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中共兴平市委党史研究室(兴平市党员电化教育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发挥党史工作存史和资政育人作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服务。党史资料的征集、整理、保存及党史、革命史的宣传教育;编辑出版兴平党史资料和党史人物专辑;审查有关党史方面的资料、影视作品及党史场馆建设报批;指导全市党员电化教育、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 | |
住所 | 县门街东25号市委大院4号楼 | |
法定代表人 | 过蓓林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兴平市委组织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万元 | 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及时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完成《中国共产党陕西省兴平历史(第二卷)》的编纂及出版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采取走访、函调等多种形式广泛征集资料,查阅历史档案,按照“广征、核准、精编、严审”的原则,全面、系统地征编了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期间中共兴平县委领导全县人民建设新政权和发展国民经济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全书共十七章共24万余字,力求史实准确、文字精练,现已出版发行。完善《兴平市组织史资料(第四卷)》编撰工作。针对上级部门提出的修改意见,继续查阅资料,补充完善组织史和大事记部分内容。同时对书中所有领导干部的任职时间,进一步核实并完善数据,确保准确无误。现已基本完成《兴平市组织史资料(第四卷)》编撰工作。完成了2021年度大事记的编写工作。地方大事记是党史部门的一项基础性日常工作,按照大事记的征编要求,我们落实专人,密切关注市情动态,与市委、市政府办公室等相关单位密切配合,逐条做好记载、整理、核实,做到积累资料准确、详实,现已形成了大事记初稿,为下一步编写地方史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完成了中共咸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下发的关于《1978—2018年以来各县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综述》等5个专题资料的上报工作。根据上级关于专题资料征编工作的通知要求,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客观全面地反应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并与政法委、应急管理局、司法局等相关单位联系收集资料,我室根据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系统全面的反复修改整理校队编撰,完成了5.01万字的5个专题资料上报工作。完成了《关于开展“陕西省脱贫攻坚口述”征集活动》等三个口述资料的上报工作。依据中共咸阳市委党史研究室转发的《关于开展“陕西省脱贫攻坚口述”征集活动》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实绩,并于9月底完成了三个口述资料的上报工作。二、产生的社会效益积极推进党史工作“七进”活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室积极面向农村、企业、机关、校园、社区、军营、网站开展党史“七进”活动,制作11个展板,宣传兴平革命历史及革命人物,以简单、生动的语言让干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能领会,同时赠送党史书籍,扩大党史学习教育影响和社会效应,使党史真正走出书斋,到火热的社会生活和现实中去,更好地发挥作用。强化兴平党史外围宣传工作。拓宽兴平党史宣传渠道,宣传地方党史,让外界了解兴平、认识兴平,提升兴平形象。协同陕西省电视台,拍摄【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魏野畴:三秦播火第一人”纪录片,该纪录片已于5月18日在陕西新闻联播节目播放,随后又在咸阳电视台及各大网络媒体纷纷转播。2021年11月,魏野畴事迹展室被授予咸阳市“党史教育基地”。三、存在的问题1、对党史工作认识不足。思想观念对于工作新思路的确立和工作方法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当下的工作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意识不浓、锐气不足的现象,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党史工作要改变现状,走出困境,需要更新观念、增强认识。2、工作内涵不够丰富。编撰历史专著,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是彰显党史工作活力,展示党史工作风貌的重要途径。党史工作的开展,需要及时调整自身工作重点,从紧贴中心,服务现实出发,确立发展方向和工作领域。3、工作方法创新不足。创新是进步的灵魂。面对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形势和社会生活形态,党史工作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永葆活力。抱残守缺,裹足不前,凭老框框、老观念修史育人,不但修不出好史,在育人上也不可能有所作为。要增强活力,实现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探索新方法。四、整改措施1、更新工作理念,提高党史工作认识。党史工作是对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开展研究,具有资政辅政作用。在工作中,摒弃单纯为修史而修史的肤浅认识,站在服务党的建设、服务经济发展的高度正确对待党史征编、研究、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应顺势而为,将发展作为开创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任务,把握时代脉络,找准工作定位,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看待新生事物,使党史工作永葆生机和活力。2、拓展领域,丰富党史工作内涵。首先加快职能转变,由单一的党史征编部门向既是征编部门又是工作部门的方向转变,在征编资料存史的同时兼顾资政和宣传教育,不断扩展党史工作面。其次要拓展征研视野。资料征集方面,在做好一般性史料征集、典型事迹提炼、党史大事记和组织史资料编撰的基础上,在党史研究方面,不断拓宽领域,寻找珍贵资料和事件进行专题研究,言人所未言。三是扩大党史宣传教育覆盖面。精心选择教育内容,充分运用新媒体和活动载体扩大宣传面,从而使党史宣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人心。3、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工作活力。要增强活力,实现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探索新方法。首先合理编制规划,制定实施方案。抱着务实、可行的态度制定党史工作规划。内容设计在强调共性的基础上,着力增加能反映区域特色有鲜明党史特征的事项。同时,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做好实施方案的编制,使党史征编、研究、宣传、教育工作衔接有序。二是创新管理制度,激发工作潜能。良好的管理制度能凝聚人心,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使人尽其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按照以人为本,求实管用的原则,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党史工作制度、岗位轮换制度,学习培训制度、考核奖惩制度,并严格遵守。部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将大大增强,为党史工作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抓好制度落实,推进量化考核。采取随机抽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等方式,督查“五项制度”(目标考核、约谈、巡查督查、队伍管理、运行保障)落实情况及学用工作进展情况。拟制订出台《兴平市远教工作日常考核办法》,对远教日常工作时行细化量化积分制考核,明确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目标,严格考核奖惩,把参加学习情况与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集体、个人的重要依据,提升基层远教队伍的工作主动性。确保远程教育学用工作真正落实,学用效果真正体现。二是加大创新力度,灵活创新方式。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学习活动组织困难,立足实际创新,统筹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加快推进远程教育上手机、上大屏。将远教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服务大局中展现远教担当。三加强队伍建设,打造精品课件。开展业务培训,管好用好基层站点管理人员;开展专业培训,突出专业化,着力提升远教队伍的课件开发能力。积极向基层征集素材,深入挖掘党员优秀事迹、先进基层经验,结合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的大背景,重点制作反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等内容的高质量课件。以短视频、微视频等短小精炼、主题鲜明,广受大众喜爱的形式,讲好兴平故事、唱响兴平品牌,教育引导全市党员干部在高质量发展一线建功立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