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安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延安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发布时间: 2022-05-27 10:23
单位名称 延安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林业发展提供病害虫防治检疫保障。病虫害监测预报;病发区防治检疫;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普查,产地、调运检疫;检疫对象的封锁和扑灭;指导各县森林植物检疫。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虎头峁
法定代表人 吕保军
开办资金 6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9万元 17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公益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延安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2021年度工作开展情况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强化监测预报,提高防治工作能力。印发《延安市林业局关于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测报工作的通知》,建立林业有害生物测报责任领导和工作人员台账,充分发挥4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5个省级测报点和100多个市县级测报点的监测预报功能,规范开展测报工作。形成上报《延安市林业有害生物2021年上半年发生情况和下半年趋势预测》、《延安市林业有害生物2021年发生情况和2022年发生趋势预测》。督促各县区和有关单位及时安装使用新版检疫系统和松材线虫病精细化管理平台。(二)严格检疫监管,严防林业有害生物疫情。加强对全市现有14个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临时检疫检查站的管理,新增设7个临时检疫检查站,对加强区域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起到了重要作用。落实县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责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签发检疫要求书和检疫证书,调入苗木(包括木制品、花卉、种子等)的复检率必须达到100%,建立林业植物检疫工作台账。切实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管理与服务平台的监督管理,落实专人严密监守,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处置,成功处置7起从美国白蛾疫区调运苗木事件。(三)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查处违法案件。制定印发《2021年延安市查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检疫违法案件专项行动方案》,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889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84台次,检查涉木企业366个,苗木产地检疫8915.9万株,复检苗木1459.75万株、木材及其制品2864.51立方米,查处违规调运苗木15.8万株、木制品138.8立方米,查处行政案件7起,劝返违规车辆11台,开展培训48场次。(四)全面普查排查,排除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安全隐患。春、秋两季分别对全市13个县(市、区)和4个市直国有林管理局范围内的所有松林松木开展了2次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均未发现松材线虫病传入。严格执行美国白蛾日常排查和报告制度,坚持零报告、月报告,及时监测上报发现的问题。结合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普查排查工作,认真做好本土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工作,及时进行有效防治。(五)扎实开展防治工作,严控林业有害生物成灾面积。2021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139.65万亩,成灾面积0.9万亩(远低于省上下达的14.65万亩的控制指标);林业鼠兔害发生面积71.78万亩,防治面积53.01万亩,远高于省上下达的39万亩的防治指标;红脂大小蠹发生7.55万亩,防治面积7.55万亩,病虫危害面积和危害程度进一步降低。二、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对林业有害生物的严控严防和及时除治工作,我市2021年度未发生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传入事件,鼠兔害、红脂大小蠹、松针小卷蛾等本土病虫害及时有效防治,严格控制在灾害阀值以下,没有发生大的灾害性病虫危害,有效保护了森林生态和人民财产安全。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难度不断加大,防治较为困难;二是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三是防治经费不足。整改措施:争取加大防控资金投入,积极引进植保专业人才,进一步加大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力水平。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大力宣传开展《陕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条例》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法律法规和防治知识,不断提高全民思想认识和防范意识。2.加强林木及其产品的产地检疫和复检工作,切实排除安全隐患,从源头上、从根本上杜绝病虫害的内外双向传播。3.充分发挥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站作用,切实做好红脂大小蠹、松稍螟、沙棘木蠹蛾和鼠兔害的除治工作,逐步减小病虫危害的程度和范围,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