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延安市>
延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
延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2-05-25 10:40
单位名称
延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受理中、省驻延单位及市直单位的劳动争议、企业合同管理和劳动信访。
住所
延安市新区为民服务中心7号楼C-301
法定代表人
马延华
开办资金
2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万元
23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办在上级业务部门和市局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这个中心,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在案件处理、法规政策咨询、信访接待、业务宣传、自身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卓有成效地维护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我市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现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工作。2021年,全市共受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785件,涉及劳动者3067人,涉案金额10922.32万元。办结争议案件2772件(含上期末未结案件25件),调解成功率为66.2%,仲裁结案率为98.6%。其中市本级受处573件,涉及劳动者677人,办结争议案件571起(含上期末未结案件10件),涉案金额1101.62万元,调解成功率为67.5%,仲裁结案率为97.9%。在案件处理上,我院坚持“123”工作方法,即1透、2公、3快。“1透”即工作透明。“2公”即公平、公正。“3快”即快立、快审、快结。(二)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处理工作。一是开辟农民工讨薪绿色通道。二是制定拖欠农民工工资重大集体劳动争议处理应急工作预案。三是积极推动全市各级调解仲裁、劳动监察部门统一建立起一站式接待服务窗口。2021年,全市共受理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42件,涉及劳动者146人,全部审结完毕,涉及金额222.18688万元。(三)健全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机制。2021年7月底,我院完成了“金牌调解组织”第一批培育和选树任务。经过考察验收,最终评定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吴起采油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为省级金牌调解组织的推荐对象。持续推广“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2021年,我市各调解组织共处理70件“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线上申请调解案件,其中15件不予受理,审结完毕55件,办结率100%。(四)提升业务能力,积极参与练兵比武活动。为了提高党员干部职工法规政策理解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我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要求所有人员参与学习“日日学”“周周练”和“月月比”。活动开展以来,我单位共有9人次获得“日日学之星”,参与率达100%。每日“周周练”参与率达50%以上,准确率达80%以上。每日“月月比”参与率达到50%以上。二、取得的主要成效;(一)理论学习情况。我支部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聚精会神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通过《中国共产党简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等规定篇目的通读开展集中学习研讨,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锤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活动开展以来集体学习10次,每人撰写心得体会1篇,召开专题研讨1次。加深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增强了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了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研究、谋划工作的能力。(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我办积极开展青年仲裁员志愿者联系企业,仲裁办服务企事业单位活动。2021年5月,选拔宝塔区仲裁办刘小娟、安塞区仲裁院霍伟、黄陵县仲裁办刘芮汐三名优秀的青年仲裁员志愿者走进企业,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2021年9月,我办邀请市联通公司、市公交公司、延运集团三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及法律顾问召开服务企事业单位专题座谈会,解答难点热点问题,发放法律工具书及三百余份调查问卷,因企制宜的提供更多“订单式”服务。在市人社局官网,延安日报(第15309期)发布活动开展相关信息,达到了提升仲裁工作的社会公信力,巩固活动成效的目的。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是裁审衔接工作不到位。时常出现劳动争议案件仲裁结果被法院“改判”的情形,影响了争议处理质量和效率,降低了仲裁和司法的公信力。二是基层调解组织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些调解组织专职调解员配备不到位,依法分析、定纷止息的能力较弱,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调解工作的需要。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进一步加大办案力度。深入县区调研,督促县区逐步开展网上办案,防止案件积压,辖区内所有仲裁机构每月定期上报使用办案系统处理争议案件数量,提高在线办案率。二是继续健全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完成“金牌调解组织”第二批培育和选树工作任务。进行核实检查后推荐1家调解组织作为省级金牌调解组织的推荐对象。发挥“互联网+调解”作用,有效应对短期内可能出现的争议大幅增长。三是推进裁审工作有效衔接,逐步统一裁审法律适用标准。对上诉至法院的案件进行回访跟踪,分析解决造成裁审不一致的原因,以“零差别”为目标,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和裁审尺度,形成裁审标准统一机制。四是全面畅通“绿色通道”,继续开展“护薪”行动。开辟农民工讨薪绿色通道,实现“快立快审”,继续推动仲裁监察“一体化服务”。加强推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信访部门的协调沟通,做到信息共享、事实互认、情况会商、协调处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