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延安市畜产品安全监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防治动物疫病,促进畜牧业发展。动物疫病预防;疫病监测、诊断、防治、控制、扑灭;疫情测报;防疫生物药品供应;动物产品安全检测、免疫质量分析;动物诊疗机构、职业兽医、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技术指导、推广、咨询、业务培训。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凤凰办事处大砭沟1号 | |
法定代表人 | 樊青春 | |
开办资金 | 24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畜牧兽医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87.23万元 | 179.0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我中心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开展重大动物免疫抗体监测和应对突发疫情,切实做好防控应急与防疫物资的贮备工作,努力做好业务技术培训工作,全面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一、扎扎实实搞好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工作截止10月底,全年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已全部结束。据统计(春秋合并计算):全市存栏生猪125.23万头,牛22.06万头,羊187.51万只,鸡476.41万羽,鸭23.89万羽,鹅6.86万羽,马属动物0.72万匹;口蹄疫免疫猪121.47万头,牛18.39万头,羊187.93万只,奶牛口蹄疫2812头;禽流感免疫鸡476.41万羽,鸭23.89万羽,鹅6.86万羽;小反刍兽疫免疫羊130.9万只;布病免疫牛8.11万头,羊56.9万只;炭疽免疫牛1.19万头,羊18.01万只,马属动物0.08万匹;猪瘟免疫127.09万头,新城疫免疫495.38万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以建立应急储备为主。群体免疫密度均达90%以上,应免密度达100%,猪牛羊挂标率达100%。(一)领导重视,齐心协力搞好动物防疫工作。各级部门上下配合,各司其职,认真组织,圆满的完成了全年的防疫工作。(二)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确保免疫效果。我市动物防疫工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突出抓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和布病的免疫,保证猪瘟、鸡新城疫的免疫密度,以确保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情。(三)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发挥基层人员作用。据统计,中心今年共组织各类培训班5次,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县上开展技术培训13次,派出技术人员外出学习培训9人次。(四)加强对防疫工作的技术指导。今年5月和11月先后二次分组、分片到各县(市、区)进行督查与指导,同时对县(市、区)防疫工作进行踏栏式检查,及时掌握防疫状况和动态并发现问题,促进防疫工作深入开展。二、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扎实有效(一)继续强化非洲猪瘟防控宣传培训工作。全年印发《非洲猪瘟防控汇编》2000册和《感染非洲猪瘟养殖恢复生产技术指南》1000册,发放各类宣传挂图、宣传单6000余份。(二)做好排查监测和信息报送工作。按照中省相关文件要求,我中心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和疫情零报告制度。(三)开展非洲猪瘟专项检测工作。根据省市相关文件安排,今年进行了3批次共检测非洲猪瘟各类样品4956份,其中组织样品430份,抗凝血样品511份,拭子样品4015份,未检出非洲猪瘟阳性样品。三、切实做好地方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一)狠抓防治措施落实,切实加强布病防治工作。布病防控主要措施得到落实:一是每年秋防前进行全面抽检工作;二是针对人间发生布病患者后进行区域性全面血检;三是布病免疫为每年秋季进行一次。目前全市共存栏羊99.91万只,牛(非奶牛)10.22万头,奶牛1254头。血检情况:共监测羊79557只,检出阳性羊只1378只,全市平均阳性率1.73%;监测黄牛4663头,阳性牛12头,平均阳性率0.25%;1254头奶牛全部检测,未检出阳性。所标出的所有阳性畜全部做了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蔓延。全市共调运回布病S2株活疫苗100万头份,免疫牛8.11万头,羊56.9万只。(二)及时做好马传贫马鼻疽的监控和送检工作。我市已于2010年分别通过省、国家对马传贫消灭区考核验收。年初,中心下发了《关于做好2021年马传贫马鼻疽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对马传贫马鼻疽的监控和监测。对宝塔、甘泉、富县、延川和志丹5个县区送检的560份马属动物血清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三)炭疽病、狂犬病的防控工作扎实有效。今年在甘泉、宝塔、志丹、富县4个县(区)开展草食动物炭疽免疫。据统计,全年共免疫牛1.19万头,羊18.01万只,马属动物0.08万匹。由于措施得当,我市炭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年我市未发生炭疽疫情。据统计,目前全市存栏犬4.2万只(其中城市犬1.5万只,农村犬2.7万只)。今年中心调回狂犬病疫苗3.7万头份,对全市的重点防控区域内犬进行了免疫,共免疫2.38万只,同时对13个县(市、区)送检的361份犬血清进行了抗体检测,阳性(即合格)235份,合格率65.1%。(四)奶牛“两病”(布病、结核病)的检测工作成效显著。从7月-8月,用2个月时间对全市8县(市、区)存栏1254头奶牛进行“两病”检测。通过检测,未检出布病、结核病阳性牛,确保我市供奶奶牛都是健康的,保证我市人民群众喝上放心奶。四、动物疫病应急处置和疫情测报工作快速高效截止目前,中心今年共接到县级各类疫病报告7起,其中猪病3起,羊病3起,牛病1起,经过中心技术人员到现场排查诊断,提出解决方案,圆满解决问题。同时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解决了县级在畜牧生产和防疫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动物疫情网络上报实行月报制。五、动物疫病普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圆满完成(一)做好疫情风险评估工作。中心根据监测情况,每半年做一次全市动物疫情风险评估分析,总结半年全市动物疫病监测及疫情报告工作,分析近半年主要动物疫病发生情况、病原分布和流行特点。(二)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普查。中心每年集中开展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主要疫病和炭疽、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非洲猪瘟的排查工作。(三)完成动物疫情网络上报工作。今年中心督促各县按时上报各项疫情数据,未发生漏报现象。六、扎实推进免疫抗体检测和病原学监测工作(一)抗体检测工作有序推进。(二)病原学监测工作全面完成。(三)诊断和复核检测工作成效显著。(四)国家和省级监测送检工作及时准确。七、疫苗物资的调运、贮备和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一)完成疫苗的调运和贮备。今年春、秋两季共调回各类疫苗2508万头份(羽份)。现库存少量各类疫苗作为应急疫苗贮备,其余疫苗均全部发放到各县(市、区)。(二)做好应急物资贮备(包括非洲猪瘟应急物资)。目前库存约30万元防疫物资,包括:免疫、监测采样、应急物资三大类。(三)做好疫苗、物资、耳标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疫苗物资管理制度,做到疫苗运输全程冷链,疫苗物资专人专管,严格按照制度管理,有明晰的出入库台账,疫苗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记录等。八、精准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工作(一)做好春秋两季动物防疫的安排部署和技术培训工作。(二)成功举办首届延安市动物疫病防治员技能大赛。(三)全市动物防疫信息化建设培训班轮训成效显著。(四)助力乡村振兴,涉农培训成效显著。九、强化项目申报,增强实验室检测能力,提高中心技术水平(一)今年中心又重新申报《延安市陆生动物疫病病原学监测实验室建设项目》,作为2022年重点项目实施。(二)根据《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陕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22年部分省级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陕农计财〔2021〕87号)文件精神,中心申报了《延安市生猪养殖场猪伪狂犬病防控及净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并通过省级财政云系统申报项目上报,目前正等待省农业农村厅的审批。十、存在的问题(一)受机构改革影响,基层疫病防控机构弱化,阵地不稳,力量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二)“先打后补”政策推行难。我市养殖场户分散,养殖体量较小,国家补助资金金额太少,不能满足现实免疫需求。(三)人畜共患病防控各级政府重视不够,2021年截止11月15日,全市人间布病感染病例210例,与2020年11底同期87例相比,上涨241.4%,出现人畜共患病严重反弹。(四)动物防疫信息化建设工作难度较大。(五)防疫物资贮备情况各县(市、区)参差不齐,部分县甚至没有防疫物资贮备,不能满足基本的防疫和疫情应急需求。十一、2022年工作计划(一)继续抓好党建、精神文明工作和业务学习工作。(二)突出抓好口蹄疫、禽流感、小反刍兽疫、布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和狂犬病、炭疽等主要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三)重点做好非洲猪瘟的常态化防控工作。(四)逐步开展实施动物疫病净化场试点工作;逐步推行2022年全市规模养殖场“先打后补”政策。(五)及时完成主要疫病监测和突发疫情的处置工作,拓展动物疫病诊断范围。(六)全面抓好春、秋两季动物免疫抗体检测及病原学监测工作。(七)搞好防疫物资及生物药品的组织供应工作。(八)助力乡村振兴,加强涉农培训、技术培训和服务。(九)积极争取《延安市陆生动物疫病病原学监测实验室建设项目》和《延安市生猪养殖场猪伪狂犬病防控及净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落地并做好实施。(十)完成中心兽医实验室的续展考核工作,指导13县(市、区)兽医实验室做好续展考核准备及验收工作。(十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十二)做好动物疫病检测采样的培训和第四届“全国动物疫病防治员技能大赛陕西省选拔赛”的准备工作,为2023年举办全市第二届动物疫病防治员技能大赛做准备。(十三)切实抓好2022年度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十四)按时完成上级部门安排的其它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