节、端午节、建党日、建队日、国庆节,开学第一课、入学仪式、成长仪式、毕业典礼等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典礼仪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励志教育1次,研学旅行2次,参与学生师生近400人次,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抓协作,构建向上健康心理。德育处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功能,定期召开家委会和家长会,与问题学生、家长座谈,指导家庭教育方法,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心理阴影,为学生构建进取向上的阳光心理,培养身心健康的新时代好少年。本学期,我校申报了定边县第二轮“文明校园”,现正在创建中;我校少先队被评为市县“优秀少先队集体”,授予六年级2班“定边县优秀中队,赵文卫老师被评为定边县“美德教师”。抓社团,发展个性现特长。我校以社团活动发展学生特长,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开设了足球、篮球、陶艺、剪纸、秦腔、秧歌、书法、绘画、手工、科技、机器人、少儿编程、无人机等35个社团,各社团有专人负责,每周五的无课日所有学生“选班走课”开展活动。纷呈的社团活动使学生发展了特长,培养了兴趣,张扬了个性。为使社团活动有实效,所有社团除了学校的专业教师外,还外聘县域内专业人才、专业团队进校指导。抓评价,完善评价体系。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坚持发展性、全面性、激励性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符合我校实际的素质教育评价目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美德银行”与班级管理大师相结合,实现对学生进行全员、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三)文化润校,高起点规划学校未来学校以“博善·蜜彩”为核心文化理念,以“博善文化引领师生成就有‘蜜蜂精神’之人”为价值取向,以“培养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博善少年”为育人目标,2020年9月,学校提出创办“博善教育”,以博善文化为统领,从博善文化、博善团队、蜜彩课程、幸福课堂等多个方面规划学校文化建设。秉承“为甜蜜人生培根,为和谐社会铸魂”的办学理念,引导教师“以博善美育人、育博善美的人”,致力打造“人文型”校园,逐步铸就文化特色鲜明的精品学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校文化内化于心、体现于行。从校园文化的设计、学校制度的修订,到学校每次重大活动,都以“博善文化”引领师生幸福成长,现已逐渐渗透至校园的每个角落和育人的各个环节,正潜移默化成贺小人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今年6月我校被授予新样态学校建设实验学校,12月,高海昀老师撰写的《多元特色培育魅力之花——定边县贺圈小学“博善”文化、“蜜彩”课程构建侧记》在《榆林教育》第五期刊登。(四)质量立校,落实教学常规效果明显抓住课堂主渠道:通过各级各类研究课、汇报课、示范课、观摩课等活动,多方开展课堂展示活动,互相听课评课、互相取长补短,集集体智慧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开展领导班子推门听课活动,全体参与,当堂点评,及时纠正。帮助、指导教师更好地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实效,让学校高效课堂开展得更加扎实。推行“‘四一’+智慧(主题阅读)”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学校内部的教育均衡发展。在前期的学习、尝试、摸索、积淀下,我校开创了具有六小特色的“‘四一’+智慧(主题阅读)”教学模式,得到了老师们的积极响应并初见成效。夯实教学常规:扎实开展教学服务和过程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双减”“五项管理”。共开展全校范围内常规大检查4次,检查后及时召开反馈会,通报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有力的促进了教学常规的落实。坚持以考促教,加大测评力度,增强质量意识。在“双减”背景下学校结合各科目、各年段的不同训练点,在游戏中、比赛中激励了先进,鞭策了后进;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在充满各种挑战的新的教育形势下,全校教师齐心协力,团结合作,锐意进取。各年级的教学质量也呈现出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势头。加强集体备课:要求在寒、暑假就备好课,做好提前二次备课,教务处随机检查教案与督导。狠抓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对阅读训练、国学经典、古诗词背诵、口算达标、规范字书写、英语口语等训练常抓不懈,对薄弱学科道德与法治、科学、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等进行跟踪强化。(五)丰实教研,助推专业成长绽放华彩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四格”培养。根据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和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意向,以梯队模式开展教师培养工作,以“合格、升格、骨格、风格”四个层次,护航教师的发展成长。通过县级培训活动、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共同体研修、校内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全体教师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学校全力营造书香校园,推进全民阅读,以师生阅读带动家长形成全民阅好氛围。学校构建了“一二三四五”读写运行机制(一节: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定为学校全民读书节;二课,每周一节书法课、阅读课;三会:汉字书写大会、成语故事大会、诗词大会;四读,早到校诵读,午到校阅读,课堂上教师导读,回家后亲子共读。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在今年定边县第七届汉字书写大会上,我校参赛选手信心满满。认真听题,沉着思考、冷静作答,规范书写,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喜获二等奖。本年度,学校申报2项省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6项县级、30项校级课题都已结题,40多位老师的教育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育随笔、教学设计等获国家、省、市、县奖励。我校累计获省市县各级各类奖26项,教师累计获得各级各类奖项88人次,学生累计获得县级以上各级各类奖项90人次。三、学校存在的问题纵观本学年的教育教学情况,与年初的要求、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存在很多需要我们思考和改进的方面。通过自查与反思,我校在基础建设、文化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管理都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室短缺、生均活动空间不足;新样态学校文化建设主题还不够突出;课程体系建设还不够系统全面;教师结构性短缺还比较严重;双减的“-”和质量的“+”之间的矛盾还没能有效破解。四、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新发展;二是推进迁建工程,彻底解决硬件方面问题。三是在迁建过程中,将新校建设与新样态文化建设同规划、同设计、同实施,着力突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鲜明和整体谐调。四是树立正确质量观,坚定不移地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发展策略,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擦亮学校教育信息化特色,以教育信息化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五是积极走进新教育实践,不断探索新教育课程改革,为全体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而砥砺奋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本学期,我校累计获省市县各级各类奖26项,教师累计获得各级各类奖项88人次,学生累计获得县级以上各级各类奖项90人次。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