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国家级(眉县)猕猴桃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猕猴桃产业发展提供服务。猕猴桃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土地征用、项目申报、招商引资及管理运营等工作。 | |
住所 | 眉县常兴镇杨家村 | |
法定代表人 | 张新林 | |
开办资金 | 279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眉县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89.66万元 | 1589.7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单位章程情况2021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夯实工作责任,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面对土地指标短缺、资金争取压力大、债务化解难等困难,我们认真调研,积极谋划,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2021年园区共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0个,项目总投资2.9264亿元,年度投资2.235亿元。其中,新建项目7个,续建项目3个,总投资2.11亿元,年度投资1.47亿元。10个项目全年累计完成投资2.2435亿元,占年度投资任务的100.38%。猕猴桃复合型饮品研发生产项目、国家眉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基地提升项目、猕猴桃产业园区中心广场建设项目等项目已全部完成。(二)积极主动出击,招商争资亮点纷呈1.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紧紧围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电子商务、高端果汁生产线、冷链物流等产业关联度高的重点领域谋划招商项目。今年,邀请来园意向投资考察团队20余批次300余人,参加特色推介活动16场次,收集招商信息30余条,引进项目8个,已全部落地建设,亿元以上产业化项目3个,到位资金10.4253亿元,占年度到位资金任务10亿元的100.425%。与西安国际空港食品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目前,正与杭州拾焰科技有限公司洽谈阿里巴巴(眉县)云上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2.资金争取实现新突破。谋划上报了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园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服务业平台项目,申报争取资金300万元,已到资金170万元。申报陕西省商贸流通(冷链供应链)项目170万元,已到资金93万元。储备了发改委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陕西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园,申报项目资金300万元。抢抓政府发行专项债的重大机遇,积极谋划包装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项目,申请项目建设专项债资金4000万元,资金已经到位,全年累计争取资金约4263万元。(三)加强指导监督,国园建设稳步推进。一是强力推进全年国园重点项目建设。目前,2021年投资6.1亿元的20个重点项目全部建成。二是加快三产深度融合。坚持顶层设计、高点规划,大力发展“文旅”“农旅”新业态,打造了金渠镇宁渠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园、齐峰生态农庄等5个典型样板,研学旅游采摘园10个。三是稳步推进产业集约化发展。积极培育、充分发挥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联帮带作用,形成了以订单、托管、租赁、参股为主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3户,省级龙头企业11户,市级龙头企业20户。建成了一批国家示范基地,引领区域乃至全国猕猴桃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四)破难攻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中国•眉县猕猴桃博览馆、眉县猕猴桃产业数字沙盘建成启用。我们抢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机遇,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投资8000余万元建成投用了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中国•眉县猕猴桃博览馆、眉县猕猴桃产业数字沙盘三个重点项目(以下简称“一中心两馆”),进一步完善了园区功能,提升了产业的文化底蕴和产业数字化展示水平。4月29日,“一中心两馆”正式建成启用,为眉县做靓猕猴桃品牌、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成为眉县三产融合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五)积极解放思想,资产运营收益持续给力。一是做好现有资产的运营创收。在充分调研冷库租赁市场的基础上,与齐峰果业、齐齐果业签订3.3万吨气调冷库新果季租赁合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二是深挖园内资源,积极盘活园区企业闲置土地。及时与百贤酒业、千裕酒业、纳维果业等入园企业联系,督促指导企业做好闲置土地规划,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三是充分发挥融担平台作用,助力产业发展。积极破解园区发展紧缺资金的难题,先后完成了2500万元还款、贷款。与邮储银行合作通过猕猴桃融资担保平台放贷3380万元,累计为全县果业企业提供收储贷款1.2亿元,解决了我县部分果业企业在收购季资金周转困难。三、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功能。自我加压、高点设计,建成了占地40亩,总高74米,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总投资8200万元的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猕猴桃数字化产业沙盘、中国•眉县猕猴桃博览馆,形成了集科技研发、电商物流、双创培训、企业孵化、信息服务等功能一体的现代化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对于提升国家级眉县猕猴桃批发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二)深度谋划创新创业基地,优化提升企业发展环境。为加快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发展步伐,促进小微企业聚集发展,将园区打造成具有滚动孵化与培育企业功能的载体和场所,我们创新理念与方式,不断提升优化营商环境,依托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招引陕西星昊创投科技有限公司、陕果集团眉县分公司、眉县农产品网红直播培训基地等公司入驻。9月17日,在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了首届眉县猕猴桃直播电商销售大赛,对我县提升猕猴桃产业知名度、影响力,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三)高点站位创新思路,眉县猕猴桃指数高质量发布。接到发布眉县猕猴桃指数任务,我们高度重视,通过招标确定杭州中际智库指数研究院对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考察,合理设计产业指数、价格指数和品牌指数等体系,制作指数宣传专题片,加快猕猴桃指数平台建设。在第十届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上,成功发布了眉县猕猴桃指数,推动形成辐射全国的猕猴桃销售网络,掌握全国猕猴桃领域定价权,为打造“双百”产业提供科学保障。(四)精心筹备高标要求,圆满筹办了两个大会。以高质量办好两个会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行动体现,精心筹备,精细筹办。一是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4个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任组长,全员齐上阵,奋战国庆节假日,圆满筹办了第十届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二是全力以赴完成了全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观摩活动,受到省上好评。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存在问题1.资金调度困难。园区负债较重,中、省专项资金比往年大幅减少,资金调度比较困难。2.建设用地指标较少。一期已无土地指标可用,二期建设预留地仅150亩,无法为园区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土地支撑。3.干部作风仍需改进。园区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创新能力不强,作风不实,站位不高,拼博精神发扬还不够。(二)改进措施2022年,我们将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及县十七次党代会精神为契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发挥猕猴桃产业园区外连市场、内连基地的引领作用,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用好用活大数据交易中心,加快建成平台功能发挥,为打造猕猴桃“双百”特色产业、建设一流国家园区,助推我县“五区同建”、“五个走在关中前列”、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园区贡献。(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抓重点项目,增强园区发展后劲。实施好2022年总投资8.013亿元,年度投资6.413亿元的猕猴桃果汁及全果利用、千裕二期仓储及果汁生产线等8个项目。其中,新建项目7个,总投资5.413亿元,年度投资5.413亿元;续建项目1个,总投资2.6亿元,年度投资1亿元。强抓项目策划包装,认真谋划启动市场二期建设,助力齐峰果业、百贤酒业等企业强化管理,扩大生产营销,不断延伸猕猴桃深加工产业链条。(二)抓招商引资,筑牢园区发展支撑。充分发挥园区五块“国家级”金字招牌,加快盘活园区及相关企业闲置资产及剩余土地,深度谋划西北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及配套产业园项目。重点做好以冷链物流为主的招商引资工作。与中通快递旗下的冷链物流企业--宝鸡篮网物流有限公司加强合作,助力我县猕猴桃冷链物流运输。对接做好园区二期规划用地150亩的眉县猕猴桃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三)抓运营管理,不断化解园区债务。加快“一园三中心”及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中国•眉县猕猴桃博览馆、眉县猕猴桃产业数字沙盘等园区已建成资产的运营、维护、管理和科学使用,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会展中心职能作用,大力开展会展活动,高质量做好3.3万吨气调冷库运营管理,使其为园区发展不断贡献经济效益,为全县猕猴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协助加快推进天人集团合德堂交易区、加工区资产重组盘活,积极化解园区历史债务。(四)抓国园项目建设,力促一二三产融合发展。2022年是我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三年建设期的最后一年,我们将持续加快项目建设,夯实产业园发展基础,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尤其是果业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投资建设、产品营销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吸引多元化主体参与产业园建设。深入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等协作,发挥企业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主体作用,促进精深加工、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