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勉县> 陕西省勉县中医院

陕西省勉县中医院

发布时间: 2022-05-25 16:09
单位名称 陕西省勉县中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
住所 勉县勉阳镇和平路708号
法定代表人 刘海波
开办资金 140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定额补助
举办单位 勉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011.8万元 9861.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3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度,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开办资金无变化,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度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强化责任担当,做好疫情防控2021年,新冠疫情呈点状散发的趋势,医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会议精神和安排部署,由应急应战状态转为常态化防控。1、持续加强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管理,进一步规范流程,夯实责任,严格落实来院患者及家属测温、扫码、戴口罩、信息登记等防控措施,严格把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2、坚持对全院职工、住院患者及家属按规定时限做核酸检测,住院部各病区均按要求设置留观隔离病房,各病区入口落实专人把关,谢绝外人探视,减少人员往来和聚集,确保正常医疗秩序和患者安全。3、切实加强院感管理,坚持定期对重点部门进行督查,及时排查隐患漏洞;按上级要求及时组织全院职工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在院内演练的基础上,选派医护人员参加了全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4、按照上级部门统一安排,从3月份开始进行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不仅克服人员紧张、工作量大等诸多困难在院内设置疫苗接种点,还坚决服从上级指派,承担了漆树坝镇全镇群众、勉阳镇两个村群众疫苗接种任务,并承担了新街子、老道寺中心卫生院疫苗接种医疗保障任务,截止12月底,累计完成32677剂次疫苗接种任务。5、为方便群众,从1月份开始将核酸检测采样点设置在门诊楼前院,抽调人员规范采样并认真登记、及时上传回报检测结果,截止12月底,累计完成核酸检测17856人次。6、12月份西安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以来,医院高度站位,顾全大局,坚决服从上级指令,在强化院内疫情防控的同时,先后抽调15名业务骨干赴咸阳机场和西安市区参加抗疫,认真完成人员转运、流调排查、核酸检测等工作任务。同时,还选派人员在县内温泉、黄家沟等四个隔离点承担防控任务。(二)推进新址建设,打造阳光工程新址一期工程医技综合楼于2018年12月底开工建设,已于1月份通过竣工验收;二期工程原两栋住院楼改造装修于2020年11月初正式开始,医院高度重视项目建设管理,选派专人驻地开展工作,与施工、监理、质检等部门积极配合,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督促工期进度。由于二期工程改造装修面积大、各专项标准要求高,施工难度较大,需要协商协调处理的问题较多,县政府和县卫健局先后召开专题会议明确目标、破解瓶颈、督促进度。医院高度重视,进一步充实力量组建工作专班,密切与各方协调对接,及时处理各类问题,全力以赴加快工程进度,截止12月底,已完成核心区加固,下一步将进入装修阶段。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医院严格落实相关规定制度,依法依规做好建设资金管理使用,规范采购流程,重大事项均经医院党、政相关会议集体研究决定,主动接受上级部门和职工群众监督,全力打造阳光工程,杜绝出现违纪违规现象。(三)健康扶贫1、从4月份开始启动了“百名中医下基层”暨勉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行动,先后在金泉、新铺、茶店、张家河、漆树坝、武侯、元墩、阜川等镇开展九场次,累计派出市县级名、老中医30余人次,各临床科室专家、主任50余人次,累计为近1800名群众进行义诊和健康宣讲,为310名群众进行了针灸、拔罐、刮痧、火龙灸等中医药特色治疗,对60余名居住较为偏远的患慢性病高龄群众进行了随访,发放各类健康宣传资料2800份,免费发放价值3.6万元的药品,对65名基层卫生院业务人员和80余名村医进行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并为30余个村卫生室赠送了火罐、刮痧板等中医药诊疗器材,受到了镇村干部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2、持续做好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选派外科、风湿科、乳腺科等业务骨干定期坐诊、指导业务;抽调业务骨干在勉阳、金泉、元墩、武侯等乡镇开展了65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和慢病认定,累计服务群众30000余人次;按照县残联安排,制定了对全县残疾人重新评定的工作方案,克服资金困难、人员紧张等实际困难,添置了听力鉴定专用设备,抽调业务骨干组成评定团队,全年累计完成残疾人评定3806人次,其中对560名居住偏远、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进行上门评定,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3、按照脱贫攻坚后评估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要求,医院持续做好茶店镇二里坝村对口帮扶工作。按照县上统一安排,充实驻村工作队力量,定期组织全体帮扶干部下乡入户,落实群众享受产业、务工、教育、就医等补助政策,帮助群众稳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防止出现因病、因灾返贫现象。认真落实消费扶贫政策,认购村经济合作社各类农副产品,帮助完成17万余元销售收入。(四)加强业务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一是持续加强业务管理,坚持每周业务查房,每月质量检查,每季度质量联评,及时排查风险隐患,整改存在问题,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二是推进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规范医疗文书书写,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检查、治疗,控制次均费用,降低药占比,全年住院患者次均费用4581.85元,门诊患者次均费用187.26元,均符合绩效考核标准要求,药占比43.97%,比上年下降4.54%;三是新业务新技术广泛开展,外科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膀胱镜、胆道镜,内三科内镜下治疗,内一科急性心梗溶栓术,肛肠科小儿肛肠疾病手术治疗,五官科干眼症诊疗;四是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通过不断完善软硬件建设,各临床科室持续优化诊疗方案,在完成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的同时,在一些疑难重危病症的诊疗上取得了新进展,中医脑病科以与内二科共用护理单元的形式初步建立,康复治疗方面坚持中西医并重,逐步打牢基础;五是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强,为吸引和储备人才,医院制定出台了《特需人才管理办法》,积极参与市县人才招录并组织院内招聘,全年累计引进医学类大专院校毕业生21名,参加国家及省市各级对口专业的讲座、培训班80余人次,选派8名专业人员分别在海门区人民医院、华西医院、西京医院、交大一附院、陕中院附院、3201医院等进修学习,邀请省、市知名专家来院开展学术讲座、培训班20余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效益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通过全院干部职工团结一致、务实敬业的辛勤工作,医院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稳步发展。全年总诊疗人次8.75万,其中住院5296人次,全年总收入4962.61万元,其中业务收入4051.97万元。三、存在问题1、极个别中层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落后,敬业精神和进取意识不强,对工作推诿懈怠,不敢担当,与医院整体发展趋势不相符;2、受疫情影响,加之县内医疗市场竞争激烈,我院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学科较少,住院患者同比减少,大部分科室业务收入同比降低;3、即将面临整体搬迁,在规模扩大和环境改善的有利条件下,我院现有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学科优势不强,发展面临重大挑战,这些问题和困难需要全院干部职工高度重视,共同应对。四、整改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提高全院职工的政治站位。2、在新冠肺炎疫情后,优势的学科群、完善的学科体系、特色的学科方向将是医院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我们将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医院竞争力。3、特别是在医院整体搬迁后,我们将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环境,不断提高以技术含量为主的医疗服务质量,以队伍建设为本,扶植青年和拔尖人才。五、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全力以赴抓好新址建设工作。与施工、监理单位密切配合,共同监督工程质量,督促施工进度,强化安全管理,力争上半年实现整体搬迁。在搬迁前统一思想,分解任务,细化措施,夯实责任,确保在尽量减少对业务工作的影响下顺利搬迁。二是进一步严细医院管理。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逐步提高医院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充分调动全院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全院职工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凝聚强大的发展合力,共同应对挑战,实现搬迁后稳步发展。三是提前谋划,对照评审标准认真整改完善,查漏补缺,督促工作实效,确保新一轮等级医院评审顺利通过。四是坚持以业务建设为中心工作。鼓励全院各科室继续开展新业务新技术,落实各类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切实提高临床疗效,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保障医疗安全。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吸引和招聘相关专业的业务骨干。在巩固现有科室建设成果的同时,逐步创造条件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实力。五是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工作。全院各临床科室广泛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康复、慢病管理等方面的特色优势,全力打造中医名家、名科,各方面齐抓共管,凝聚合力,保持医院稳定、持续发展的良好形势。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2017年2月31日由汉中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颁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证书号:43604570161072511A2101。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