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志丹县双河镇侯市便民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便民服务中心所辖村民提供计划生育、土地管理、民政救助、村财管理、劳动保障、惠农资金等相关服务。 | |
住所 | 志丹县双河镇王南沟村 | |
法定代表人 | 李纯真 | |
开办资金 | 366.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志丹县双河镇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54万元 | 33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志丹县双河镇侯市便民服务中心 | 从业人数 2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我单位遵守<<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无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侯市便民服务中心2021年工作总结侯市便民服务中心地处志丹县东部,总土地面积150.5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40个村民小组,共1754户5754人。今年以来,我便民服务中心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盯“全市有名次、全县争第一”这个目标,本着“党建引领、产业富民、项目支撑、跨越发展”的总体战略,全面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社会治理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区域经济得到新提升今年以来,在经济发展上,我们一手抓项目资金引进,一手抓科学管理提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基调,严格压缩内部开支,创新增收方式,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们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协调驻地油气企业,争取资金1300万元,提升改造了4条50公里乡村道路,协调资金90万元,改善了机关站所单位办公环境;协调上级资金150.5万元,新建卫生厕所199个;争取产业扶持资金和扶贫资金250万元,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新建、修缮果园道路;引进常年销售苹果商家11家,个体经营户10户,开办大型超市两家;引进大唐电厂开发风力发电,总投资17亿元,今年已完成前期各项工作。二、产业开发获得新发展按照全县产业发展的新思路,通过政府引导,政策鼓励,典型带动,辐射发展的模式,加大产业培育力度。一是苹果产业提质增效。按照“打造精品园、巩固提升撂荒园、管理成品挂果园、注重营销促增收”的思路,高标准完成“十百千万”示范工程年度任务,以何沟1018亩“镇级”核心区为主线,5个“村级”百亩核心区为依托,带动侯市15980亩果园高标准周年管护二是抓好苹果产业后整理。目前共建成空调冷库8个,5个村6个百吨级,果农自建2个。为保障冷库运行,加大企地共建,多方协调,完成了阳湾村、寺台村集体冷库的高压线架线任务,保障了苹果后整理的基础,今年全侯市9050亩挂果园,苹果产量7250吨,产值1800多万元。三是耕地保护稳中有升。我们严格执行耕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耕地保有量达到54252亩,基本农田41927.6亩,创建高质量粮食核心区2600亩。四是草蓄产业发展壮大。新发展养鸡场2个,养羊场3个,养兔场1个,据统计居民日常家畜存栏2万头(只)。其中新建湖羊养殖12户,有效示范带动放养变圈养。五是村集体经济初具规模。通过土地流转、新建、果园承包等方式,5个村共建成果园309亩,核桃园40亩,结合当地土酒酿造技术,建成村集体酿酒厂5个,目前已开始第二茬酿造,预计今年产量1万斤,产值30万元。三、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取得新成效我中心有脱贫村4个,有脱贫户47户129人,监测户4户8人(其中未消除风险1户3人),2021年脱贫户和监测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3294元,较2020年度末家庭人均纯收入提高28.2%。一是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总体要求。坚持帮扶工作的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变;二是逐步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把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首要任务,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三是持续落实各项政策做到精准帮扶。我中心脱贫户发展苹果产业17户155亩,种植核桃35户232亩,入股陕果集团16户,经营店部1户;协调小额金融贷款8户22万;申请教育补助33人,大专以上1人;安排乡村公益特岗11人,公益专岗3人,光伏扶贫岗位12人;纳入护林员队伍14人;生态补偿24户;2021年完成危房改造1户1人;易地搬迁安置10户(其中符合国家政策1户);所有脱贫户、监测户享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100%;落实五保政策8户8人,低保39户105人,享受残疾人补助47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费21人;四是扎实推进问题整改工作。今年以来,各级反馈各类问题11次,针对各类反馈问题,及时分析解决、新阶段新问题,对个性问题立行立改,对难度大的共性问题建立专班、集中攻坚,确保存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补齐工作中的短板弱项。五是深入开展到村“六查”入户“六问”。坚持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并重,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收支变化等重要指标,常态化开展到村“六查”入户“六问”行动。六是积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农村社会事业促进4个方面,推进工作重心向乡村振兴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基础建设发生新变化今年重点实施了七项惠民工程:一是对驻地街道的破损路面进行硬化改造,方便了农民群众的日常出行;二是对驻地街道两旁及乡村大舞台下侧进行绿化改造,并进行了行道树补栽和公路两侧种花;三是建成5个村集体经济酒厂,统一注册商标和包装,极大的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四是维修农村砂石道路120公里,经常性清理沟道及乡村公路沿线塌方,保持道路畅通;五是改善提升了机关站所日常办公水平,更好的服务群众;六是改造提升了乡村道路75公里,改善了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条件;七是完成侯市污水处理站设备调试,已投入使用。五、生态治理取得新进展今年来,我中心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同部署,一起抓,奋力改造生态环境,努力建设文明家园。一是植管并举,美化生态环境。今年,完成了2013、2014、2015年新一轮退耕还林2075.3亩不合格面积的补植补栽,彻底消灭了不合格地块。二是厉行节约,落实节能减排。转变干部群众“用石油水、点石油电、烧石油气,不花钱不用节约”的错误思想,大力营造爱护资源、节约能源的氛围。一年来,节电2万余度,用水总量60万m³,有效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三是全面跟进,落实河长责任。认真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年清理河道垃圾10余吨,雇佣2名河道保洁员常态化管理卫生,完成侯市污水处理站建设,已完成设备调试投入使用。六、社会事业焕发新景象坚持以人为本,以“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为主题,大力实施民生基础工程,努力提高农民群众幸福生活指数。一是教育质量稳步攀升。二是计生服务优质到家。三是环卫整治成效显著。四是积极落实创业就业服务措施。五是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六是积极倡导文明乡风。七、党的建设呈现新风貌我中心党建工作思路按照“15592”总体思路,开展党的建设工作,具体为确定一个主题,即以“美丽侯市党旗红”为主题,开展“五化建设”(即推进工作制度化、集中学习常态化、内容管理亲情化、服务基层优质化、支部活动经常化),积极落实“五项机制”(即健全完善村务决策机制、村务公开机制、村务监督机制、便民服务机制、激励保障机制),实施“九美”工程,建立“两套清单”(即履职清单和负面清单)。一是建立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夯实工作责任。二是严把关口抓监督,党风廉政建设明显加强。三是选优配强,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四是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五是落实党建各项重点工作。一年来,我便民服务中心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存在着制约便民服务中心发展的矛盾问题:一是经费紧张,开展工作难度大;二是驻地基础设施落后,街道老化、排水设施不畅,影响了生产生活;三是主导产业基础差,产业规模小,产品效益差,在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有待提高;四是干部群众自信心和责任心不强,干部的使用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为此,在来年工作中,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昂扬的斗志,开拓进取,为建设富裕文明幸福新侯市而努力奋斗。侯市便民服务中心2021年12月31日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