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长安区> 西安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西安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5-26 10:46
单位名称 西安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国家建设提供水文服务。水文监测、水文预报、水文信息管理、水文研究、水文行业宣传、水文科技咨询与有偿服务。
住所 西安市长安区新华街43号
法定代表人 张普
开办资金 1657.9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71.83万元 1138.2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单位在省水文中心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具体的业务活动1、重点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一是马渡王重点水文站现代化示范站建设实施方案任务书编制工作。二是积极落实秦渡镇水文站受西安外环高速沣河大桥建设影响补救实施方案落实工作,目前施工合同已签定,设备购置和比测分析已启动。三是积极落实秦渡镇水文站受西安高新区沣河、潏河入沣口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对水文监测影响补救措施落实工作,目前已完成招标程序。四是中小河流大江大河状头站项目已通过分部工程验收,正在等待省中心合同工程验收;五是薛峰水质自动监测站完成合同工程验收,现已进入试运行,状态良好;六是陈河、大峪两站的水毁修复建设项目,正在进行施工。2、水文测验工作。全年12个基本水文站共测流量1189站次,取单沙站3521次,断沙29站次,出现水峰144个,沙峰37个,实测输沙率29站次,完整率均为100%。3、水情预警预报工作。2021年我中心常年站水情信息畅通率均保持在99%以上,常年站信息报送率达100%,报汛时效率98.9%,汛期站信息畅通率保持在98%以上;均达到和超过省中心下达的水情任务指标。4、水资源监测工作。积极开展秦岭北麓重要峪口涝河、沣河等13条河流的月水位、流量监测,截至目前,采集监测数据17736条、为秦岭北麓治理和修复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对北洛河生态环境和省界断面水量进行监测,分别采集监测数据5520条、23800条,积累宝贵的河湖水生态水环境监测与调查资料,为评价北洛河水生态水环境状况开展北洛河治理修复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5、水文巡测实现全覆盖。长安勘测队全年测流102次,以实测数据修订更新了12站报讯曲线,提高了水资源水量信息质量和多条河流洪水报汛精度。(2)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汛期共转发721865条水雨情信息,发布洪水预报2期,预警预报142期,预测5期。常年水情站信息总差错率小于1%;网络传输率100%。较准确的预报、预警了状头、陈河、秦渡镇、涝峪口、大峪、柳林、罗敷等站年最大洪水及灞河、沣河、涝河、黑河等支流水文、水位站洪水,为防汛决策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3)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水文监测巡测经费不足,难以保障大面积开展水文巡测工作需求。二是职工教育培训上针对性不强、方法单一,成效不够明显。三是队伍建设仍需要持续加强,特别是在青年干部的教育培养和作用发挥上要有突破。下一步工作思路:理清思路抓好水文的基础性业务和支撑性工作,把水文工作重点转向服务“补短板、强监管”转变;认清形势在水文发展模式上加快改革创新,进一步研究探索符合事业发展需要的水文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着力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增强水文安全支撑保障能力。一是夯实责任,完善措施,优化保障,巩固提升测报整质量。二是继续做好补短板,抓好制度化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注重职工培训个和干部培养。三是实施好建设改造项目,大力推进水文测报能力建设。(4)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