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勉县档案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集中统一管理县级机关部门、群众团体、县属企事业单位和各镇、街道办的档案资料、征集特色档案,负责档案资料的提供利用、安全保管及保密工作;负责本馆档案史料的研究、编篡、公布、出版、发行,参与编史修志工作;负责全县档案信息化工作、收集电子档案,推进档案工作现代化管理;组织实施馆藏档案资料的标准化著录工作。 | |
住所 | 勉县和平路46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光华 | |
开办资金 | 10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勉县县委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97.25万元 | 1109.9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勉县档案馆·公益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1条变更登记事项(依据勉组干字〔2021〕242号,单位新任馆长,按流程申请变更了法人),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完成县级综合档案馆及室外配套附属工程建设。2021年4月勉县综合档案馆迁建项目室外工程竣工验收。进入审计阶段,目前正在准备消防专项验收及搬迁准备工作。为如期完成省市县2022年6月搬迁入驻的硬任务,县财政已配套预算资金300万统筹用于完善室内配套及工程结款,为明年新馆投入使用提供了资金保障。2、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全年新增目录数据1万条,全文数据扫描10万页。我馆坚持“利用优先”原则,投入档案信息化专项资金20万元,重点对利用价值大、调卷频率高的6031卷馆藏档案开展档案信息化,著录文件级档案目录44388条,扫描521915页。此外接收移交进馆档案电子目录53398条,全文扫描624677页。进一步实现了档案查阅数字化,节省了来馆群众查档时间,打好建立馆藏档案全文数据库基础。3、做好立档单位到期档案接收进馆工作,确保当年接收不少于3000件。年初以县委办下发《关于开展2021年“归档月”活动的通知》和《关于按时移交到期档案的通知》,督促镇办、部门移交到期文书档案。全年接收档案5088卷、64822件。其中接收18个镇办、19个扶贫行业部门脱贫攻坚档案428卷、59714件,17个国有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4595卷,诸葛水街工程项目档案65卷,武侯墓、老干局、老龄委、交通局、卫计局文书档案4770件,疫情防控档案338件。征集了县人大、县政协2021年会刊、财政局预决算资料等33册。编制全县档案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分析评估全县档案事业“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总结成绩和经验。根据全市档案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导意见,编制并以县委办名义印发我县档案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推动档案事业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道路。5、加强档案宣传工作,全年完成县级以上媒体上稿8篇。完成了《勉县大事记》12期的编发工作。在市县级以上媒体上稿27篇,具体上稿情况如下:其中《陕西档案》上稿6篇,《汉中日报》上稿2篇,《汉中档案》上稿5篇,《汉中市档案信息网站》12篇,《勉县政府信息网站》1篇,《勉县发布》1篇。“6.9”国际档案日在门口悬挂横幅、委托移动短信平台向全县民众发送了档案法宣传信息3万多条。做好勉县档案政务微博日常维护工作,及时更新网页内容,发布转载微博信息700余条次。6、指导全县抓好精准扶贫档案规范整理归档工作。我馆发挥档案工作特点,服务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主动牵头联系扶贫部门,在全县打造3个镇、3个村、2个部门共8个试点,率先在全市掀起了扶贫档案工作高潮。在县、镇、村三级举办现场会暨培训班,边授课边实操,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按时完成了全县所有行政村、社区扶贫档案整理归档,各镇办、行业部门扶贫档案高质量移交。印发了《勉县精准扶贫档案接收标准》,夯实干部业务包抓责任,深入18个镇办、19个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业务指导,目前所有村级精准扶贫档案已整理到位,18个镇办、19个行业部门精准扶贫档案已接收进馆。7、抓好档案安全工作,全年不发生安全事故和丢失泄密事件。我馆严格把控档案安全风险,将档案保护放在日常工作的首位,警钟长鸣,紧紧守住档案安全这根底线。我馆坚决落实档案安全制度,定期开展消防设施安全检查,把档案馆安全风险排查和化解列入日常工作内容,每周对档案库房及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全面仔细的安全检查登记,定期对全楼所有线路电箱开关进行检查维护,平时加强对监控器、除湿机等设施的管理使用。将档案信息异地备份、涉密电脑禁止接入互联网、涉密信息严禁上传网络等等具体而微的安全防护措施制度化日常化。切实加强档案工作者保密培训,确保档案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入脑入心。坚决执行库房管理制度和档案查阅制度,严格划定档案开放范围和档案借阅权限。把馆藏档案的防火、防虫、防鼠、防潮、防尘、防光、防盗、防高温列为库房管理的重中之重,定期检查库房温湿度监测和档案保管状况,充分做好档案安全管理工作。在节假日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干部值班制度。2021年馆安全领导小组定期检查安全工作已达12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馆库档案安全无事故。二、取得效益1、扎实做好重要档案收集,被市档案局评为“2017-2020”年度优秀工作部门。指导整理接收18个镇办、19个行业部门的428卷、59714件脱贫攻坚专业档案、2020年338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档案、17家企业4595卷退休人员档案进馆。并且在政府网站上公开了馆藏中共勉县县委等34个全宗1983—1995年的47207件档案,提升公众对档案工作的知晓率。2、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组织干部深入挖掘馆藏红色史料,制作推送红色档案短视频《追忆奇袭英雄传承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秉持初心前进—红四方面军在勉县进行武装革命的战斗史》,组织编纂《勉县革命英烈事迹录》等资料,助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4、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积极打造节约型机关。认真组织干部学习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宣传“光盘行动”、无纸化办公、绿色出行、垃圾分类、节能低碳等健康生活理念,创建无烟机关、节约水电、纸张、墨粉,从身边做起,从点滴积累,受到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等4部委表彰,授予“节约型机关”。5、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始终将巩固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工作作为当前政治任务,稳定驻村工作队伍,继续提供后勤经费保障。二是按期到村入户联系脱贫户,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三是馆工会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将扶贫农产品纳入会员福利,推动农民增收。四是助力乡村振兴基层组织建设,向村委会拨款5000元,用于村级活动场所提升。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县级综合档案馆迁建项目消防验收程序复杂,进度缓慢,检测反馈问题尚未整改到位,审计进度缓慢。我们将加大现场督促力度,每日跟进整改进度,积极与施工方、检测公司及市住建局沟通对接,对反馈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对照消防验收所需资料清单准备好资料,确保早日顺利通过消防验收,如期于2022年6月底前完成新馆搬迁入驻。四、2022年工作打算(一)、继续做好县级综合档案馆审计、验收及搬迁工作。认真配合县审计局做好档案馆建设项目及资金审计;加快消防专项验收、上级部门功能性验收和发改委综合验收等各项工作;积极争取新馆建设项目县级配套资金,化解债务风险;完善设施、功能配套,确保2022年搬迁入驻,投入使用。(二)、持续充实档案资源建设。有计划、分步实施部门、镇(街道办)到期档案的接收进馆工作。通过征集、接受寄存和捐赠等形式,加大对散存在社会上的珍贵档案及全县重大活动、重要人物、重点建设和地方特色等“三重一特”档案的征集力度。建立和完善特色档案室,丰富馆藏档案内容,提高档案馆品位,更好地存史、资政、育人。全年接收到期档案不少于3000卷(件),征集图书资料不少于20册。(三)、加快推进档案数字化工作。秉承“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战略,继续组织人力,投入财力,2022年完成馆藏档案电子目录数据1万条以上,全文扫描10万页以上。(四)、开展档案业务知识交流培训。积极开展档案工作交流学习活动,不断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组织1-2期档案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更好地推动全县档案工作。(五)、加强档案宣传工作,提高档案事业影响力。全年在县级媒体上稿8篇以上。(六)、做好档案查阅利用服务。提升查档工作效率与群众满意度,做到全年无信访件,并撰写档案利用效果实例8篇以上。(七)、抓好档案安全工作。馆安全领导小组每月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及时排查解决安全隐患,确保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无档案丢失泄密事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