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工作(一)高效规范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1、新冠疫情防控坚持党建引领,中心全员参与,成立流调、消杀等四支队伍,切实有效的保障我市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共流调处置密接人员1990余人。先后派遣8名专业人员赴机场、石家庄进行海关入境人员流转和流行病学调查等防控工作;对多名密接人员和冷链食品经营户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完成现场消杀和人员管控,并提出了管控处置建议。针对风险暴露区域,进行了全面彻底消杀、全员核酸检测。全年检测累计74697份,阳性病例3人份;密接人员3684人份;境外返兴654人份;国内中高21539人份;重点行业3165人份;卫健系统10401人份;一退两抗3616人份;冷链食品363轮次955人份物品环境14451份。红黄码437人份。一般接触、社区排查和演练13322人份。其他人员2470人份。截止目前,检测累计13928份,具体:密接人员5646人份;国内中高1599人份;政府部门和重点行业107人份;卫健系统1728人份;一退两抗272人份;冷链食品13人份物品环境1108份。红黄码139人份。一般接触、重点排查3066人份。其他人员250人份。12月份以来,检测累计41703份,具体:检测阳性确诊病例3人份;密切接触者8588人份;境外返兴221人份;国内中高11452人份;卫健公安民政监所机场冷链市场等重点行业人员11630人份;一退两抗、一般接触、社区学校排查、红黄码及其他人员4513人份;冷链食品和环境物表3405份。开展大规模消杀12次,镇办配发标本采样箱15个、核酸检测试剂、一次性医用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护目镜、额温枪等应急物资,均能满足全单位满负荷使用60天。先后对西吴、庄头、隔离酒店等人群密集场所开展消杀工作。2、新冠疫苗接种共设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22家,共有接种台61台,工作人员175人,基本满足接种要求。共接种新冠疫苗剂729081万人次。(二)实施精准防控策略,重点工作成效显著1.常规免疫坚持每月给各接种单位冷链运转疫苗,确保儿童及时有效接种;确保了各疫苗单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达到上级要求;各预防接种单位均能做好辖区新生儿的建证、建卡和一类疫苗的接种工作,接种率95%以上。2.流行性出血热防控出血热仍处于散发状态,报告发病36例,均及时开展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为了控制疫情,降低发病率。开展满16岁人群摸底接种;对发病率较高的重点镇村查漏补种。3.麻疹、腮腺炎防控全市无麻疹发病。流行性腮腺炎发病19例,发病率持续较高水平,以在校学生最多。4.乙肝防控继续漏补种工作:一是重点人群补种;二是结合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对儿童进行了补种;5.疫苗针对疾病监测努力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的及时性和灵敏性。继续保持了市无脊灰工作状态。6、传染病防控工作(1)网络监测及疫情管理: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542例,死亡5例。流感390例、乙肝194例、手足口192例、肺结核166例、梅毒118例、出血热69例;人群分布特点是男女比例1.27:1。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267例。不明原因发热疑似疟疾监测工作血检121例。(2)突发及应急处置:通过大疫情网络报告1起庄头镇北于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庭聚集性发病事件,进行了规范有效处置;有效规范处置了秦岭医院上报一起食源性疾病应急事件;排除丰仪发现一起疑似犬伤多人事件。(3)专病专防:狂犬病:对新开设的犬伤门诊从事狂犬病应急处置的医务人员全部进行相关知识考评;手足口病和流行性感冒:上半年发病率较高,经过积极应对科学处置,做到了专人监测、专人管理、专项通报,不断培训、检查现场多次强调其防控的重要性。艾滋病:按照国家要求进行了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进行了“六进”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发放安全套5000余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全市范围内扩大检测最大限度的发现感染着。结核病:2021年治疗患者164人,出诊患者838人。(4)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鼠密度监测:共监测6次,共布放有效夹1980次,共捕获鼠3只,鼠密度0.15%,鼠类种群以小家鼠为主,其次是褐家鼠。蚊密度监测:共悬挂诱蚊灯70盏,诱雌蚊562只,平均密度4.6只/灯﹒小时,以淡色库蚊为主,其次可见白纹伊纹、三带喙库蚊。苍蝇密度监测:共布放诱蝇笼56个,共捕获各种蝇68只,平均蝇密度8.5只/笼。种群分布:家蝇是优势种群。蟑螂密度监测:共布放粘张纸720张,回收有效粘蟑纸708张,共检出蟑螂66只,阳性张数8张,密度0.09只/张,蟑螂粘捕率1.12只;种群以德国小蠊为主,其次可见美洲大蠊,其它种群尚未监测到。出血热宿主动物监测:共采集鼠血、鼠肺标本38份并送咸阳市疾控中心病毒实验监测。(5)慢性病与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慢性病项目:慢性病项目截止12月,新增高血压病人3035例,累计建档40968人,规范管理26669人,规范管理率为64%。新增糖尿病人983例,累计建档10210人,规范管理6882人,规范管理率为67%。死因监测上报死亡卡2650例,一审合格率为100%;居民肿瘤病例发病150例,死亡188例;心脑血管病例发病358例,死亡565例。重症精神障碍患者管理项目:在管2556例,累计规范管理2478人,规范管理率为96.95%,报告患病率5.05‰。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工作指标任务。(6)地方病防治和健康教育工作碘缺乏病监测:抽取学生盐样210份,并在对应辖区抽取孕妇家庭盐样105份,现场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碘盐覆盖率100%,碘盐合格率100%,合格碘盐食用率100%,未发现非碘食盐。麻风病防治宣传:填报“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继续加强“全国麻风病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并接受省、市对县级“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的督导检查。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辖区内11个镇办,97个病区村对8-12周岁儿童进行了氟斑牙的摸底调查工作,共计2986名儿童,均为发现氟斑牙症状。(7)健康促进行动、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开展:举办了营养周的知识讲座,共计参加人数300余人;举办新冠疫情防控知识讲座、结核病预防知识、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参加人数1600余人;举办预防近视的宣传讲座、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参加人数共计500余人;联合电视台媒体报道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益广告及11期健康提示;在健康之友栏目专题报道2次(新冠疫情及预防接种);利用健康兴平服务平台、兴平发布、卫健局网站、咸阳市疾控网站、省地方所网站等各种媒体开展健康教育宣教活动。继续开展卫生健康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村入户的“六进”活动。(8)检验检测工作水质检测:按照《2021年陕西省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对12个镇办以及城区自来水公司的水质进行枯水期采样及监测,共检测水样72份,网络数据已上报,待审。完成率为100%。艾滋病检测:完成了自愿咨询检测185人份,对行为干预人群检测143人次,看守所、戒烟所羁押人群HIV检测193人份;阳性配偶、子女HIV检测17人份。初筛阳性的标本均送咸阳CDC进行确认。与去年比较有所下降。新冠采样、送检:采、送样检测累计44609份。二、工作亮点1、新冠疫苗接种期间确保确保儿童接种工作正常开展,持续推进“数字化接种门诊和规范预防接种门诊”管理和智慧公卫的融合,将信息化系统和疫苗追溯系统推向智能化。2、定期向卫健局文字申请,组织召开全市传染病防控联席会议。3、每月参加国家临建中心组织的集中隔离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盲样考核6次,均顺利通过,充分体现了县区级疾控实验室具备过硬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和水平。4、抽调卫生专业人员组建了8支16人的新冠病毒核酸采样队伍,24小时全天候应急待命,保证了我市疫情应急处置、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冷链食品、重点场所、节假日值守等多个疫情防控重点环节采样检测任务的完成。三、存在问题1、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少,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更加缺乏,预防接种单位存在人员不足、能力不强,严重影响我市预防接种工作水平。2、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不完善,二级医疗机构存在管理力度不足,基层传染病管理人员更换频繁,民营医疗机构管理存在空白。四、整改措施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2、继续加强和完善应急体系建设,提高防控重大疾病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和监测工作。3、规范各类项目管理,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建设4、加大对免疫规划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督导。5、加强组织并实施全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及重性精神障碍管理工作。6、加强健康教育工作。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中心精神文明建设工作。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3、加强和完善应急体系建设,提高防控重大疾病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和监测工作。4、规范各类项目管理,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建设5、加大对免疫规划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督导。6、加强组织并实施全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及重性精神障碍管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