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安文学杂志社

延安文学杂志社

发布时间: 2022-05-27 11:19
单位名称 延安文学杂志社
宗旨和业务范围 出版文学图书,促进文艺发展。编辑、出版、发行《延安文学》;广告业务。
住所 延安市新区为民服务中心7号楼5楼
法定代表人 魏建国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2.89万元 14.93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文学杂志社.公益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的大力支持下,编刊物,出作品,抓发行,育新人,积极协调资金,强化日常管理,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一、编辑出版任务全面完成全面完成全年6期的编辑出版任务,共计刊发作品260余篇(首),约180万字。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成绩:1.小说影响力持续扩大。第1期刊发的北京80后女作者星晨的中篇小说处女作《亚姝》,先后被国内知名大型文学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第3期和《中篇小说月报》第5期全文转载。同时,我们2020年第6期上刊发的王哲珠中篇小说《杨士承的戏》,也被《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21年第1期全文转载。近年来,我刊每年6个头题中篇,每年都有一两篇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等国内主要大刊转载,转载率远大于国内多数省级刊物,对于一个基层刊物来说实属难得。此外,今年还有70余篇优秀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北京文学》等杂志佳作搜索、篇目推荐、标题转载。这些不俗的成绩,提升了《延安文学》在文学期刊界的知名度,一些一线作者也开始关注《延安文学》并主动给我们投稿。2.散文和诗歌继续保持较高水准。经过多年努力,我刊的散文和诗歌已形成优良传统,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准。刊发散文多为国内特别是西部有影响力散文作家的作品,稳定了散文栏目的总体水平,调动了散文新人作家的积极性。这些作品所产生的影响,对提高我刊知名度起到了重要作用。3.评论水平有所提升。鉴于目前评论界不痛不痒的评论方式和评论风气,我们在“北方评论”栏目推出了一些评论,力求对症下药,切实指出存在的问题,为陕北作家树立正确的创作方向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4.倾力打造“红色记忆”栏目。继续发扬“人无我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连载了革命老前辈赵通儒的《陕北党史回忆录》,为西北党史研究提供了丰富可鉴的史料。该书稿已送中共党史出版社审读中,单行本将不久与读者见面。5.主动策划、编辑出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今年欣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抓早动快,提前策划,于第4期推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按照“浩气长存”“百年历程”等栏目设置,刊发了30多篇有史料价值的文章。这些文章多从第一手资料而来,在社会各界引发强烈反响。此外,“人文陕北”等栏目还推出了《抗美援朝时的延安动员》《陕北树木志》《陕北的真武信仰和历祭》《满天飞雪怀路遥》等兼具地域特色和艺术价值的文章,受到本地读者的喜爱。二、形式多样地扶持培养本地作家我们始终把扶持培养本地作家和文学新人贯穿于全年工作的始终。1.优先发表本土作者作品。2021年,《延安文学》继续以立足陕北和扶持培养本地文学新人为己任,先后刊发了银笙、张怀帆、王炜、崔完生、苏世胜、董国军、惠雁、景文瑞等50余名陕北本地作者的作品。同时,利用自身资源,积极向省外其他刊物推荐本地作家作品,为他们走向全国搭建平台,促进了陕北文学的创作水平,推动了陕北文学整体创作态势。2.广泛举办文学讲座。我们组织新老编辑及部分作家,先后赴西安、榆林、咸阳、子长、宜川、安塞等地,举办文学讲座10余场,听课文学爱好者逾500人次。3.与各县区刊物建立密切联系。我刊积极与《山花》《宝塔山》《长征》《瓦窑堡》等各县区刊物交流合作,尽量选发其中的优秀作品。三、发行渠道不断拓宽1.加强纸刊发行工作。2021年,我们通过在《文艺报》《小说选刊》《散文百家》等报刊刊登征订广告等形式,加强发行工作。除通过邮局征订主渠道外,还积极与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人天书店、北京国图书刊发行公司等国内大型出版发行公司合作,拓宽发行渠道。此外,我们继续向市政务大厅、市图书馆、延安大学图书馆、文学院、路遥纪念馆等单位赠送刊物。我们还向陕北所有高级中学和各县图书馆免费赠送刊物,进一步扩大了杂志的影响。2.加强网络宣传与数字发行工作。在办好纸刊的同时,我们还顺应时代潮流,加强网络宣传和数字发行工作。2021年,继续与新签约的两家数字期刊“超星”发现系统和“四川省洋洲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开发的手机报积极联络对接。此外,还加强了与之前合作的知网、龙源期刊网的联系,增加了刊物的数字发行量。不断丰富“延安文学杂志社”微信公众号内容,安排专人负责更新和打理“延安文学电子邮箱”“延安文学新浪博客”,既团结了作者与读者,又扩大了杂志的影响。四、编辑个人创作成效显著在繁忙的编务工作之余,个人积极创作。上海《青年报》以“重温红色记忆畅谈办刊经验”为题,对社长魏建国同志做了专题采访报道,在业界引发广泛关注。同时,社长魏建国同志编著的党史人物传记作品《史唯然》,作为建党献礼作品,由中国作协原党组书记王巨才写序,陕西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专家学者纷纷表示,该书是集资料性、历史性于一体红色传记读物,是当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用好身边党史资源的鲜活教材。五、存在问题:一是编辑力量薄弱,二是经费不足,三是发行攀升缓慢,四是日常管理尚待加强。整改措施:一是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招聘数名专业编辑;开办新媒体,加强期刊数字发行工作;实行岗位职责制,加强单位制度化管理。六、2022年工作打算:1.完成《延安文学》全年6期的编辑出版工作。2.充实编辑队伍,争取补充2名写作能力强、编辑水平高的专业人员。3.策划编辑出版“延安文学精品书系”第二辑《赵通儒回忆录》。全书约80万字,分三辑,书稿已送中共党史出版社审读。4.策划编辑出版“延安文学精品书系”第三辑《延安文学奖获奖作品选》。全书约30万字,是从第一至第四届“延安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精选而成。5.社长魏建国同志与北京大学中国李大钊研究会、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榆林市委党史研究室合作,创作《李大钊与陕北党组织的建立》一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期刊出版许可证(陕期出证字第029号),有效期自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