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洋县> 洋县黑米名特作物研究所

洋县黑米名特作物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22-05-25 14:12
单位名称 洋县黑米名特作物研究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研究黑米等名特作物。提供黑米等名特作物的研究和推广服务。
住所 陕西省洋县青年路4号
法定代表人 王继忠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洋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6万元 1.8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加大名特优新品种引进、选育及保护工作力度。考察引进名特优新品种4个,共整理收集保存特种稻米品系120个,今年播种73个品种(系),4月15日播种,5月30日插秧,9月30日收获结束。试验田田间调查记载科学真实,技术管理规范有序。2、五彩稻米太空辐射诱变育种继续严密有序进行,自设特种稻选育观察试验一组。已完成相关数据收集及分析评估,完成《2021年洋县特种稻米品种对比试验总结》。3、加快黑米基地建设,加强黑米标准化技术指导。全县种植黑米、五彩稻米等特异稻米共计6.02万亩。据测算,今年黑米、五彩稻米等平均亩产442公斤,可产五彩稻谷26575吨。4、以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为创新点,狠抓科技示范工作的落实。我所积极参加科技局“科技特派员贫困村全覆盖工程”活动,共有4名农艺师到8个脱贫村参加科技特派员科技扶贫工作。他们迅速掌握村情、民情,找准贫困原因,仔细研判确定产业发展、科技扶贫的方向,精准发现技术障碍,逐一解决产业发展技术短板,充分发挥自身科技优势,为脱贫村、户送信息、传技术、找市场、解难题。截至目前,我所科技特派员到所包的8个脱贫村开展技术培训共计31场次,受训干群达到2758人次,发放技术资料9380多份。入户296户次,普及宣传政策,解决实际困难及问题98个。5、积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营造良好法治秩序,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群众安居乐业。6、积极防控新冠疫情,打好防控阻击战。二、经济社会效益圆满完成2021年度目标任务,得到农业局的充分肯定。1、品种选育:10月份完成考种、数据统计分析,完成《2021年洋县特种稻米品种选育工作总结》。确定明年适宜示范的特种稻品种(系)为:浓香32(米质优良),五山丝苗(米质优良),黑丰糯。2、指导全县发展黑米、五彩稻米6.02万亩,户均增收470元,农户可增收2780余万元,龙头企业深加工可新增产值2.88亿元。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1、科研经费严重不足。2、不具备科研单位的资格和条件,只能进行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栽培技术研究推广等公益性工作。3、办公房屋紧张、没有仓库及标本室等。借用房屋屋顶漏水,越来越严重。改进措施:1.争取有关部门的科研经费支持。2.加强基本面上的技术培训指导。3.尽快实现办公用房搬迁。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抓好名特优质新品种的选育、观察、搞好资料收集、汇总。2、集中精力抓好五彩稻米太空诱变育种。3、夯实科技特派员责任,抓好科技覆盖贫困村扶贫工作。4、加强全县的黑谷生产技术指导,确保技术指导准确到位,确保高产优质。5、继续全力抓好乡村振兴产业帮扶。6、争跑项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1年获得洋县农业局科技办点先进单位2021年没有诉讼、投诉、处分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