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富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村合作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管理保障;土地承包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民负担管理;农村财务管理;农村经济统计管;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 | |
住所 | 富县正街 | |
法定代表人 | 李新刚 | |
开办资金 | 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富县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1.88万元 | 50.2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富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公益 | 从业人数 2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年来,在省市农经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农业农村局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总体要求,我站积极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村集体经济发展为进一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组织基础,提高村级组织自我保障、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能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是按照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完善2021年度中央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实施方案的函》(陕农函〔2021〕147号)要求,完善制定了《富县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富政函〔2021〕7号);二是对实施中央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的25行政村实施方案进行审核,安排专人全程跟踪指导,建立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台账;三是根据《关于做好2021年中央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了25个村总投资4313万元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20个村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四是以25个中央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为引擎,引领撬动全县137个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通过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休闲旅游业、服务业等村集体经济项目的发展,2021年底预计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3千余万元;五是印发《富县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通过三年时间,至2023年底消除年经营收益在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二、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一)宣传引导。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的基础。为此,我站从抓宣传引导、转变观念入手,采取印发材料、宣传典型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有关知识和重大意义,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的组织化意识,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和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使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是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二)表彰激励。为了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调动和激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对我县2020年产业带动明显、管理规范、运行服务良好的1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勤劳朴实、实干创先、示范引领、规模效益明显的23个家庭农场分别给予了“以奖代补”奖励,每个合作社奖励5000元,每个家庭农场奖励3000元,共奖励资金15.9万元。(三)加强培育。一是先后5次组织人员深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对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内部管理、财务运行情况给予指导,引导合作社、家庭农场科学化管理,规范化运行,努力做大做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按照省市文件精神严格对3个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和20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运行情况进行了监测。经监测,2个国家级示范合作社运行良好,管理规范,监测合格,富县兴陕果业专业合作社因管理问题放弃监测,视为不合格;20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经监测合格18个,富县兴盛家庭农场因农场主去世无人经营、富县鄜洲果蔬家庭农场拒绝监测、拒不提供材料,已上报省上取消其资格;三是积极培育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场。2021年,推荐申报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认定县级示范家庭农场7家。家庭农场数累计107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8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4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32家。今年发展合作社25个,认定县级示范合作社34个。合作社累计数342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4个,省级示范合作社5个,市级示范社42个,县级示范社84个。截至目前,还未接到市上关于申报市级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文件,此项工作待上级发文后开展。三、土地承包管理(一)确权颁证。全面完成了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实测地块面积260291亩,实测地块73267块,完善土地承包合同26321份,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25273个。确权颁证数据成果成功通过了农业农村部的国检和人工质检。纸质档案全部按要求归档装盒,并全部移交县档案局。在土地确权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今年以来,根据农户问题反映,对全县土地确权遗留问题进行了一次全面摸排,对错误遗漏等问题,分类归档,建立台账,截止目前,全县信息错误涉及农户621户,面积四至错误涉及农户517户,涉及面积2660.4亩,证书丢失65户,涉及面积313.8亩,还有10个村因矛盾纠纷、历史遗留问题等原因暂未确权,涉及农户1057户,涉及面积9561亩。由于确权颁证专业性、技术性较强,需聘请第三方公司进行测绘,待后续申请到工作经费后统一进行全面纠错。(二)延包到期再延长30年试点。安排人员深入乡镇村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老党员、老干部、群众等方式,对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进行民意调查,入户调查农户110人,填写调查问卷110份,梳理归纳建议880条,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土地流转。按照《延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排查整改工作的通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土地流转问题排查专项行动,以规范流转程序,依法有序流转为原则,鼓励引导农户将经营权流转至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根据排查情况及乡镇上报统计,本年度土地流转面积8334.2亩。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根据中省市安排,我县被确定为国家级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试点县,为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一是按照《关于修改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陕农发〔2020〕37号)要求,完善制定了《富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富字〔2020〕32号),召开了全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动员会;二是强化宣传,营造良好宅改氛围。通过微信、抖音、广播、横幅等多种载体和平台对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累计刷写宣传标语30余条,张贴宣传彩页2000余张,发放政策宣传单3000余份、入户调查问卷1000余份,提高了农民群众对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的认识,增强了参与和支持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内生动力,为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群众基础;三是加强培训,提升人员政策水平。积极组织有关业务骨干先后参加中、省安排的线上线下专题培训5次,出外考察学习一次。通过学习是我们进一步了解政策,拓宽了宅改工作的思路,为后期准确把握改革方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四是积极行动,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宅基地现状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完成了全县128个行政村宅改基础数据的初步调查摸底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县农村宅基地底数;五是夯实责任,凝聚力量推进改革工作。组织召开了全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现场推进会,现场观摩清泉寺村、陈超村宅改工作经验,为加快推进宅改工作注入强有力动力;六是试点先行,积极探索改革难题。在全县范围内确定了11个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先行村全面开展工作,目前根据自然资源局提供的农房一体确权数据,完成了6个试点村的数据调查、数据入库、数据整理、汇交工作,建立了宅基地信息台账,全面、准确掌握了先行试点村的宅基地现状、管理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实地调研、充分征求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指导羊泉镇陈超村、牛武镇清泉寺村、北道德乡道德村、直罗镇宽坪村制定村级改革文件,初步形成了村级宅基地管理制度;七是总结经验,逐步规范宅基地审批管理。根据前期工作情况,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富县农村宅基地管理暂行办法》、《富县农村宅基地资格权认定指导意见》(试行)、《富县全面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富县农村宅基地收益分配指导意见》、《富县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流转和退出暂行办法》,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政策依据。五、产权制度改革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一是认真开展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回头看”工作,及时转发市产改办《关于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回头看”活动的通知》和市农业农村局《关于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指导意见的通知》,督促乡镇根据实际,认真组织实施,按期完成任务;二是积极组织县镇村业务人员参加由农业农村部举办的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线上培训;三是按时间按要求做好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信息报送工作,录入上报率100%。六、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回头看”扎实开展粮食功能区划定“回头看”工作,制定印发《富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情况“回头看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落实专人负责,督促乡镇认真开展回头看工作,并积极与三方公司进行对接,确保功能区内不出现相关问题发生七、农经年报统计年终报报表省市还未下发,此项工作预计于12月份将会开展。八、乡村振兴帮扶今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局之年,我站结对帮扶鄜城街道川口社区,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一是按照县上安排部署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二是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帮扶干部多次深入帮扶村,与村两委会成员、村民代表进行座谈,制定了帮扶村和帮扶户帮扶计划,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出谋划策;三是建立帮扶联系台账,帮扶干部进村入户调查填写“防返贫动态监测表”、“户信息采集表”、“户分四类”、“网格化管理”、“两不愁三保障”、“六查六问”等相关表册;四是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五是为帮扶村申请了25000元的一村一品资金,目前资金已经到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