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富县> 富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富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发布时间: 2022-05-25 14:40
单位名称 富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县农业生产产地环境监控和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检测提供社会化服务。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检验测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县政府和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下达的各项农业产品检测任务,农业生产和生产过程的监控。
住所 富县南教场党校院内
法定代表人 鲁义锋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富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3万元 192万元
网上名称 富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富县农业农村局主管部门领导下,我单位2021年度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质量安全监测。按照市对县考核指标及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要求,我站每年监测抽检速测排查样品不少于8000个,定量检测80个以上。一是制定《富县202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下达县、乡(镇)、企业抽检任务,明确抽检范围,夯实工作责任。二是每月开展至少4次例行农残速测抽检工作,集中开展监督抽检共50场次。三是继续在全县范围内实行农产品三级监测模式,截至目前,全县共抽检农产品定性检测8076个,检测合格率为100%,共开展定量检测共100个。全县开展各类农产品中常用农药、重金属残留以及营养成分等品质鉴定、定量检测共计1319项次。四是积极配合完成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督抽检工作。配合完成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例行监测专项抽检4次,抽检样品105个,抽检合格率100%以上。质量体系建设。一是开展202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三级监管队伍和监测点基本信息采集工作,设立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定点监测点20个,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点128个。二是推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建立以乡镇长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总长,行政村支部书记为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长,各自然村村民小组组(队)长为网格员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队伍。落实“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对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实行一对一监管,推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网格化、规范化、精准化,夯实监管“最后一公里”,确保把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从而有效防范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三是新建牛武镇标准化乡镇监管站检测室,提升陕西绿品田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企业自律性检测室,开展人员培训,配置设备耗材,完善基础设施,上墙各项制度,规范检测流程。四是更新完善良好农业规范(GAP)、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技术操作规范,统一制定《基地生产管理台账》,与乡镇、农业生产者经营主体签订目标责任承诺书、下发农产品质量安全告知书、禁限用农药名录、“利剑”行动等。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轨道。监测能力提升。一是开展3次县站实验室检测人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大练兵”活动,全面提升我县检验检测业务队伍专业技能水平。二是开展了实验室体系文件修改编制工作,严格按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单位实验室进行了自查,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校准检定和维护保养,从而确保实验室检测工作的正常运行。三是顺利通过延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来我县实验室“双认证”的“双随机”飞行检查2次。(二)“两品一标”认证。1、制定实施方案。制定《2021年有机农产品认证实施方案》,明确了认证目标、工作重点、工作责任、强化了保障机制。2、建立了标准化示范基地。制定了有机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发放用肥用药、病虫害防治明白卡,规范了生产记录填写,发放了粘虫板20万张、诱虫带5万张、绿肥种植1万亩进一步落实了物理防控措施,同时,在基地产品认证、产品环境检测、体系建设、基地建设、品牌推介等方面给与15家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每认证1000亩补助5万元资金,2021年,共投入资金110余万元。3、开展技术培训。邀请国家级有机检查员专家,组织召开了富县2021年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培训会和基地认证现场培训会。2021年,新增有机农产品认证基地2.19万亩(其中苹果1.91万亩,水稻0.28万亩)全部取得有机农产品认证转换证书;2020年新增的1万亩有机农产品认证基地,全部取得有机产品证书。全县现有机农产品认证基地5.2万亩。并顺利通过了2021年陕西省市场监管局有机农产品认证专项检查“飞行检查”1次。(三)质量安全追溯与达标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双覆盖”。1.建立富县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继续依托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建立富县门户网站,新建了富县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证及乡镇网格化管理系统,改变传统“人盯人、监管盲区”等问题,实现中、省、市平台资源共享、网络互联互通。2.建立生产经营者主体名录。将87家县级以上的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全部纳入追溯系统。实现质量追溯二维码和合格证“二码合一”并进行统一标识规范;将257家县级以下的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散户全部食用农产品监管系统。重点开展达标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推广工作。明确了水果、蔬菜、活畜禽、禽蛋、养殖水产品等五类食用农产品以及蜂蜜、大米等其他特色优势农产品推行质量追溯和合格证“全覆盖”。3.建立推广示范点。通过研发通广手机APP,配置终端智能一体机、便携手持式打印机,印制统一制式的二维码、合格证等提供多种形式的推广方式。2021年新增农产品质量追溯二维码和合格证双覆盖为示范(企业)合作社7家,全县质量追溯示范点87家。新建茶坊镇、牛武镇、直罗镇等乡镇数字网格化管理系统,设立茶坊镇榆林桥村食用农产品合格证集中开具示范点1个,陕西绿品田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立规范性企业自律性检测及合格证开具示范点1个。2021年全年累计投放81057张“二码合一”合格证。(四)“两县两区”复检工作国家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示范县复检。为了巩固“两县两区”创建成果,我们继续做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示范县(GAP)复检工作。由农业农村局总负责,县农检站牵头,各产业部门单位配合、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街道办)落实、各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通过中检集团陕西公司一行7人开展为期10天的田间地头农户调查、示范基地现场检查,质量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执行落实情况审核评估等方式顺利通过苹果、水稻的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复检工作。全县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复核总面积达到26.4万亩。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中期考核。2021年,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对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开展中期考核。考核通过自查(农安系统上传考核指标作证资料)和交叉检查两种方式进行。通过系统打分,现场查看、集中座谈等方式针对地方政府属地责任落实情况、各职能部门责任落实情况、生产经营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立运行情况、农业标准化推进情况等进行了现场考核和打分。我县综合打分98.5分,在全省21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中排名前列。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1、印发工作实施方案。根据中、省、市文件要求,县农业农村局联合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场监管局、卫生健康局、公安局、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7部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为期3年的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制定印发《富县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针对禁限用农药以及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重点聚焦“五棵菜”“一枚蛋”“一只鸡”“六条鱼”开展产业分布调查,建立高风险问题清单、品种清单、区域清单。二、2022年工作计划1.继续做好例行监测工作。全县全年定性抽样检测样品数量不少于8000样次,定量检测不少于80样次。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同时开展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2.积极开展“两品一标一证明”认证工作。新增有机认证面积20000亩。做好有机认证示范县创建工作。开展“鄜州蜂蜜”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开展“富县苹果”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做好“两品一标一证明”认证企业的证后监管,做好我县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3.做好“两县两区”复检考核工作做好“全国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示范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复检考核等工作。4.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双覆盖”。继续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纳入新的以“两品一标一证明”认证为主体的涉农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实现质量追溯二维码和合格证“二码合一”并进行统一标识规范;重点开展达标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推广工作。5.大力推行数字农业平台监管。利用现有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立智慧网格监管示范点。6.继续做好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针对禁限用农药以及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建立高风险问题清单、品种清单、区域清单,建立行动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7.继续做好业务技能提升、宣传等工作。8.继续做好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安全生产等工作。9.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1年4月,被延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授予2020年度全市农产品认证工作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