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勉县> 勉县教学研究室

勉县教学研究室

发布时间: 2022-05-27 10:13
单位名称 勉县教学研究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基础教育研究,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住所 勉县解放北路教体局院内
法定代表人 王小文
开办资金 28.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勉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89万元 25.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1年法定代表人王小文,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度教研室各项业务工作情况(一)扎实抓好质量监测工作,做到了“减负不减质量”,助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1、上半年,我室组织进行了义务教育阶段期末质量检测与评价工作,圆满完成了小学六年级学业水平测试、阅卷及质量分析工作。下半年,我室建立了网上阅卷系统,重点组织了高三、九年级及小学六年级的调研考试,实行网上阅卷,并及时进行了质量分析。2、开展了“新常态·大视导”工作,重点视导、考核了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全员赛教等工作,对学校发展和教师业务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完成了全县八、九年级理化生实验操作技能测试;对九年级复习备考工作进行了调研、指导;组织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两次,及时召开了质量分析会;分学科召开了中考复习备考研讨会;组织九年级部分教师参加了市上的中考复习备考培训会。4、配合市教研室进行了高三复习备考工作的视导、检查,召开高三复习备考研讨会3次,为打好高考“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坚决贯彻执行“双减”工作要求,及时调研,制定方案抓落实,统筹协调抓监管,定期汇报抓成效,切实做到提质增效,将“减负不减质量”落实到位,确保了我县“双减”工作的落地生根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发展。(二)继续深化教科研工作,推进校本研修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发展。1、以教师发展为本,以课堂教学为主,开展听课、评课、研课“三课”活动;认真落实教研员包片送教工作,分学段开展了大片区教研和“送教下乡”活动,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2、深入学校检查、指导校本研修工作,开展了校本研修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共评选出了29个先进集体,58名先进个人,有效促进了校本研修的规范化、常态化发展。3、坚持“问题即课题,解决即研究”的理念,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完成了2020—2021学年度128个县级基础教育教科研课题的立项、过程管理和结题工作;推选、上报市级课题33个,并分学段对上报的33个市级课题的主持人及成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完成了陕西省2021年基础教育教科研课题的申报工作;组织全县教师参加了陕西省2021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活动,有41名教师的论文、课堂实录获陕西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90名教师的教学成果获二等奖,114名教师的教学成果获三等奖,取得这样丰硕的成果,得到了汉中市教育局、汉中市教研室领导的高度评价。4、以“片区”为单位,认真开展了思政课创优“大练兵”活动,评选出了99节县级公开课,33节县级精品课;有5名教师被评为汉中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练兵”优秀教师,5节思政课获得汉中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练兵”市级精品课。5、成立了勉县心理健康教育学会,对全县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进行了多轮现场培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单位和优秀个人的评选活动,经过打分评比,共产生了22个先进单位和39名先进个人。6、举办了2021年勉县STEM教育培训活动,系统介绍了STEM教育的概念、特点,讲解了开展STEM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组织10所中小学(幼儿园)共计72名教师报名参加了“陕西省STEM教育”第四期骨干教师线上培训。7、组织开展了“课堂革命,勉县先行”课堂创新大赛,对推荐参加市级赛教的选手分学段、学科进行了培训指导。8、在全县初中学校开展了“纪元杯”作文大赛,评选出了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建设。1、依托全员赛教,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结合省、市教学能手的评选工作,5月份组织开展了县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赛教,评选出了80名县级教学能手,向市上推荐了33名参赛选手,分学段对参市选手进行培训,最终产生了23名汉中市“教学能手”和3名陕西省“教学能手”。赛教活动的开展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进一步完善了我县“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建设。2、充分发挥名师、学带、能手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1年,我室继续狠抓教研教改工作,充分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示范引领作用,分学科、分学段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加快了教师队伍建设。3、组织全县教师参加了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强化骨干教师队伍体系。2021年我室组织全县教师参加了各级各类业务培训,组织开展了“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教师培训活动,对提升教师业务素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4、建立了市级初中生物学科建设和教师发展指导基地和33个县级学科建设和教师发展指导基地,并依托各学科基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研讨活动。截止12月份,我室分学段、分学科共建了33个县级学科基地,分别是:小学建立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科学、体育与艺术6个学科基地,初中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音乐与美术、劳动与实践12个学科基地,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劳动技术14个学科基地;另外建成市级初中生物学科基地。本学期各学科基地都已举行了启动仪式,大部分学科都已经开展了2次以上的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开展教学观摩、示范交流、专题研讨、实践反思、师徒结对等活动,强化了省市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四)出刊《勉县教育》,为广大教师搭建交流的平台。2021年,我们群策群力,出刊了第592期《勉县教育》,旨在搭建平台,促进交流,为提高勉县教育质量尽绵薄之力。(五)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新闻报道。坚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原则,高度重视宣传工作,2021年市以上媒体上稿达15篇,“勉县教育体育局”微信公众号上稿近10篇。二、教科研工作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1.以“片区”为单位组织开展了思政课创优“大练兵”活动,有5名教师被评为汉中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练兵”优秀教师,5节思政课获得汉中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练兵”市级精品课。勉县教体局授予‘勉县思政课创优行动’教师‘大练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组织全县教师参加了陕西省2021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活动,有41名教师的论文、课堂实录获陕西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90名教师的教学成果获二等奖,114名教师的教学成果获三等奖,得到了汉中市教育局、汉中市教研室领导的高度评价。3.结合省、市教学能手的评选工作组织开展了县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赛教,评选出了80名县级教学能手,向市上推荐了33名参赛选手,最终产生了23名汉中市“教学能手”和3名陕西省“教学能手”。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进一步完善了我县“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建设。4.完成了2020—2021学年度128个县级基础教育教科研课题的立项、过程管理和结题工作;推选、上报市级课题33个,并有6个课题被评为市级优秀课题。这些课题均在县、市范围内得到了很好地应用和推广。5.建立了市级初中生物学科建设和教师发展指导基地;建立了33个县级学科建设和教师发展指导基地。学科基地的建设工作得到了市教研室的肯定,并授予勉县教研室《学科基地建设先进单位》。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勉县教研室全体人员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认真完成了县教体局及市教研室安排的各项工作,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1、我室在引导骨干教师发挥“三级三类”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2、我室在教学常规方面的管理不够完善,教研工作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3、我室现有编制27人,在编17人(其中有2人长期借调到县教体局),实际在岗15人,教研员人数严重不足,许多学科没有配备教研员,导致我们的教研工作未能全部覆盖各学科,一些教研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开展工作的深入度也有待提高。教研工作对学校的发展、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室今后要进一步加强教研工作,具体改进措施如下:1、进一步完善我县骨干教师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三级三类”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深化对“三级三类”人才管理的评价机制,推动全县教师个人素养的整体提升。2、继续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视导,努力提升学校教学和教研工作的管理水平。3、向上级部门积极申请,选调教学骨干,逐步配齐各学科专职教研人员。四、2022年勉县教研室工作计划教研工作对学校的发展、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室今后要进一步加强教研工作,具体设想如下:1、坚持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2、继续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视导,努力提升学校教学和教研工作的管理水平。3、坚决贯彻落实“双减”工作要求,抓落实,重监管,看成效,并按时向市上汇报“双减”工作情况。4、定期对九年级复习备考工作进行调研、指导;组织九年级教师参加省市中考复习备考培训会,分学科召开全县九年级代课教师座谈会;组织八、九年级理化生实验操作技能测试;配合市教研室做好高中教学质量视导和高三年级复习备考工作。5、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做好2022年度全县基础教育教科研课题结题和2023年度县级课题立项工作,配合做好省、市课题的申报、立项及结题工作。6、组织开展好县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全科赛教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县“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7、以基地活动为抓手,组织开展师徒结对及教学研讨活动,充分发挥学科基地“四个促进”、“六个功能”的作用。8、我室将坚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原则,抓好自身建设,和对外宣传工作,积极向县、市媒体提供新闻稿件。回顾2021年,我们为学校的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尽了绵薄之力。展望未来,教研的路还很漫长,我们将继续前行,力争为我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更新的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我室分学段、分学科共建了33个县级学科基地;市教研室授予《学科基地先进单位》;勉县教体局授予‘勉县思政课创优行动’教师‘大练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