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延安市>
延安市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处
延安市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处
发布时间:
2022-05-26 17:38
单位名称
延安市行政区划地名管理处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行政区划地名提供管理和服务。行政区域界限管理;乡(镇)街道办设立、迁址、撤销和区域界限的变更及乡改镇、县改市的考核申报;城镇街、路、桥等地名标志和乡(镇)、村、国道标准地名的设置和管理;地名勘界资料的收集和数据库建设;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和纠纷的调处。
住所
延安市新区为民服务中心综合楼464号
法定代表人
程进波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5万元
9.33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按照中、省、市对各项工作的要求,和年初的工作计划,按时保质完成了工作任务。我们将科学谋划下一年度工作,扎实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区划地名工作。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按照省民政厅安排,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保护地名文化、记住最美乡愁”地名文化宣传活动。截止10月,各县、市、区均组织开展了地名文化宣传活动,参与活动人数约400余人次,征集地名故事、红色地名作品80个,其中地名故事45个,红色地名故事35个(其中包括3个视频、1个摄影作品)。子长市民政局选送的《子长市地名故事》(视频)在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民政部地名研究所联合开展的“红色地名礼赞百年”地名“文·图·影”有奖征集活动中,获得“红色地名图影”项目一等奖。二、区划地名公共服务工作取得一定成效1.进一步提升区划地名公共服务成效。今年完成了新版《延安市行政区划图》、《延安城区图》的印制工作,并免费分发至市级各单位、国有企业、中省各驻延单位,共发出《延安城区图》600余份、《延安市行政区划图》500余份。2.加强地名信息管理,方便群众。延安城区道路、桥梁、广场重新命名更名后,各大地图导航软件(如: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腾讯地图等)更新不及时,对群众出行生产造成了困扰。今年,我们与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腾讯地图等地图导航软件公司取得了联系,并提供了《延安城区道路、桥梁、广场命名更名方案》等资料,目前,各大地图导航软件已将延安城区内道路名称更新到位,进一步方便了居民群众的交通出行。3.优化行政区划设置。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支持延安北部副中心城市和延安新区(北区)建设,今年批准子长市设立秀延街道、栾家坪街道、强家湾社区、栾家坪社区,批准宝塔区设立新城街道、桃园社区、鲁艺社区、阳光社区、贵人卯社区。4.开展延安新区第二批道路命名工作。延安新区主要道路名称于2016年5月审核通过并向社会公布,随着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延安新区又建成道路街巷51条。为适应城市建设步伐、方便群众出行,市民政局联合延安新区管委会,对延安新区新增的51条道路街巷名称进行了有奖征名活动,共征集道路名称1000余条。在此基础上,目前已形成了《延安新区第二批道路命名方案》(草案)。三、第四轮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基本完成按照省民政厅的安排部署,今年我市共涉及1条省界(陕甘线延安庆阳段)、5条县界(宝塔—富县、富县—甘泉、宜川—富县、富县—洛川、黄陵—富县)的界线联检工作任务。按照年初的工作计划,目前完成陕甘线延安庆阳段和市内5条县界的联检工作,界线联检工作报告已形成、联检工作档案已整理完毕,并上报省民政厅。四、存在的问题地名命名更名管理工作需要加强,有一些县的地名命名不规范,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大”“洋”“重”“怪”现象,影响城市建设和治理。五、下一步工作安排1.督促子长市、宝塔区按照市政府《关于同意设立秀延、栾家坪街道的批复》、《关于在延安新区设立街道办事处的批复》文件要求和《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的规定,做好行政区域界线变更勘定工作,按程序及时上报省民政厅备案,并确定新设乡级政区的行政区划代码和社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2.完善优化《延安新区第二批道路命名方案》,进一步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召开社会公众和专家论证座谈会,及时上报市政府研究。3.完成第四轮界线联检2022年度市内4条县界(黄陵-洛川、宜川-洛川、洛川-黄龙、宜川-黄龙)界线联检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