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陕西省延安体育运动学校

陕西省延安体育运动学校

发布时间: 2022-05-25 10:36
单位名称 陕西省延安体育运动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培养体育人才,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按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学科范围开展学历教育;学科研究;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学术交流和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马家湾
法定代表人 宗延庆
开办资金 209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501.93万元 2817.23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延安体育运动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8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度,我校在市体育局、市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坚持固本强基,推动发展行稳致远1.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加强党对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人民满意体育的根本保证,学校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不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成果,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聚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明确领导班子“一岗双责”内容,履行从严治党责任。2.不断强化理论武装。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讲话、来陕考察、青海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谆谆嘱托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智慧力量,从重大成就、宝贵经验中读取成功密码,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在新时代的体育“赶考之路”踏实前行。3.狠抓纪律作风整顿。牢牢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越来越严这个大势,坚定不移正风肃纪。按照局党组部署,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机构,确保层层落实任务,认真开展作风纪律整顿,对不知责、不履责、不尽责、不担责、任性用权问题坚决说不,对整顿效果不达预期的推倒重来,对整顿期间顶风违规违纪、教而不改的,坚决予以党政纪处分,并记入个人工作档案,作为年度考核、晋职晋级、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予以一票否决。4.构建科学管理体系。制定学校发展“十四五”规划,确立未来五年发展目标,“五个体校”创建行稳致远,开展“吃空饷”问题专项核查、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回头看”专项行动、训练管理安全大整顿、落实“五项管理”等工作,学校科学管理体系逐步构建。6.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汇编涉及学校发展的“三个报告”及12项管理制度,印发新制定的《输送奖励》等15项制度。同时,致力于学校制度创新,积极推进“首遇责任制”,科学选材领导小组、校级领导分管项目、中层干部包抓队伍,训练和教学督导责任制有力落实,学校工作制度不断完善。(二)坚持质量立校,增强教学与训练实力1.比赛任务高质量完成。圆满完成市七运会后勤保障工作,参加省运会和国际、国内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十七运会资格赛获得金牌26枚、运动员达国家运动健将标准5人,达国家一级标准15人,二级标准57人,获得团体奖杯8尊,运动员代表陕西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获得金牌1枚、银牌2枚,前八名11人次。2.训练水平持续提高。对照新周期“国高基地”评估细则,进一步完善教练员管理,树立夺金牌就是队伍生命线理念,把“比赛成绩”作为训练工作的考核重心,按周检查教练员训练计划,不定期抽查落实情况,将检查情况与教练员绩效考核挂钩。坚持周例会制度,规范运动员注册程序,避免人才流失。3.课堂质量显著提升。实施教学与训练“公开课”制度,每周以抽签方式确定代课教师和教练员各一名,开展公开课精品课堂活动,每次至少确定两名校级领导带队参与现场听课与综合讲评,积极反馈听课情况,督促相关教师和教练员认真做好教学与训练相关工作。实施训练和教学督导责任制,每天全体中层干部进入训练现场观摩训练,每周工作例会进行总结评比,教师和教练员课堂驾驭能力、评课能力、专业水平得到持续提升。4.德育水平明显增强。遵循现代师德建设的规律与特点,制定《师德师风实施方案》,大力开展富有创造性、实效性的师德教育活动,先后开展师德师风宣誓、师德师风承诺、师德师风教育“开学第一课”、师德师风开门评议活动,促使全体教职工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教风学风等方面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5.招生质量逐步好转。学校深化体教融合,校际交流常规化开展,与省体校等6所学校进行深入交流,与培植中学联合办学进一步加强,由培植中小学无偿选派的22名专兼职教师承担学校小学和初中阶段各学科教学任务。6.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先后组织开展了法制进校园、志愿服务、“五项管理”“无烟校园”“无手机校园”“缅怀先烈铭记党史”主题活动、“青春心向党奋进新征程”主题团日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迎接建党百年”主题团日活动、“百年健康跟党走”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咏比赛、“我心中的英雄”主题征文比赛。全年累计举办各类活动14次,参与教师、学生1500人次以上。(三)存在的问题:1.缺少训练器材和场地维护的专项资金保障,器材更新、维护困难,体育器材是消耗品,需要每年定期维护资金。2.水上项目、雪上项目缺少固定的基本场地,无法开展正常训练,严重影响训练及比赛任务的完成。3.教练员队伍的数量、结构、质量与培养高素质竞技型人才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教练员队伍素质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4.科医工作体系尚未建立,重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技术难点、伤病防治等矛盾突出,科研服务质量和效益难以保障。5.优秀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渠道不畅通。(四)整改措施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陕西体育“1155”发展战略,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育工作健康发展。2.在市体育局党组的有力领导下,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引领,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紧扣新周期五大任务,以学校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提出的发展目标为指引,不断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加快“项目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体育运动学校”建设进程,按照“训科医教服”五位一体发展理念,提升学校综合治理能力。3.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力量,奋力谱写新时代青少年竞技体育发展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学校党员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化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2.落实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精神,全面深化体教融合,培养高素质体育英才,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各项工作中来,努力打造多方式培养渠道相互补充。3.多方位协同工作,全力提升服务意识,促进运动员成长,更好地推动学校的转型发展:创新办训模式,训练工作有序开展;加强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关注学生成长,深入推进人格塑造建设;加快科医助力,优化选育才流程;加强科学管理,全面做好学校保障工作。4.以备战省十七运会为工作重心,强化金牌意识,进一步压实备战参赛任务。坚持金牌导向,同时要筑牢底线,拿干净金牌,不能触碰红线。科学制定冬训工作计划,从严从实开展冬训工作,及时做好重点运动员的跟进评价和总结。5.继续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认真开展好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做好和完善日常安全检查及登记机制,尤其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不出现安全生产事故。6.积极谋划新项目,争取中、省、市资金支持。7.与各部门通力协作,扎实推进新周期各项工作任务,智慧校园建设、薪酬体系改革基本完成,确保如期实现目标。8.确保“国高评估”顺利通过验收。9.完成局党组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