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富县> 富县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

富县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2-05-25 11:15
单位名称 富县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调查、规划、设计、施工、检查、验收、政策兑现及退耕还林还草的管理;协调搞好山川秀美工作
住所 富县北教场
法定代表人 任向阳
开办资金 1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富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54万元 4.84万元
网上名称 富县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退耕还林业务工作完成情况按照全市退耕还林工作会议精神,我县及时以(富退耕组﹝2021﹞1号)文件对我县退耕还林工作从补植补造、封山禁牧、信访处理等七个方面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县政府与各乡镇、乡镇与村组层层签订了《封山禁牧2021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县退耕办与各乡镇退耕办签订了《富县退耕还林工程2021年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年度任务,夯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管理考核制度,确保2021年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各项任务和封山禁牧目标的完成,巩固我县退耕还林已有成果。(一)封山禁牧工作一是统一思想,精心组织,切实抓好封山禁牧宣传教育工作。县、乡采取广播、电视、彩页、宣传册,横幅、硬标、微信等多种形式,对封山禁牧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广泛宣传,累计印发《陕西省封山禁牧条例》、《延安市封山禁牧暂行管理办法》和《延安市退耕还林成果保护条例》宣传彩页15000份、宣传册500份,制作宣挂横幅30条、硬标76条,利用广播、电视滚动播放封山禁牧政策一个月,组织开展了“封山禁牧综合执法专项行动”,要求各乡镇对养羊户采取干部入户宣传、设立宣传牌、编发微信消息等办法拓宽宣传面,做到封山禁牧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促使全社会认识到实行封山禁牧的必要性,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封山禁牧的重要性。二是加大力度、采取果断措施全面完成封山禁牧工作。年初县政府和各乡镇(街道办、便民服务中心)签订了《封山禁牧2021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按照“全面封禁、依法治理、引导扶持、禁建并举“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三是进一步加大督察检查力度。根据《富县封山禁牧工作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4月16日县林业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封山禁牧综合执法专项行动”。先后4次对乡镇封山禁牧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督促指导,下发整改告知书35份,对各乡镇的政策宣传、机构建立、台账登记和行政执法等具体工作进行了督促指导,收集整理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对上级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专项督查,确保我县封山禁牧工作取得实效。四是强化执法队伍建设。针对乡镇在封山禁牧工作中存在的执法难问题,协调县司法局组织举办了“林业行政执法培训会议”,重点讲解有关禁牧执法的相关法律法规,乡镇参训人员59人,进行了执法考试,执法证在九月已下发。(二)2021年度森林抚育完成情况。2021年度共下达我县上一轮退耕还林森林抚育任务1.5万亩,中央财政补贴资金150万元。任务下达后,我办在征求试点单位、建设单位及职工代表意见基础上,针对设计质量、现场施工、政策问题等关键性环节和林地管理各种措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上一轮退耕还林范围内进行了公益林森林抚育作业设计编制,共设计4个抚育作业区,涉及4个乡镇41个行政村679个小班,以除孽-修枝、定株-修枝、修枝-割灌、修枝-补植四种抚育类型,采取人工抚育的方式。目前已全部实施完成,并联合县纪委逐作业区逐小班进行了现地检查验收,全面完成了2021年度森林抚育任务。(三)成果巩固1.征占用退耕还林地管理工作。一是对确需征占的退耕还林地严格按照《延安市人民政府就征占用退耕还林地申报审批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2007年第9号)《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征占用退耕还林地申请申报程序的通知》(富政办发〔2007〕125号)及《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关于石油等基本建设项目征占用退耕还林地有关问题的通知》(延市退耕办发〔2021〕26号)进行申报审批。二是加大对征占用退耕还林地的管理。明确一名专人负责退耕还林地征占用工作,公开相关程序及费用。严格按“占一还一”的政策及时变更设计,落实地块,确保我县退耕还林面积不减少。三是组织人员对历年各项目工程征占用的退耕地进行了复查,并逐年度、逐村、逐小班、逐户重新核实、造册登记、签字确认,全面完成了竣工验收图制作。2.补植补栽工作。为了全面完成退耕还林各年度任务,保证退耕面积一亩都不能少,我县对2020年政策兑现停兑面积6915.75亩进行全面补植补造。分别以富县退耕还林领导小组1号文件、3号文件下发了安排意见,作为春、秋两季补植任务分配下达到各乡镇,并要求各乡镇按照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三级检查验收(即市县联合自查、省级复查、国家核查)的制度和办法,抢抓机遇,对辖区退耕还林面积进行一次回头望,确保我县退耕还林工程不留死角,4月中旬及10月下旬,我办组织技术人员现地对各乡镇补植补造情况进行了检查,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要求乡镇限时整改补植到位。(四)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兑付工作根据上级下达我县生态效益补偿资金项目计划的通知,我办及时以富退耕组发〔2021〕2号、富退耕组发〔2021〕6号文件,对各乡镇下达了资金兑付工作的通知。本次兑付范围为上一轮退耕还林1999年-2004年纳入生态效益补偿资金面积5.88507万亩,共计兑付82.39万元,已发放至各乡镇,打入退耕户惠农“一卡通”账户。(五)政策兑现工作我县2021年应兑现面积2800亩(完善政策兑现2000亩,新一轮兑现面积800亩),需兑现资金43.6万元(完善政策兑现18万元,新一轮兑现25.6万元)。按照上级政策兑现文件要求,以富政办函〔2021〕82号文件已对2021年度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要求各乡镇在全面自查的基础上分乡、村两级对自查结果进行公示,在公示无异议后再进行兑现表的填写、公示、申报工作,确保本年度退耕还林检查、兑现工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性。目前各乡镇正在全面开展自查和兑现前公示工作,预计11月底发放到位。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是生态效益明显改善。平均降雨量从1999年的423.9mm上升到2019年的696mm,增加了272.1mm;土壤侵蚀模数从1999年的0.25万吨/平方公里/年下降到0.20万吨/平方公里/年,县域平均沙尘暴、扬沙天气次(日)数从1999年平均次数6-8次下降到2019年的1-2次,平均值减少了5-6次;二是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截止2020年,国家累计兑现退耕农户的补助资金2.4亿元,农民人均受益4270元,通过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新增苹果面积2.57万亩、食用菌1万棒、中蜂2万箱,总产值近1亿元。三是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种植业已由广种薄收向精耕细作转变,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农业增长迅速,养殖业比重不断加大,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大户、农副产品加工营销等生产经营组织不断涌现,活跃了农村经济;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或从事二三产业,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退耕还林工程因此被广大退耕农民誉为“政德工程”和“民心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为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存在的问题1.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标准过低,2014-2016年每亩补助1500元,2017年以后每亩补助1600元,与上一轮每亩生态林补助2050元相比,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都过低,出现了个别户设计后退出现象。2.部分兑现资金未拨付到位。2002年度退耕还林工程2875.1亩第三轮资金402514元、国家阶段验收认可的经转生资金719100元上级相关部门未拨付到位。3.虽然我县近年来持续加强封山禁牧法律宣传和巡查检查,野外放牧行为大幅减少,但仍有少数养殖户抱有侥幸心理,存在偷牧乱牧现象。4.退耕还林林权活力不够,金融机构对于利用退耕还林地林权证抵押贷款,放贷积极性不高,退耕农户的林权无法实现资源变资产。下一步工作打算(一)补植尽量采用长青树种或乡土树种,不断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二)积极争取森林抚育指标,有效解决林木健康成长和成熟林采伐利用。(三)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拨付历年滞留的政策兑现资金,及时兑付农户手中。(四)继续加强封山禁牧工作日常巡查、暗访、监督力度,加大封山禁牧政策宣传力度。(五)建议协调各级金融机构,发展林权抵押贷款。总之,我县2021年退耕还林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退耕办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全体干部职工和各乡镇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进展比较顺利,我们将一如既往、不折不扣的完成其它工作任务,为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做出新的应有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