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勉县> 勉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勉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发布时间: 2022-05-27 10:46
单位名称 勉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
住所 勉县金牛大道中段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大楼四楼
法定代表人 史小强
开办资金 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8万元 4.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以来,勉县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县人社工作大局,坚持“宣传、服务、监察、维权”的工作理念,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宗旨,以规范劳动用工行为、查处各类违法案件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职能作用,狠抓各项工作措施落实,推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全面实施,形成了全队上下凝心聚力、齐抓共管、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实现了各项目标任务的有序推进,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一)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勉县无欠薪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定了《勉县创建无欠薪县实施方案》,印发了《勉县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2021年工作要点》,进一步细化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明确工作重点,确保了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按计划按阶段稳步推进。(二)政策法规宣传。加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和无欠薪县创建宣传力度,深入各用人单位(项目部)悬挂横幅10余条、张贴海报100余张、发放宣传册500余份,全面普及法律知识、提升法律意识,培养用人单位及其负责人“不愿欠薪”的自觉性和“不敢欠薪”的敬畏感,在社会上不断营造“不敢欠、不想欠、不能欠”的氛围。(三)加大日常巡查。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查力度,改进监察执法从“事后查处”向“事先预防”转变,采取日常巡查、季度专查等形式累计检查各类用人单位61家,查处各类劳动保障违法违规行为3余起,并限期完成整改,责令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300多份,有效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四)加强专项检查。一是开展了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专项行动。根据县市场监管局反馈的登记注册从事人力资源服务和劳务派遣的25家企业信息,与市场监管局制定联合抽检计划,通过陕西省“双随机、一公开”按照20%的检查比例随机抽取了5家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规范了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介绍行为、劳务派遣机构劳务派遣用工行为,为劳动者营造了一个健康有序的就业环境。二是开展了劳务中介专项整治。对全县的11家人力资源服务和劳务派遣机构进行了检查。三是开展了根治欠薪夏季专项行动。参加执法检查208余人(次),共排查各类用人单位65家,检查在建项目26个,其中在建工地12个,已完工的项目14个。共涉及劳动者3000余人。现场纠正不规范劳动合同120余份;检查出2个项目没有实现人工费分账拨付和没有使用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银行代发工资,现场责令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限期整改。四是开展了女职工产假等权益专项执法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50余次,检查用人单位30余家,对5家用人单位提出整改意见10余条。提高用人单位依法保障女职工劳动权益的自觉性,增强女职工的维权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五是开展了全县欠薪风险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截止目前,全县共排查企业248户,在建项目231个,排查出2户企业拖欠7人工资10.38895万元,排查出1个项目拖欠1人工资0.42万元,2021年11月22日已全部支付,处置化解到位。(五)企业书面审查。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实施办法》《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办法》和《陕西省违法失信“黑名单”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办法》,实行农民工工资企业“黑名单”制度,向社会公布1起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案件。开展了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年检暨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工作,年检企业66户,评定A级企业27户,B级企业39户。(六)依法查处案件。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举报案件查处力度,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协调解决因工资纠纷引发的各种群体性事件、群众投诉举报案件。认真受理和处理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举报、投诉案件,共接待来人来访520余人次,接待投诉举报102起,协调解决99起,立案查处并移送公安机关3起,共为412人追讨劳动报酬333.4余万元;按照中省要求,今年起对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部门网站投诉平台、有关信访件、投诉件中涉及的欠薪问题,采取常态化转办、督办、复核、督查等方式跟踪处置,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按时办结国务院欠薪平台案件59起、汉中市市长信箱交办件1起、汉中市12345政府热线转办件87起、县信联办转办件3起,处置率100%。通过法律援助办结案件54件,挽回经济损失60余万元。通过支持起诉案件为农民工追回工资68.8万余元。有力维护了县域社会和谐稳定。(七)落实“八项制度”。2021年全县15个在建项目全部办理了施工许可证、工程款支付担保;设立了维权信息告示牌、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实现了通过银行按月代发工资,缴纳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共计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570.01万元,提供银行保函4份(金额357.4万元)。完成了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已经将农民工个人信息录入并上传数据,实现数据互联共享。二、主要做法和取得的经济效益(一)加强宣传,强化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一是利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条例》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在全县营造依法用工和自我维权的舆论氛围;二是在开展宣传活动中,将发放宣传资料和提供维权服务结合,直接到用人单位、农民工集中地进行劳动法律法规讲解,通过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方式加强宣传,促使用人单位牢固树立遵纪守法、依法用工意识和劳动者的自我维权意识,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劳动违法案件的发生。(二)及时开展各类专项检查。针对各类行业的用工特点,我们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中提出“突出重点、主动出击、预防为主、查防并举”的指导方针,形成了“隐患问题提前查、普遍问题全县查、重点行业专项查”的基本工作方式,及时开展各类专项监察工作,把可能发生劳动纠纷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三)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及时维护社会稳定。我们在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工作中,坚持“提早介入,教育疏导,区别对待,快速处理,就地解决”的原则,对特殊案件进行优先处理,提早判断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和状态。采取灵活务实的方法,及时解决问题。(四)认真做好来信来访接待工作。对来信来访者本着“接待热情,服务周到,答复及时”的原则,细心听取来访者的陈述、耐心解答疑问,及时按规定受理处理,使来访者满意而去。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部分农民工维权意识薄弱,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大部分农民工未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当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多为口头举证,维权工作难度增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不断加强监察队伍自身建设,狠抓政治和业务学习,努力提高队伍自身素质和服务质量。继续以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各类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工资发放制度的建立,维护进城务工农民工及其他劳动者合法权益。四、2022年工作计划一是全面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工作。2022年我队进一步通过网络等现代化新闻媒体以及散发宣传单、张贴宣传画等多种形式,深入到企业、项目工地等用工单位,积极向广大劳动者和用工单位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了农民工自我保护、依法维权的良好意识,使各项法律、法规广泛普及,深入人心,为全社会共同营造出关注、关心和保护农民工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全力做好劳动保障监察接待服务工作。主要是做好投诉举报服务接待工作,热情周到的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接待和咨询解答服务,做好来信来访登记,限时办案、及时答复,进一步提高我县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形象。三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查处力度。严格履行劳动保障监察职责,联动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加大对恶意欠薪案件的查处力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